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外固定术与坚固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体会

刘梦军;李艳红;柴文晋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 单纯外固定, 坚强骨内固定颌间牵引, 咬(牙合)不稳定
摘要:目的总结单纯外固定术与手术坚固骨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根据8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年龄、临床损伤的不同伤情分别采取单纯的外固定与坚固骨内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行外固定术13例中12例治愈,治愈率为92.3%;行坚固骨内固定术76例,73例治愈,治愈率为96.1%。结论单纯的外固定术与坚固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有其各自的特点及优势,关键是要选择好适应证,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减少临床纠纷。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指导在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护理中的作用,为肺心病患者提供佳的护理方案,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一般护理组与健康教育组各60例,观察2组在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的区别。结果健康教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在肺心病的护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贾翠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佳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56例患儿随机分为红霉素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各28例,比较2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组对支原体肺炎均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阿奇霉素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明显较红霉素治疗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较红霉素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刘治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患者手术部位感染19例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科室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手术科室19例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141例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9例,感染率为0.46%。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肥胖、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等,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分别占42.1%,26.3%,15.8%,10.5%和5.3%。结论手术部位的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与控制及重视各个环节的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薛秋枫;裴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例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慢性进展性关节滑膜炎及血管炎。早期症状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以双手腕关节受累较多,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变形,丧失劳动力并致残。其关节外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病变还可引起其他系统的损害,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因肺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液供应,是容易受到侵犯的器官之一,有报道RA患者约有1.6%~40%可伴有肺间质的病变[1]。RA肺损害可以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肺类风湿结节、胸膜炎及肺动脉高压等不同形式,其中肺间质纤维化是主要的肺部表现。肺间质纤维化早期临床症状都比较轻微,不易引起重视,晚期大部分死于Ⅰ型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也是RA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韩月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规范二级预防干预无症状脑卒中160例体会

    目的探讨人群中无症状脑卒中发生的特点,规范二级预防措施,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5个行政单位进行健康体检的720例与住院治疗的412例患者中的无症状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无症状脑卒中的发生率及治疗情况。结果健康人群中有118例发现无症状脑卒中,占16.3%,在住院治疗的患者中有42例为无症状脑卒中,占10.2%。住院患者与正常人群无症状脑卒中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性,干预者仅占26.3%(42/160)。结论在无卒中史的人群中有预警脑卒中者规范二级预防措施,对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车浩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后循环梗死1例诊治心得

    1病例介绍患者,男,67岁,主因“头晕1周,加重伴意识不清1 d”于2012年7月30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012年7月2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眩晕,伴有轻微恶心、复视、站立不稳,无呕吐、耳鸣、耳聋,持续约10 min~20 min后可自行缓解。就诊于××县人民医院,行头颅MRI示双侧底节区、放射冠区多发斑点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门诊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具体不详)后头晕症状有所好转,基本恢复正常。26日患者再次出现头晕,无天旋地转感,无恶心、呕吐,并伴有右侧面部及肢体麻木不适感,症状持续存在,再次就诊于××县人民医院,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静滴“丁咯地尔、长春西汀、银杏叶提取物、甘露醇”等治疗后,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27日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有言语不利,很快转为持续存在,治疗方案未作特殊调整,29日患者主诉头痛,以后枕部为主,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意识水平无明显改变。30日晨起后家人发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能唤醒,能简单对答,但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无明显发热、肢体抽搐,未进一步诊治,遂转入我院。

    作者:王瑞锋;王丽丽;郭学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甘利欣和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甘利欣和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甘利欣组60例,加味土槐饮组60例,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甘利欣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加味土槐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甘利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明显,优于加味土槐饮。

    作者:任红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所著《脾胃论》,是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之代表方,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脉虚软无力为证治要点,后世医家不断发挥、补充,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吴建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基层卫生院治疗前列腺增生180例

    目的总结基层卫生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病情严重者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果180例患者中178例经过服药以及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症状得到缓解;2例因反复发生尿潴留,药物治疗无效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论基层卫生院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产生良好的疾病预防效果,积极应用药物治疗能够显著缓解症状,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淑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鼻骨侧位片及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鼻骨侧位片、多层螺旋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鼻骨骨折患者行X线片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结果39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鼻骨骨折21例,未发现骨折18例。 CT检查均为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4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结论普通X线检查只能作为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止误诊漏诊,对临床复合型鼻部创伤患者应行CT扫描,对怀疑鼻骨骨折并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选冠状位CT检查及多层螺旋CT 3D成像检查。

    作者:吴莉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32例分析

    目的观察首次剖宫产不同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施行再次剖宫产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16例(首次剖宫产手术采取腹部横切口),观察组16例(首次剖宫产手术采用腹部纵切口),2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沿原有切口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2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再次剖宫产具有不同影响,首次施行腹部纵切口剖宫产的患者较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7例发生胎膜早破产妇(观察组)与2266例未发生胎膜早破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前三位分别为妇科炎症、引流产史和臀位;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助产率与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褥病率、产后出血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例数、早产例数与围生儿死亡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医生时刻对住院孕产妇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有效提高产科临床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少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9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E软膏治疗,每日2次;试验组以0.1%的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每日2次,均于洁面后将药膏涂于患处,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后对比分析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王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骨科创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骨科创伤手术患者2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骨折类型、受伤机制、手术时间、术后制动时间,并就2组年龄及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因素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中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7.3%,股骨干骨折发生率高28.1%,3个以上部位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55岁以上患者发病风险21.6%。结论骨科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与年龄、骨折部位和类型、手术时间及术后制动时间有很重要的关系,仔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戎晋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复杂阑尾炎患者25例手术体会

    目的总结复杂阑尾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临床25例特殊阑尾炎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25例患者诊断及治疗均相对特殊,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虽出现多种并发症,但终均愈合。结论阑尾炎诊断并不难,但由于发病率高,个体差异不同,存在非典型病例,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可非手术治疗,其他类型的阑尾炎建议手术切除,但是要强调治疗的个体差异。

    作者:荣发家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胃阴亏虚、肝胃湿热、气滞血瘀五型,给予相应的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愈44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孙建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各种药物血液检验对血样的要求探讨

    临床上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利用药物动力学的理论,通过灵敏的现代分析测量仪器或方法,定量检测患者用药后的生物样品(特别是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浓度,为临床上更好地对患者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1]。本文就其对血样的要求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牛兴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尿妊娠试验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尿妊娠测试片(胶体金法)在判断育龄妇女妊娠时的优越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来院就诊的93例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同时进行尿妊免试验及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尿妊免试验阳性率为41.9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为22.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妊娠试验在妇产科判断妊娠上,较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优越性。

    作者:郝艳平;梁捧元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医院信息系统在中药管理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逐步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1]。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系统是指计算机的软硬件、网络、通讯设备、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终工作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作为一个流动性比较强且工作复杂的公共场所,医院管理更需要信息系统的辅助。目前,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很多医院的管理工作当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特别是药剂科的管理,其通过局域网使药品信息的储存、处理、传送和输出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从而达到医院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院将信息系统应用于药剂科中药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9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占比高。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应予积极防控。

    作者:王国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