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上消化道穿孔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穿孔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快机体康复进程。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雾化吸入广泛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本文通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临床上雾化吸入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综合以及归纳,综述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护理概况,为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和护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从而使之在临床上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作者:赵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防范措施,防止发生医疗事故。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文献报道的62例手术室医疗纠纷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严格规范,使其朝标准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对医疗纠纷以及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预防。结论严格落实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职责、制定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以及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
作者:石彦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特点,实施风险管理,营造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方法建立并健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建立防范预案、提高护理技术、改善服务环境等措施,在临床上做好工作环节中的风险控制[李秀华.风险管理策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633-634.],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执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前有明显下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护理风险的降低,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亚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7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78例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骨关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唐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2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64例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通过治疗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 MBI评分、FMA评分、WHOQOL-100评分及NFI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加大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力度,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贺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43例骨宽部骨折患者入院后除予骨科常规护理外,重点围绕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进行相关护理。术前准确评估,指导肢体功能锻炼及按摩,注意饮食护理及预防血栓药物治疗;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功能锻炼,尽早下床活动,主动咳嗽排痰,预防压疮护理,继续应用预防DVT药物并严密观察。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出院,仅2例出现Ⅰ度压疮,未发生DVT及感染;未出现合并症复发或加重。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术后1年髋部骨折后行动能力评分(Parker评分)9分9例,8分7例,7分13例,6分6例,6分以下8例。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关键在于围绕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DVT等并发症实施积极预防和主动干预。
作者:刘桂梅;望美菊;李世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口腔癌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口腔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其他护理并发症。皮瓣移植患者中有1例感染皮瓣部分坏死,延期愈合,余均达预期效果。结论口腔癌手术需要精湛的技术,细心的操作,更需要精心的照护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鲜红;刘宽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少,工作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临床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护理人员可能为求方便、节省时间,在静脉补液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会习惯性地问:“XXX是吧?、你是XXX吧?”,特别是一些临床实习护士和到岗不久的新进护理人员,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由此引发的输错液现象不在少数。因为在问患者信息时即使护理人员叫错患者名字时部分患者在没有听清或听到错误名字后仍可能会习惯性地支应一声,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患者,这样会严重误导护理人员致使发生错输液。所以护理人员在执行补液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应让患者本人或家属(患者有构音困难时)主动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护理人员进行核对,这样便能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避免输错液体事件的发生。在此也提醒广大护理人员,特别是临床实习护士和新进护理人员,临床中一旦出现输错液,应坦然面对,切勿回避掩盖,要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及护士长,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积极沟通,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处理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对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更好地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文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护理情况。术前做充分准备,加强其心理、身体护理;术后认真落实护理常规,防止感染及阴道出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本组51例子宫全切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阴式子宫全切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向明;舒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制定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治疗前心理反应:求知100%,焦虑95.55%,悲观失望88.88%,恐惧95.55%,怀疑与否认33.33%,依赖50%,自私11.11%。心理护理后心理反应:求知100%,焦虑24.44%,悲观失望22.22%,恐惧13.33%,怀疑与否认3.33%,依赖7.77%,自私4.44%。结论正确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施以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其负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耿淑枝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较低,耐受性较差,应激反应不如年轻人灵敏,大多数患者还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加之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老年肺炎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较高[1]。加强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等有重要作用[2]。笔者总结了我科对62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可琴;宋增敏;周晋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对象,给予住院期护理干预和出院后2个月内电话随访,干预前后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患者出院时治疗依从性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2个月治疗依从性和出院时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海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57例行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肾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配合度、积极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配合度及积极性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中的强化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邵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诊手术患者术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老年急诊手术患者施行术中优质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包括术前访视,充分的器械、用物准备,细致的心理护理以及一系列术中保暖、手术体位的摆放、麻醉配合以及术中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抢救措施。结果78例患者中76例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另外2例1例术中仍高度紧张、恐惧经镇静、全麻才能完成手术;1例术中心搏骤停经积极抢救心搏恢复,继续手术治疗。结论在老年急诊手术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非常有必要,能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护理。方法对50例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经过对50例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其易患乳癌的原因,在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后,均能够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乳癌的易患因素与不良心理状态、自身的文化素质、社会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喉癌切除手术的患者56例,按住院号尾号的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的护理方法相同,出院时身体状态无差异。出院时,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进行延续护理出院指导,术后6个月统一问卷调查,比较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差异。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87.36±1.34)分,心理状态评分(14.26±2.36)分;对照组生存质量总分(62.44±3.16)分,心理状态评分(32.58±2.1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癌切除术后,延续护理加强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解决了护理不足引起的生理、心理的不适应问题,是值得推荐的护理方式。
作者:刘秀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无痛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2月我院骨科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和无痛护理的观察组45例,比较2组镇痛效果、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和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面临的突出问题,而无痛护理干预运用综合手段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继续深入研究推广。
作者:赵巧珍;孟巧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