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陶义欣;于欣
哮喘是哮病与喘证的总称,窦材在《扁鹊心书·咳暇病》中首提哮喘,云:“此证方书名为哮喘”,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哮喘十四》中首次将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成篇.据统计哮喘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全世界约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哮喘患者约3 000万[1].中医认为,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痰阻气道、肺失宣降、风盛痰阻,而西医则认为与气道炎症、变态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和神经因素等有关[2].对于哮喘病的治疗,中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活血通腑、祛风解痉等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3,4].笔者自1972年起用中药自拟方治疗哮喘患者30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阙有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之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 456例儿童,在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后需进行预防,对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和观察.结果 接种的1 456小儿经3个月的跟踪调查,有11例小儿出现了不良反应,占0.76%,主要是身体局部有红肿热痛情况,或者是有低热等,均无潜在的生命威胁.结论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性,还有按种人员的操作技术等有很大的关系.标准的操作流程,以及安全的接种技术,再加上良好的接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锦清;朱幼琴;许瑞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熊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及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影像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49例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资料、CT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得到证实.结果 49例不典型肺结核有肺炎实变型19例(38.78%);结节型21例 (42.85%);间质改变型9例(18.37%).经抗酸杆菌染色阳性诊断30例(61.22%),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7例(14.29%),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理学检查诊断5例(10.20%),手术病理诊断3例(6.12%),综合诊断4例(8.16%).结论 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特征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困难,需要综合多种检查结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谢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用治疗哮喘的药物按治疗目的不同可分为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能够较快地缓解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患者气喘症状,通常按需使用.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在于及时消除患者的症状、改善低氧血症和气流受限,同时还需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再次急性发作[1,2].现对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蔡艳;顾艳;王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82例老年口腔黏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口腔黏膜病组),并以同期85例无口腔黏膜病的老年患者为对照(非口腔黏膜病组),对2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口腔黏膜病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是否饮酒方面和非口腔黏膜病患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基础疾病、佩戴义齿、刷牙习惯、吸烟以及饮食习惯方面和非口腔黏膜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5个因素和口腔黏膜病之间呈弱相关性(r=0.163~0.247,P<0.05).结论 老年人口腔黏膜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保持生活饮食习惯,正确的刷牙习惯,戒烟,少食用或不食用辛辣、熏烤、过热食品,有利于减少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
作者:杨晓峰;刘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标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行生化项目检测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并收集5种不同的血液标本,分别为血清标本(A组)、肝素锂血浆标本(B组)、枸橼酸钠血浆标本(C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标本(D组)、羟甲基糠醛血浆标本(E组).将收集的标本在全自动分化分析仪上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与A组标本相比,B组碱性磷酸酶(AL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转氨酶(AST)等指标与其存在统计学差异.②C、D、E3组之间碱性磷酸酶、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血液标本之间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检测过程中,需先对血液标本进行分型后再行检测,以减少检验误差.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患者78例,共90个病灶.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总检出率为94.44%(85/90),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弹性成像的乳腺微小癌检出率为84.21%(16/19),乳腺微小恶性病灶整体应变率与乳腺微小良性病灶整体应变率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定性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郭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62例,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在出院时的轻度以及中度焦虑和抑郁的患者明显低于入院时.结论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静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对小儿留置针穿刺时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住院的手术患儿2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在静脉穿刺前1h在穿刺部位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常规穿刺.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的人数及患儿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穿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首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减轻小儿静脉留置穿刺时的疼痛,提高小儿静脉留置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马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路径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可行性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15.1±5.2)min,手术时间(35.2±11.4)min;对照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20.8±5.9)min,手术时间(47.8±12.1)min,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 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高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对于提高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配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线性探针技术与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在耐药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接收的20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检测.试验组标本采用线性探针技术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比较2组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结果 试验组检测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且检测出报告的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性探针技术在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均好于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松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护理程序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50例住院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需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程序护理措施(合理进行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呼吸及意识观察、预防压疮).结果 50例呼吸衰竭患者中治愈46例,死亡4例,46例治愈患者能够掌握有效排痰的方法,焦虑情绪排除,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无发生皮肤破损,5例患者出现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经及时发现,改善通气及正确氧疗,症状消失.结论 运用护理程序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体现了优质、高效的系统性整体护理,使护理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做到防患于未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季卫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基层卫生工作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基础环节,故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国家医疗服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师教育及培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和目标.
作者:谢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利水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优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48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研究其临床特点.结果 48例痰标本中白色念珠菌33例,光滑念珠菌7例,热带念珠菌4例,克柔念珠菌3例,曲霉菌1例;大部分患者年龄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且住院期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激素.结论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方面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要提高警惕,及早评估易感因素.
作者:谭红霞;谢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为13.33%,对照组为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过程中提供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后,可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保障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姚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1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3.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经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反复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金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炎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 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验的7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结果 研究组ALB、ChE及CH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hild-PughA级患者的ALB、CHE及CHO水平显著高于C级(P<0.05).结论 针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行肝炎检测可以有效反映出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且无创性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为其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秦海瑜;陈宇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