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胆囊炎52例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分析

刘钧陶

关键词:老年, 急性胆囊炎, 临床特点, 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52例老年胆囊炎患者,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50例。结果50例手术患者胆囊已呈化脓或坏疽型者40例,水肿型10例;无胆管损伤病例,术中出血量平均(170.14±20.34)mL,手术时间平均(87.40±11.52)min;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28.85%),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死亡1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住院时间平均(18.11±5.77)d。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其临床特点,术前准备充分,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恰当,围术期加强处理,是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鼻骨侧位片及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鼻骨侧位片、多层螺旋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鼻骨骨折患者行X线片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结果39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鼻骨骨折21例,未发现骨折18例。 CT检查均为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4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结论普通X线检查只能作为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止误诊漏诊,对临床复合型鼻部创伤患者应行CT扫描,对怀疑鼻骨骨折并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选冠状位CT检查及多层螺旋CT 3D成像检查。

    作者:吴莉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单纯外固定术与坚固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体会

    目的总结单纯外固定术与手术坚固骨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根据8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年龄、临床损伤的不同伤情分别采取单纯的外固定与坚固骨内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行外固定术13例中12例治愈,治愈率为92.3%;行坚固骨内固定术76例,73例治愈,治愈率为96.1%。结论单纯的外固定术与坚固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有其各自的特点及优势,关键是要选择好适应证,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减少临床纠纷。

    作者:刘梦军;李艳红;柴文晋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胶囊内镜检查后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研究

    与传统胃镜检查相比,胶囊内镜具有无痛、无创、无导线等很多优点,且胶囊内镜能够对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病变的具体情况予以客观反映,为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提供具一定价值的临床参考资料。但我院在胶囊内镜的应用中,出现了检查后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现象,本文对其进行探讨,希望对临床上有所帮助。

    作者:温瑞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早期血肿效果观察

    许多研究证实,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对2009年6月-2013年5月93例急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早期用药的对比观察,以期为急性脑出血早期内科治疗寻求佳方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急性脑出血早期(发病6 h内)患者93例,男51例,女42例,年龄62岁~88岁,平均年龄74.6岁。入院均做脑CT检查,脑CT测血肿<30 mL,其中基底节区出血85例,额叶出血5例,颞叶出血3例。随机分为3组,即:①24 h内未用甘露醇组(对照组)31例;②24 h内应用甘露醇联合呋塞米组(试验组)31例;③24 h内应用甘露醇组(甘露醇组)31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娜;武海波;赵丽;安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1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给予1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盐酸文拉法辛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治疗1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16例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明显,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患者手术部位感染19例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科室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手术科室19例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141例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9例,感染率为0.46%。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肥胖、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等,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分别占42.1%,26.3%,15.8%,10.5%和5.3%。结论手术部位的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与控制及重视各个环节的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薛秋枫;裴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不同检测方法应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检验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结果。方法采用三种不同方法于室温下分别对10例随机患者的血液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并以魏氏法(检测方法1)作为参考,对其他两种方法(检测方法2、检测方法3)所得结果及其偏差进行分析。结果 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法及SD-10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方法2、检测方法3)所有结果,在ICSH魏氏参考法与其他常规法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比较范围内。结论BD Sedi-15带刻度血沉架法及SD-100全自动血沉仪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检验的结果满意[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

    作者:荣美桃;王润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各代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应用的药理变化分析

    目的通过对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依索拉唑等五代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性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其药理变化对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方法本文以40例溃疡性患者作为临床病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并泮托拉唑针剂治疗,治疗组常规性治疗基础上予以依索拉唑,观察以泮托拉唑与依索拉唑为代表的两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胃内维持pH值的时间也较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溃疡性疾病的有效药物,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对溃疡性疾病的治疗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其药理作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作者:王婕鹏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规范二级预防干预无症状脑卒中160例体会

