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红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护理情况。术前做充分准备,加强其心理、身体护理;术后认真落实护理常规,防止感染及阴道出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本组51例子宫全切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阴式子宫全切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向明;舒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总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总的护理满意度为88.2%,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救治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44.2±17.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0.0±21.5)min,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抢救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时间,积极进行救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林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及患者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护理不良事件则是导致护理安全事件及护患纠纷的直接原因。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县级市综合医院,本文结合我院2012年-2013年2年内护理部上报的32例护理不良事件,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作者:柴慧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合理调整药物、自我监督和测量血压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结论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可以确保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巧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特点,实施风险管理,营造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方法建立并健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建立防范预案、提高护理技术、改善服务环境等措施,在临床上做好工作环节中的风险控制[李秀华.风险管理策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633-634.],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执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前有明显下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护理风险的降低,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亚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疾病护理,干预组100例患者接受全面优质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心理障碍,使护理流程更加标准化,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及时解决安全隐患,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在急诊科广泛推广。
作者:罗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产科是一个风险极高、工作性质特殊的科室,由于其疾病和治疗的特殊性以及患者对分娩、新生儿质量、产科疾病预后的要求较高,所以纠纷难以避免。护士是治疗、护理计划的执行者,在患者就医的整个过程中,与患者接触频繁,稍有不慎即可出现护患关系的紧张,使医疗纠纷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优质护理,提升护理人性化服务质量,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潘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护理。方法对50例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经过对50例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其易患乳癌的原因,在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后,均能够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乳癌的易患因素与不良心理状态、自身的文化素质、社会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实施阿奇霉素连续静脉滴注与常规儿科肺炎护理,疗程均为2周~3周,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阿奇霉素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有效、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育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雾化吸入广泛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本文通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临床上雾化吸入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综合以及归纳,综述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护理概况,为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和护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从而使之在临床上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作者:赵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少,工作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临床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护理人员可能为求方便、节省时间,在静脉补液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会习惯性地问:“XXX是吧?、你是XXX吧?”,特别是一些临床实习护士和到岗不久的新进护理人员,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由此引发的输错液现象不在少数。因为在问患者信息时即使护理人员叫错患者名字时部分患者在没有听清或听到错误名字后仍可能会习惯性地支应一声,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患者,这样会严重误导护理人员致使发生错输液。所以护理人员在执行补液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应让患者本人或家属(患者有构音困难时)主动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护理人员进行核对,这样便能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避免输错液体事件的发生。在此也提醒广大护理人员,特别是临床实习护士和新进护理人员,临床中一旦出现输错液,应坦然面对,切勿回避掩盖,要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及护士长,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积极沟通,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处理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25例患者均空腹血糖<7.0 mmol/L,肺心病并发症患者得到好转,较对照组提高24%。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疾病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基层医院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住院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焦虑、抑郁、敌对性等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经护理后2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敌对性、精神病性评分及偏执等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通过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况。
作者:贾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小儿肥胖现象日趋严重,肥胖率迅速上升,小儿肥胖症已成为一个困扰社会和家长们的问题。我社区参照WHO儿童肥胖诊断标准,依据我国现行的身高标准体重表,高于标准体重20%为肥胖,对2011年-2012年在我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服务的0岁~6岁儿童共1819人进行筛查,检出肥胖儿123例(检出率为6.8%)。对本社区的肥胖儿进行健康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口腔癌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口腔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其他护理并发症。皮瓣移植患者中有1例感染皮瓣部分坏死,延期愈合,余均达预期效果。结论口腔癌手术需要精湛的技术,细心的操作,更需要精心的照护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鲜红;刘宽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诊手术患者术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老年急诊手术患者施行术中优质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包括术前访视,充分的器械、用物准备,细致的心理护理以及一系列术中保暖、手术体位的摆放、麻醉配合以及术中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抢救措施。结果78例患者中76例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另外2例1例术中仍高度紧张、恐惧经镇静、全麻才能完成手术;1例术中心搏骤停经积极抢救心搏恢复,继续手术治疗。结论在老年急诊手术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非常有必要,能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制定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治疗前心理反应:求知100%,焦虑95.55%,悲观失望88.88%,恐惧95.55%,怀疑与否认33.33%,依赖50%,自私11.11%。心理护理后心理反应:求知100%,焦虑24.44%,悲观失望22.22%,恐惧13.33%,怀疑与否认3.33%,依赖7.77%,自私4.44%。结论正确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施以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其负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耿淑枝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小儿急性肠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小儿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36例展开全面健康教育。对2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家长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家长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肠炎的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宪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给予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2组患者皆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干预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不良心理状态情况要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结论对于胃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菊菊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