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淑枝
近年来小儿肥胖现象日趋严重,肥胖率迅速上升,小儿肥胖症已成为一个困扰社会和家长们的问题。我社区参照WHO儿童肥胖诊断标准,依据我国现行的身高标准体重表,高于标准体重20%为肥胖,对2011年-2012年在我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服务的0岁~6岁儿童共1819人进行筛查,检出肥胖儿123例(检出率为6.8%)。对本社区的肥胖儿进行健康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25例患者均空腹血糖<7.0 mmol/L,肺心病并发症患者得到好转,较对照组提高24%。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疾病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全面展开,对病案的要求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保持其真实性、科学性,真实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并为医疗事故、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成为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护理文书作为病案的一部分,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上认为病案只与医生有关,对护理文书未引起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流于形式,书写时不认真仔细,导致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合,从而引发许多问题。另外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针对病案的内容不能进行正确的审核和判断,从而导致病案质量整体下降。
作者:曹双萍;丁秀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无产科并发症的24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开展传统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分别观察2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恐惧、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恐惧状态、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及分娩状况,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黄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不实施术前访视;观察组93例,实施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优质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实施效果,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服务的措施及效果,统计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常见的工作差错情况,对比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全面实施优质服务后的2013年较实施前的2011年,工作差错发生的范围、频次、涉及岗位和人员均有明显减少,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服务收到显著的效果,今后应持续完善和改进,终达到临床满意、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的理想目标。
作者:张爱菊;杜红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10月来我站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妇女5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给予术前疏导,术中精心护理,术后健康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术中配合情况、痛觉及手术时间的长短。结果干预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中配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放置宫内节育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抑郁焦虑情绪明显降低,稳定了情绪,减轻了疼痛反应,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侯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428例LC患者术中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42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术后出血、感染及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及仔细观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明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社区糖尿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时间为1年。在教育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2组患者在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教育后试验组患者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并能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故应在社区中积极推广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作者:管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少,工作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临床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护理人员可能为求方便、节省时间,在静脉补液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会习惯性地问:“XXX是吧?、你是XXX吧?”,特别是一些临床实习护士和到岗不久的新进护理人员,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由此引发的输错液现象不在少数。因为在问患者信息时即使护理人员叫错患者名字时部分患者在没有听清或听到错误名字后仍可能会习惯性地支应一声,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患者,这样会严重误导护理人员致使发生错输液。所以护理人员在执行补液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应让患者本人或家属(患者有构音困难时)主动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护理人员进行核对,这样便能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避免输错液体事件的发生。在此也提醒广大护理人员,特别是临床实习护士和新进护理人员,临床中一旦出现输错液,应坦然面对,切勿回避掩盖,要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及护士长,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积极沟通,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处理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在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口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进行术后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感染情况及口腔清洁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口腔清洁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口腔冲洗可有效降低口腔伤口感染率,提高口腔清洁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沈应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我国在医疗技术、医疗器械等方面获得快速发展与改进,新术式的广泛推广应用,给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鼻内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手术方式,应积极开展针对鼻内镜手术相关护理的临床研究,构建全方位的综合护理体系,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接受更为高效、舒适的临床治疗,为早日恢复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江玲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出血次数、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出血次数、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可培养护士的观察力及反应力,提高业务技能。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基础护理技术是满足护理对象对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做好该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当代护理教学中尤为重要。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的系统学习方法,本文主要就合作学习这一特定模式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袁水香;石刘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实施阿奇霉素连续静脉滴注与常规儿科肺炎护理,疗程均为2周~3周,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阿奇霉素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有效、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育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及患者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护理不良事件则是导致护理安全事件及护患纠纷的直接原因。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县级市综合医院,本文结合我院2012年-2013年2年内护理部上报的32例护理不良事件,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作者:柴慧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分析门诊输液室常见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避免纠纷的应对措施。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用药。加强护患沟通,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特点,实施风险管理,营造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方法建立并健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建立防范预案、提高护理技术、改善服务环境等措施,在临床上做好工作环节中的风险控制[李秀华.风险管理策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633-634.],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执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前有明显下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护理风险的降低,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亚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合理调整药物、自我监督和测量血压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结论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可以确保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巧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行激光治疗的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行激光治疗的皮肤血管瘤患儿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秋华;晏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