    目的探讨人群中无症状脑卒中发生的特点,规范二级预防措施,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5个行政单位进行健康体检的720例与住院治疗的412例患者中的无症状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无症状脑卒中的发生率及治疗情况。结果健康人群中有118例发现无症状脑卒中,占16.3%,在住院治疗的患者中有42例为无症状脑卒中,占10.2%。住院患者与正常人群无症状脑卒中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性,干预者仅占26.3%(42/160)。结论在无卒中史的人群中有预警脑卒中者规范二级预防措施,对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车浩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医院信息系统在中药管理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逐步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1]。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系统是指计算机的软硬件、网络、通讯设备、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终工作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作为一个流动性比较强且工作复杂的公共场所,医院管理更需要信息系统的辅助。目前,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很多医院的管理工作当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特别是药剂科的管理,其通过局域网使药品信息的储存、处理、传送和输出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从而达到医院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院将信息系统应用于药剂科中药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后循环梗死1例诊治心得

    1病例介绍患者,男,67岁,主因“头晕1周,加重伴意识不清1 d”于2012年7月30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012年7月2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眩晕,伴有轻微恶心、复视、站立不稳,无呕吐、耳鸣、耳聋,持续约10 min~20 min后可自行缓解。就诊于××县人民医院,行头颅MRI示双侧底节区、放射冠区多发斑点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门诊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具体不详)后头晕症状有所好转,基本恢复正常。26日患者再次出现头晕,无天旋地转感,无恶心、呕吐,并伴有右侧面部及肢体麻木不适感,症状持续存在,再次就诊于××县人民医院,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静滴“丁咯地尔、长春西汀、银杏叶提取物、甘露醇”等治疗后,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27日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有言语不利,很快转为持续存在,治疗方案未作特殊调整,29日患者主诉头痛,以后枕部为主,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意识水平无明显改变。30日晨起后家人发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能唤醒,能简单对答,但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无明显发热、肢体抽搐,未进一步诊治,遂转入我院。

    作者:王瑞锋;王丽丽;郭学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例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慢性进展性关节滑膜炎及血管炎。早期症状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以双手腕关节受累较多,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变形,丧失劳动力并致残。其关节外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病变还可引起其他系统的损害,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因肺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液供应,是容易受到侵犯的器官之一,有报道RA患者约有1.6%~40%可伴有肺间质的病变[1]。RA肺损害可以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肺类风湿结节、胸膜炎及肺动脉高压等不同形式,其中肺间质纤维化是主要的肺部表现。肺间质纤维化早期临床症状都比较轻微,不易引起重视,晚期大部分死于Ⅰ型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也是RA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韩月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37例痔疮出血患者入院后均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行痔疮黏膜套扎术,观察手术时间及治疗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特别是便血情况在术后1 d得到控制。37例患者共行痔疮套扎术45次,手术平均时间10 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其中痊愈25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3%。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前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茶碱缓释片组给予常规茶碱缓释片口服,噻托溴铵吸入剂组使用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结果噻托溴铵吸入剂组运动耐受时间显著提高。结论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使患者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吉海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Bobath踝策略治疗对脑卒中患者TUG的影响

    目的探讨Bobath踝策略对脑卒中患者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的影响。方法对1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促进比目鱼肌的离心性收缩,牵张麻痹侧足的骨间肌和足底筋膜,诱导出小趾外展肌的活动,改善足底肌肉弹性,扩大关节的附属运动来提高足底接触地面时的本体感觉,行TUG试验对比患者训练前后步行速度。结果患者经Bobath踝策略治疗后进行TUG试验,治疗后计时时间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经过Bobath踝策略治疗后TUG时间均有所提高,其步行速度明显加快。

    作者:解铁军;王垒;侯静;张新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院外自我康复治疗60例体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院外自我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院外自我康复治疗(试验组)与院内针灸按摩治疗(治疗组)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院外自我康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通过自身机体还纳、修复,达到远期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立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使病原菌产生了多重耐药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创伤伤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现将我院2012年1月-12月患者创伤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出的428株病原菌分析如下。

    作者:李国庆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传染病防治知识在中小学的教育效果,旨在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抽选我市14所学校,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前传染病防治和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经过健康教育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对相关疾病的认识、预防及减少传染病的发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郑国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类似急性脑血管病的糖尿病低血糖反应36例分析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其表现有时类似急性脑血管病,如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肢体瘫痪等,易于被误诊。我院2002年-2012年诊治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敏;朱慧敏;陈廷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健康指导在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护理中的作用,为肺心病患者提供佳的护理方案,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一般护理组与健康教育组各60例,观察2组在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的区别。结果健康教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在肺心病的护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贾翠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