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5例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680例住院分娩产妇中,胎盘早剥95例,发生率为1.2%,围生儿病死率为16.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仍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早期诊断及处理与母儿预后关系密切。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减少胎盘早剥发病的高危因素,及早对胎盘早剥进行诊断和产科处理,可有效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杜青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方法选取到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62例,从接种操作、儿童预检、接种部位等进行预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发生率为4.8%。结论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可从接种操作、部位选择等方面进行预防,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3年3月收治原发性翼状胬肉64例(7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1例(25眼),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观察组22例(26眼),术中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组21例(26眼),应用丝裂霉素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和观察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丝裂霉素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阑尾炎性包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洪兴;汤玉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应用丹参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53.3%),显效8例(26.7%),有效4例(13.3%),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丹参酮治疗脑梗死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避免或减轻脑部缺血对脑神经的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其成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诱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中符合标准的患者,记录发病因素、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总结其发病因素给临床提出指导性意见。结果年龄、季节、生活习惯、基础病变等很多因素对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影响。结论综合诸多发病因素,基础病变在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中重度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接受并治疗了20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用托瑞米芬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中重度乳腺增生的疗效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元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对不同避孕节育技术成本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中心近年来收治的196例符合避孕条件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98例。观察组采用Hcu 280型宫内节育器,参考组采用Tcu 220 c宫内节育器。对2组妇女随访期内节育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脱落率、节育器取出率、带器妊娠率、续用率及二者经济成本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带器妊娠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的续用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经济成本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与Tcu 220 c宫内节育器比较, Hcu280型宫内节育器具有较好的避孕效果,同时经济成本较低,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状况。方法对2013年我院住院分娩母婴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1744例,母婴同室1526例,母婴同室率为87.5%。结论强化管理,提高母婴同室率是促进母乳喂养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庆梅;黄秀群;何文婵;杜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评价干化学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准确性,建立一种在基层医院筛选尿微量白蛋白的可行方法。方法收集新鲜尿标本285份,分别采自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同一份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以免疫透射比浊法为标准,评价干化学法测定的准确性。结果干化学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免疫透射比浊法相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灵敏度为93.9%,特异性为99.0%;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干化学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基层医院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日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推拿在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治疗。结果10例患者经3次治疗后治愈;5例患者经5次治疗后,3例治愈,2例显效。结论推拿可有效治疗急性乳腺炎。
作者:张雅玲;张爽;魏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三大特点之一,是中医诊断治疗,指导处方用药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是实践医学,临床诊断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甚至有时常迷罔,不知从何下手,通过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机,辨时间(气候),辨气色体质(分五行之人),辨证候,辨舌脉,审察患者强弱虚实,同时不忘与整体观念有机结合,以防过分强调辨证分型,有失偏颇。中医临床各科的辨证分型治法,每一种疾病都分各种证型,需要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有其简便易学的一面,也有机械教条的一面,如遇到脉证不典型和特殊病证就难以分型,甚至无证可辨,影响到临床处方用药。这点在《金匮要略》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对脏腑辨证更多的来自经验和直觉,且叙述证型大多简便直观,但需要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去体悟。直觉思维-灵感的敏悟,来自于对经典的熟读与记诵,尤其是四大经典,延展性的中医文化渊源,甚至要读《周易》与《老子》,往往有时能获得启发性思维,这些学术源渊往往有传承和互补的效果。
作者:胡明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4.0 mg,1次/d静脉滴注。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意识清醒程度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治疗,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吉空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比较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阴道B超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B超诊断。观察2组患者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腹部B超诊断的准确率(64.71%)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使用阴道B超诊断的准确率(91.18%),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阴道B超相对于腹部B超来说,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以根据诊断结果更早地采取治疗措施,并且此方法较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任莲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毒副反应。方法选择运城市某县595例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病例,采用回顾性队例研究方法。结果595例抗病毒治疗患者中男328例,女267例,平均年龄(42.2±9.28)岁。已婚占72.1%,农民占90.6%,既往有偿采供血占54.4%,2004年之前确诊为HIV占53.6%。有毒副反应病例占56.5%,以轻度肝功能异常和轻度贫血反应较多,没有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毒副作用。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径途、确诊时间、初次治疗方案等类别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的毒副反应是较轻的,在临床上可以安全应用。
作者:张智远;宁少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过熟期白内障晶状体囊膜裂导致高眼压,皮质外溢引起前房角完全阻塞继发性青光眼临床少见,本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笔者在临床遇到1例,现将治疗经过及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右眼视物不见2年,出现右眼球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症状3 d,在院外应用20%甘露醇3 d无效,于2009年5月2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过熟期)”收住入院,住院检查:右眼视力(VOD):光感/眼前(不确切),左眼视力(VOS):0.02,双眼视力不能矫正;红色觉(-),绿色觉(-)。右眼睑痉挛,结膜混合充血(+++),睫状区触痛明显,巩膜暗红色,角膜雾状浑浊,有密集的大泡;前房轴深约3 mm,房水浑浊,下方有白色絮状液平约2 mm;虹膜棕褐色,纹理不清;瞳孔圆5 mm,散大,对光反应无;晶状体乳白浑浊,前囊有银白色钙化斑,晶状体前囊有絮状漂浮物,玻璃体、眼底窥不清;眼压10/超0。左眼前部正常,晶状体乳白色浑浊;眼压24.38 mm Hg。辅助检查:右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波形趋于平坦改变。右眼B超,右眼轴长24 mm,前房浑浊,前房深度3 mm,房水浑浊,晶体厚度4 mm,密度高,玻璃体透明,视网膜无隆起。
作者:刘玲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3年期间收治53例乳牙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糊剂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27例和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26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比较,Vitapex糊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治疗效果明显,功能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荆爱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后GCS评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颅脑创伤患者的GC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利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把握疫情发展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相关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2013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486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334.00/10万,以接触、呼吸道、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病种以手足口病(766例)、肺结核(193例)、梅毒(138例)、病毒性肝炎(112例)、流行性腮性炎(89例)为主。结论2009年-2013年荣巷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呈上升趋势,要加强监测,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中医中药在阑尾炎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52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中医中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非中医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9.2%,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围术期采取中医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有利于手术开展或者避免手术创伤,同时便于操作,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以及手术创伤,值得推广。
作者:杜大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