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水香;石刘霞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在妇女更年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诊治的120名更年期女性施行劝导体育锻炼及心理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更年期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极大地缓解了更年期女性的临床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相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效果好,宣传方便,易于在人群中普遍推广的特点。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特点,实施风险管理,营造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方法建立并健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建立防范预案、提高护理技术、改善服务环境等措施,在临床上做好工作环节中的风险控制[李秀华.风险管理策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633-634.],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执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前有明显下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护理风险的降低,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亚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全面展开,对病案的要求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保持其真实性、科学性,真实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并为医疗事故、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成为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护理文书作为病案的一部分,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上认为病案只与医生有关,对护理文书未引起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流于形式,书写时不认真仔细,导致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合,从而引发许多问题。另外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针对病案的内容不能进行正确的审核和判断,从而导致病案质量整体下降。
作者:曹双萍;丁秀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经阴道切除手术的配合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手术配合中的各个环节如: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术中配合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功完成30例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手术配合,患者围术期没有因手术配合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湛的操作技能,有效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结香;龚兰英;黄玉梅;陈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3例胃癌患者术后采用便利抽样法分设为心理干预组和心理干预对照组,心理干预组术后第10 d~3个月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宣教、示范与家属干预、推进性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医疗护理。2组分别于术前3d、术后10 d~3个月每月1次监测血清免疫指标。结果2组血清IgG、IgA、IgM、C3、C4、术后1个月开始回升,且干预组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至术后2个月~3个月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苏兰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200例骨盆及各类型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针对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因素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00例手术患者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结论围术期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达到手术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采用OLYMPUS OTV-SI型电子喉镜,配电脑图文工作站,并配活检钳、息肉钳等。对500例患有耳鼻咽喉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后作出诊断,对耳鼻咽喉部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咽喉部异物取出等治疗并做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结果慢性咽喉炎92例,声带息肉73例,声带小结69例,咽部异物56例,腺样体肥大29例,声带麻痹17例,其他164例,均得到相应的适当处理。结论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中用途广泛,其图像较纤维喉镜清晰,同时可锁定瞬间图像,与电脑连接保存图像数据资料,利于疾病的诊治,而全面、细致的护理是诊治耳鼻喉科疾病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作者:魏艳艳;庞富连;张清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救治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44.2±17.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0.0±21.5)min,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抢救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时间,积极进行救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林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7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78例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不实施术前访视;观察组93例,实施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25例患者均空腹血糖<7.0 mmol/L,肺心病并发症患者得到好转,较对照组提高24%。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疾病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在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口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进行术后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感染情况及口腔清洁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口腔清洁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口腔冲洗可有效降低口腔伤口感染率,提高口腔清洁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沈应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术后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地提高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推广。
作者:李红;冯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喉癌切除手术的患者56例,按住院号尾号的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的护理方法相同,出院时身体状态无差异。出院时,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进行延续护理出院指导,术后6个月统一问卷调查,比较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差异。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87.36±1.34)分,心理状态评分(14.26±2.36)分;对照组生存质量总分(62.44±3.16)分,心理状态评分(32.58±2.1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癌切除术后,延续护理加强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解决了护理不足引起的生理、心理的不适应问题,是值得推荐的护理方式。
作者:刘秀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疾病护理,干预组100例患者接受全面优质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心理障碍,使护理流程更加标准化,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及时解决安全隐患,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在急诊科广泛推广。
作者:罗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给予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2组患者皆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干预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不良心理状态情况要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结论对于胃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菊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骨关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唐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医护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近年来医院只注重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而忽略了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1]。笔者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际工作中与临床科室配合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对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更好地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文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分析门诊输液室常见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避免纠纷的应对措施。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用药。加强护患沟通,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