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马巧荣

关键词:高血压,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合理调整药物、自我监督和测量血压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结论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可以确保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对象,给予住院期护理干预和出院后2个月内电话随访,干预前后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患者出院时治疗依从性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2个月治疗依从性和出院时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海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人文关怀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评价2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患者的焦虑程度、综合心理状态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人文关怀可以改善妇科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自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不实施术前访视;观察组93例,实施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采用OLYMPUS OTV-SI型电子喉镜,配电脑图文工作站,并配活检钳、息肉钳等。对500例患有耳鼻咽喉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后作出诊断,对耳鼻咽喉部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咽喉部异物取出等治疗并做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结果慢性咽喉炎92例,声带息肉73例,声带小结69例,咽部异物56例,腺样体肥大29例,声带麻痹17例,其他164例,均得到相应的适当处理。结论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中用途广泛,其图像较纤维喉镜清晰,同时可锁定瞬间图像,与电脑连接保存图像数据资料,利于疾病的诊治,而全面、细致的护理是诊治耳鼻喉科疾病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作者:魏艳艳;庞富连;张清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社区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社区糖尿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时间为1年。在教育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2组患者在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教育后试验组患者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并能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故应在社区中积极推广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作者:管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服务的观察与探讨

    目的:观察优质服务在消毒供应室的实施效果,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服务的措施及效果,统计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常见的工作差错情况,对比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全面实施优质服务后的2013年较实施前的2011年,工作差错发生的范围、频次、涉及岗位和人员均有明显减少,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服务收到显著的效果,今后应持续完善和改进,终达到临床满意、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的理想目标。

    作者:张爱菊;杜红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2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64例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通过治疗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 MBI评分、FMA评分、WHOQOL-100评分及NFI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加大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力度,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贺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上消化道穿孔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上消化道穿孔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穿孔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快机体康复进程。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肥胖儿的健康管理

    近年来小儿肥胖现象日趋严重,肥胖率迅速上升,小儿肥胖症已成为一个困扰社会和家长们的问题。我社区参照WHO儿童肥胖诊断标准,依据我国现行的身高标准体重表,高于标准体重20%为肥胖,对2011年-2012年在我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服务的0岁~6岁儿童共1819人进行筛查,检出肥胖儿123例(检出率为6.8%)。对本社区的肥胖儿进行健康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自然分娩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者,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自然分娩产妇4大死亡原因之首,我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研究协作组报道,产后出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率为34.1/10万。此外产后出血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凝血功能障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丧失生育能力以及脑垂体坏死(席汉综合征)等。保障“母亲安全”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1],因此,制定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预防和控制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众多原因中以宫缩乏力为常见,尤其是产后2h内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其次为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机制障碍,妊娠合并症等。宫缩乏力可因产妇精神高度紧张,血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急剧增加,导致子宫肌肉过度伸展,以致弹性降低回缩受到影响而引起产后出血;各种原因所致产程过长,产妇衰竭;产科合并症如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宫肌瘤等;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各种原因致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流产史等,均可影响宫缩,从而不能关闭胎盘附着子宫壁处的血窦而致出血过多[2,3]。现将自然分娩者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黄灿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在妇女更年期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在妇女更年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诊治的120名更年期女性施行劝导体育锻炼及心理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更年期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极大地缓解了更年期女性的临床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相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效果好,宣传方便,易于在人群中普遍推广的特点。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乳癌患者50例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护理。方法对50例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经过对50例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其易患乳癌的原因,在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后,均能够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乳癌的易患因素与不良心理状态、自身的文化素质、社会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制定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治疗前心理反应:求知100%,焦虑95.55%,悲观失望88.88%,恐惧95.55%,怀疑与否认33.33%,依赖50%,自私11.11%。心理护理后心理反应:求知100%,焦虑24.44%,悲观失望22.22%,恐惧13.33%,怀疑与否认3.33%,依赖7.77%,自私4.44%。结论正确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施以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其负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耿淑枝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龄初产妇1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7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经整体护理措施后第1、第2和总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初产妇进行产前产后整体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缩短分娩耗时,对医患关系的改善和产妇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还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钟根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疾病护理,干预组100例患者接受全面优质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心理障碍,使护理流程更加标准化,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及时解决安全隐患,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在急诊科广泛推广。

    作者:罗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术后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地提高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推广。

    作者:李红;冯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护理文书质控管理在病案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全面展开,对病案的要求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保持其真实性、科学性,真实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并为医疗事故、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成为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护理文书作为病案的一部分,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上认为病案只与医生有关,对护理文书未引起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流于形式,书写时不认真仔细,导致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合,从而引发许多问题。另外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针对病案的内容不能进行正确的审核和判断,从而导致病案质量整体下降。

    作者:曹双萍;丁秀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论如何建立相互信任的门诊输液室护患关系

    分析门诊输液室常见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避免纠纷的应对措施。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用药。加强护患沟通,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髋部骨折手术病例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43例骨宽部骨折患者入院后除予骨科常规护理外,重点围绕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进行相关护理。术前准确评估,指导肢体功能锻炼及按摩,注意饮食护理及预防血栓药物治疗;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功能锻炼,尽早下床活动,主动咳嗽排痰,预防压疮护理,继续应用预防DVT药物并严密观察。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出院,仅2例出现Ⅰ度压疮,未发生DVT及感染;未出现合并症复发或加重。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术后1年髋部骨折后行动能力评分(Parker评分)9分9例,8分7例,7分13例,6分6例,6分以下8例。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关键在于围绕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DVT等并发症实施积极预防和主动干预。

    作者:刘桂梅;望美菊;李世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51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护理情况。术前做充分准备,加强其心理、身体护理;术后认真落实护理常规,防止感染及阴道出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本组51例子宫全切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阴式子宫全切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向明;舒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