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目的 探讨护理路径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可行性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15.1±5.2)min,手术时间(35.2±11.4)min;对照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20.8±5.9)min,手术时间(47.8±12.1)min,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 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高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对于提高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配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在妊娠期,对休息和营养更加重视,但活动量减少了,到了分娩期,胎儿体重普遍较高,致使产妇思想高度紧张,产程延长,终导致难产[1].那么,如何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心理护理.
作者:陈丽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内科病房患者共2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划分,2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SCL-90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熊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之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 456例儿童,在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后需进行预防,对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和观察.结果 接种的1 456小儿经3个月的跟踪调查,有11例小儿出现了不良反应,占0.76%,主要是身体局部有红肿热痛情况,或者是有低热等,均无潜在的生命威胁.结论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性,还有按种人员的操作技术等有很大的关系.标准的操作流程,以及安全的接种技术,再加上良好的接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锦清;朱幼琴;许瑞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触诊法与B超法诊断甲状腺肿大的准确性.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400名8岁~10岁学龄儿童分别采用触诊法和B超法进行甲状腺大小检查.结果 共调查400例学龄儿童,触诊检出6例甲状腺肿大,肿大率为1.5%;B超检出3例甲状腺肿大,肿大率为0.75%;B超法显示各年龄组肿大者均为女生,误诊的均为男生.结论 触诊法和B超法诊断甲状腺肿大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可视具体情况决定采用适合的方法.
作者:梁廷俊;陈世平;张惟;廖春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1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3.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经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反复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金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用治疗哮喘的药物按治疗目的不同可分为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能够较快地缓解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患者气喘症状,通常按需使用.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在于及时消除患者的症状、改善低氧血症和气流受限,同时还需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再次急性发作[1,2].现对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蔡艳;顾艳;王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基层卫生工作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基础环节,故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国家医疗服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师教育及培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我国全科医师教育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和目标.
作者:谢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82例老年口腔黏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口腔黏膜病组),并以同期85例无口腔黏膜病的老年患者为对照(非口腔黏膜病组),对2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口腔黏膜病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是否饮酒方面和非口腔黏膜病患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基础疾病、佩戴义齿、刷牙习惯、吸烟以及饮食习惯方面和非口腔黏膜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5个因素和口腔黏膜病之间呈弱相关性(r=0.163~0.247,P<0.05).结论 老年人口腔黏膜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保持生活饮食习惯,正确的刷牙习惯,戒烟,少食用或不食用辛辣、熏烤、过热食品,有利于减少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
作者:杨晓峰;刘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患者78例,共90个病灶.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总检出率为94.44%(85/90),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弹性成像的乳腺微小癌检出率为84.21%(16/19),乳腺微小恶性病灶整体应变率与乳腺微小良性病灶整体应变率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乳腺微小实质性病变定性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郭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候分类标准.方法 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将患者的四诊信息记录下来,同时,采用AMOS软件建立相应数据模型,对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上述信息分析结果,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候分类主要为气阴两虚、肺阴亏虚、阴虚火旺、气滞痰瘀、阴阳两虚、肺肾气虚.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多见气阴两虚和肺阴亏虚,痰、咳、虚在慢性支气管炎的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全程系统化护理模式在慢性前列腺炎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慢性前列腺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试验组患者行全程系统化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参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系统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加强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慢性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李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对肺炎患儿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将2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8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32%(P<0.05).试验组患儿喘憋、咳嗽、哮鸣音以及湿啰音等相关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以及接受治疗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7%(P<0.05).结论 针对肺炎患儿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邢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对呼吸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71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呼吸系统发育异常诊断标准,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检查.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人员完成本次呼吸系统发育异常患者相关检查工作.结果 71例呼吸系统发育异常患者经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诊断正确率为83.10%,未检出率仅为16.90%.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呼吸系统发育异常的临床特征,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检查并确诊病情,有利于患者获得及时救活并保障其临床疗效.
作者:李智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炎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 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验的7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结果 研究组ALB、ChE及CH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hild-PughA级患者的ALB、CHE及CHO水平显著高于C级(P<0.05).结论 针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行肝炎检测可以有效反映出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且无创性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为其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秦海瑜;陈宇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国际流行病研究机构公布,健康生活方式可以使慢性病总体减少一半,其中,高血压减少55%,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目前大多数的肥胖,三高群体(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糖增高)主要是因为错误的饮食,不均衡的营养以及长期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导致代谢系统出现了问题和障碍,属于代谢类疾病,也叫生活方式病.
作者:郑书谊;李学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社区确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350例,按照血压控制现状,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血压控制未达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00例;血压控制迭标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50例.分析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人数少于对照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的OR值分别是1.218,1.371,1.425,1.683,1.266(P<0.05).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不良为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利水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优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环醇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环醇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ST、ALT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DNA血清载量下降幅度与HBV血清载量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环醇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