梁廷俊;陈世平;张惟;廖春全
目的 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及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影像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49例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资料、CT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得到证实.结果 49例不典型肺结核有肺炎实变型19例(38.78%);结节型21例 (42.85%);间质改变型9例(18.37%).经抗酸杆菌染色阳性诊断30例(61.22%),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7例(14.29%),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理学检查诊断5例(10.20%),手术病理诊断3例(6.12%),综合诊断4例(8.16%).结论 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特征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困难,需要综合多种检查结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谢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内科病房患者共2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划分,2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SCL-90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脐带绕颈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选取脐带绕颈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按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40例,阴道分娩组60例,对比2组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剖宫产组胎儿宫内窘迫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据脐带绕颈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脐带绕颈1周者,需建议应用自然分娩方式,绕颈>2周者,建议应用剖宫产;同时需重视产程监护,以防出现意外,大程度地保障分娩质量.
作者:武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腹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使用阴道超声检查,对比2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检查过程当中,阴道超声检查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临床辅助生育治疗的理想护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辅助生育治疗的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辅助生育治疗的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个体化的信息支持.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和妊娠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辅助生育临床治疗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信息支持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与提高妊娠成功率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邓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低剂量膝关节扫描的可行性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行膝关节CT扫描患者3 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电压高低分为高管电压组(110kV)和低管电压组(80 kV),每组各1 800例,对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高管电压组的CT剂量长度乘积、CT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60.45±9.67) mGy· cm、(5.18±0.34)mGy,均高于低管电压组的(25.14±1.22)mGy·cm、(2.16±0.18)mGy;高管电压组的图像噪声值11.43±2.13,低于低管电压组的16.89±3.43,但2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疗效相当,分别为(4.65±0.35)分、(4.52±0.42)分.结论 16层螺旋CT应用低剂量80 kV扫描膝关节,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对图像质量无影响.
作者:彭波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导尿成功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全程系统化护理模式在慢性前列腺炎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慢性前列腺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试验组患者行全程系统化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参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系统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加强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慢性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李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市2014年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随机对我市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20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我市社区护理现状.结果 社区护士年龄、职称结构缺乏合理性,医护人员学历水平均以本科为主;护士年龄以35岁~45岁为主,所占比例为40.4%;职称结构水平以初级为主,所占比例为81.8%.结论 完善科学合理的社区护理人员管理体系,提高护士的职称结构,加强护士上岗培训管理,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视,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丁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有效沟通标准作业程序(SOP)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①根据儿科护理队伍和特殊患儿群体的特点,制定适合于儿科各项操作和各类接待时等不同场景的有效沟通SOP小册,即沟通交流语言规范,让护士学习.②针对每一次因护士沟通不良引发的纠纷和投诉,组织全体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护士分组(以患儿家长和护士的角色)模拟回放当时情景,让护士现场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每1次培训活动后护士必须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追踪查看沟通交流效果.结果 护患纠纷和差错发生率降低,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士沟通交流技巧、整体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有效SOP,进行护士多元化的培训,对降低儿科纠纷、投诉发生和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罗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记录2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母婴结局.结果 研究组SDS、SAS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48.89%、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占8.8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剖的77.78%,20.00%(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保障母婴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杨遇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瑞格列奈和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瑞格列奈,B组加用格列美脲.治疗2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情况.结果 瑞格列奈对下降FBG和HbA1c水平与格列美脲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瑞格列奈组2hPG下降有显著性(P<0.05),治疗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格列美脲.结论 瑞格列奈与格列美脲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总体疗效水平相当,但瑞格列奈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水平,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作者:孔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技能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便于患者积极配合医师和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操作,有利于手术效果的保证.
作者:赵晖;陶义欣;于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哮喘是哮病与喘证的总称,窦材在《扁鹊心书·咳暇病》中首提哮喘,云:“此证方书名为哮喘”,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哮喘十四》中首次将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成篇.据统计哮喘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全世界约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哮喘患者约3 000万[1].中医认为,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痰阻气道、肺失宣降、风盛痰阻,而西医则认为与气道炎症、变态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和神经因素等有关[2].对于哮喘病的治疗,中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活血通腑、祛风解痉等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3,4].笔者自1972年起用中药自拟方治疗哮喘患者30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阙有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五官科门诊确诊为急性扁桃体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痰热清+针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疗程为7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7d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对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于立;马忠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环醇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环醇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ST、ALT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DNA血清载量下降幅度与HBV血清载量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环醇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标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行生化项目检测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并收集5种不同的血液标本,分别为血清标本(A组)、肝素锂血浆标本(B组)、枸橼酸钠血浆标本(C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标本(D组)、羟甲基糠醛血浆标本(E组).将收集的标本在全自动分化分析仪上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与A组标本相比,B组碱性磷酸酶(AL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转氨酶(AST)等指标与其存在统计学差异.②C、D、E3组之间碱性磷酸酶、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血液标本之间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检测过程中,需先对血液标本进行分型后再行检测,以减少检验误差.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48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研究其临床特点.结果 48例痰标本中白色念珠菌33例,光滑念珠菌7例,热带念珠菌4例,克柔念珠菌3例,曲霉菌1例;大部分患者年龄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且住院期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激素.结论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方面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要提高警惕,及早评估易感因素.
作者:谭红霞;谢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对肺炎患儿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将2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8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32%(P<0.05).试验组患儿喘憋、咳嗽、哮鸣音以及湿啰音等相关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以及接受治疗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7%(P<0.05).结论 针对肺炎患儿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邢茜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