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血液净化科护理的临床体会

陶容辉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 优质护理, 临床体会, 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4月我院血液科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120名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观察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护理结束后通过随访收集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良好,但试验组效果更明显,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更高,无感染病例,内瘘穿刺的成功率明显提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进患者与护士的关系,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普及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例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及时治疗及合理护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肾功能基本恢复,顺利出院。结论奥扎格雷钠应用过程中加强护理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并予以合理治疗,有效护理,可以防止急性肾衰竭恶化,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付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单纯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8.2岁,均要求再治疗,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继续心理疗法的同时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试验组,n=30),另一组继续心理疗法(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后治愈率为70%,高于未服用的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后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依从性好且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推荐。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云南白药配合局部氧疗治疗Ⅲ期压疮的观察

    患者常因意外受伤致使躯干或四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不能自主翻身或因疼痛不愿翻身和移动受伤的肢体,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压疮。发生压疮后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疾病康复。在临床护理中,我们一直在寻找治疗压疮的好方法,即疗效好又经济的方法。我科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应用云南白药粉[云南白药(Ynnanbaiyao),国药准字Z53020798,玻璃瓶装,每瓶装4 g]加局部氧疗治疗Ⅲ期压疮患者14例(共18处),发现其能快速愈合创面,相比其他方法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费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丽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电话回访出院患儿在延伸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出院患儿在延伸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9月期间的出院患儿采取人性化电话回访式护理服务模式。结果2014年第3季度共回访患儿640例,护士可及时了解患儿出院后的病情变化,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健康指导,以促进康复。结论电话回访能够增进护患沟通,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80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经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经腹组,差异明显;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腹组;2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子宫肌瘤剔除率方面,经腹组优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广泛,肌瘤剔除率更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肌瘤情况,结合腹腔镜与经腹术式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

    作者:桑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滑脱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个月~12个月取出内固定,骨折部位无炎症反应,心肺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呈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

    作者:李东;窦学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形成术手术过程中的医患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心得。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因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之前,医生要和患者做好术前沟通,交代好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将手术所用装置连接无误,手术器材认真查点好;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患者的术前体位的摆放以及通过椎弓根再向椎体中灌注骨水泥的同时,患者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的记录观察。结果本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术后的护理中也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医生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患者的信息状态以及手术过程中医患的配合程度,手术器械的准备,当然,手术取得后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患者术前体位以及在对椎体进行骨水泥灌注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与记录。

    作者:郑笛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动脉硬化血管相关疾病,并可因继发性的改变而进一步引发斑块内出血、动脉瘤、斑块破裂等,同时对脑实质性缺血性病变有重要的影响,且其还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相关性,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行早期诊断与筛查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会出现新生血管,且在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针对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应用超声造影进行检测,评价超声造影检测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应用现状及国内进展。

    作者:张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美国国立过敏性及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心指出,如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每天接触8h持续6个月或每天接触24 h持续2个月,将有50%的可能感染结核[1]。耐多药结核患者带菌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长,潜在传播人数会更多,危害日益凸显。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对结核患者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是山西省惟一一所的结核病专科医院,从门诊到住院,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科学管理,着重从耐多药患者住院安置原则、消毒隔离管理、医护人员的防护等方面预防和控制传染源,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减少结核病对社会的危害。

    作者:关平华;解娅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闭孔疝4例CT诊断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CT诊断闭孔疝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提高对闭孔疝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4例闭孔疝的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CT能清楚地发现闭孔疝,疝囊多位于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疝出物多为肠管,可见肠壁增厚、水肿;增强检查肠壁增强减弱,伴有空回肠肠管扩张、积液。结论 CT检查能直接显示疝囊,可准确诊断闭孔疝及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特别对老龄患者不明原因肠梗阻具有特征性,能为临床确诊提供帮助。

    作者:王修德;谢红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的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的护理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有效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减少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双侧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独特的间叶性肿瘤,发生于乳腺少见,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均不典型,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经过手术切除均能治愈,少数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因此术后需密切随访。

    作者:李姝墨;边莉;蒋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患者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患者压力性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骨科患者,实施下列护理干预措施:强化管理、风险评估、健康教育、重点预防措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骨科所有护士充分认识了预防压力性溃疡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92.31%的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压力性溃疡预防知识,并积极配合参与自我护理;98.46%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无护理纠纷发生;发生Ⅰ度压力性溃疡0.77%。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压力性溃疡预防知识并积极配合,参与自我护理,增强护理满意度,减少压力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徐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医院文化已经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增强职工凝聚力、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及调节功能,但总体上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医院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及表面。应通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完善医院制度;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尊重人格、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构筑双赢平台);创造人性化服务(塑造环境文化、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知识型医院;规范服务行为,促进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徐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在我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取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苏翠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1995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协同诊断而确诊,手术方法采用离断输尿管,剪去狭窄段,在下腔静脉前外侧行端端吻合复位矫正术,使输尿管恢复至正常位置。结果本组9例经多种影像学协同检查,术前即确诊,均行离断输尿管端端吻合复位矫正术,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个月~36个月,血尿、腰胀、腰痛等症状消失,全部9例均经静脉肾盂造影(IVU)及B超复查,提示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明显狭窄,肾积水明显减轻,肾功能正常。结论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需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协同进行,可靠的诊断方法是逆行肾盂造影,采用离断输尿管端端吻合复位矫正术治疗该病,术后效果良好。

    作者:赵逢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88%(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登有;宗德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诊断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正确为25例,正确率89.29%,误诊3例。结论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是可靠的检查方法,并对临床选择后续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姚锡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1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进一步处理的临床路径。方法对19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PCR-反向杂交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ASCUS主要分布在31岁~50岁年龄段,HPV基因检测及分型检查共检出62例阳性者,感染率为31.31%,HPV高危亚型的感染率≤30岁组与41岁~55岁组明显高于31岁~40岁组,为2个明显的高峰期。198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具体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炎症158例(79.80%),CINⅠ级30例(15.15%),CINⅡ级3例(1.52%),CINⅢ级4例(2.02%),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共3例(1.52%)。HPV阳性患者中的宫颈CIN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HPV阴性患者。结论对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应联合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作者:程大梅;朱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APACHEⅣ评分在心肌梗死冠脉支架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危重病APACHEⅣ评分在预测心肌梗死冠脉支架介入手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98例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计算APACHEⅣ评分和死亡危险系数,使用ROC曲线分析APACHEⅣ评分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2周内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0.768,当以预测病死率大于70%为死亡标准时预测实际病死率准确度高,高于以预测病死率大于30%和大于50%为死亡标准时的准确性。APACHEⅣ得分小于60分组的存活者和死亡者APACHEⅣ分值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全部研究对象的死亡组APACHEⅣ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APACHEⅣ评分对心肌梗死冠脉支架介入手术中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陈建良;谷欣;杨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