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王少鹍

关键词: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影响, 母婴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7例发生胎膜早破产妇(观察组)与2266例未发生胎膜早破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前三位分别为妇科炎症、引流产史和臀位;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助产率与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褥病率、产后出血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例数、早产例数与围生儿死亡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医生时刻对住院孕产妇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有效提高产科临床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Bobath踝策略治疗对脑卒中患者TUG的影响

    目的探讨Bobath踝策略对脑卒中患者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的影响。方法对1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促进比目鱼肌的离心性收缩,牵张麻痹侧足的骨间肌和足底筋膜,诱导出小趾外展肌的活动,改善足底肌肉弹性,扩大关节的附属运动来提高足底接触地面时的本体感觉,行TUG试验对比患者训练前后步行速度。结果患者经Bobath踝策略治疗后进行TUG试验,治疗后计时时间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经过Bobath踝策略治疗后TUG时间均有所提高,其步行速度明显加快。

    作者:解铁军;王垒;侯静;张新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基层卫生院治疗前列腺增生180例

    目的总结基层卫生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病情严重者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果180例患者中178例经过服药以及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症状得到缓解;2例因反复发生尿潴留,药物治疗无效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论基层卫生院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产生良好的疾病预防效果,积极应用药物治疗能够显著缓解症状,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淑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西医人工周期疗法,黄体酮+乙烯雌酚+安宫黄体酮,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50例在人工周期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促卵泡汤和促黄体汤,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2%。随访12个月治疗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0%,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21.7%;随访24个月治疗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2%,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为30.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脑出血患者48例治疗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针对48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48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显著好转13例,有好转20例,有进步5例,10例未愈出院。住院5 d~31 d,平均26.5 d。结论出血量较大,年龄偏大,血压过高和就诊时间过晚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原华英;刘宽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鼻骨侧位片及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鼻骨侧位片、多层螺旋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鼻骨骨折患者行X线片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结果39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鼻骨骨折21例,未发现骨折18例。 CT检查均为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4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结论普通X线检查只能作为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止误诊漏诊,对临床复合型鼻部创伤患者应行CT扫描,对怀疑鼻骨骨折并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选冠状位CT检查及多层螺旋CT 3D成像检查。

    作者:吴莉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疑有小肠病变的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技术,观察小肠肿瘤性病变的CT征象。结果12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腺癌3例,主要CT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或分叶状肿块,可伴近端肠梗阻;间质瘤4例,1例良性,3例恶性,表现为富血供的大肿块,1例空、回肠2个恶性间质瘤,伴肝转移;淋巴瘤3例,表现为肠壁增厚或肠腔内肿块;平滑肌肉瘤2例,表现为腔内、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对小肠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东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佳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56例患儿随机分为红霉素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各28例,比较2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组对支原体肺炎均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阿奇霉素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明显较红霉素治疗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较红霉素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刘治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原发性肺真菌病的CT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真菌病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原发性肺真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发生在左肺19例,右肺22例,双肺多发22例;63例肺真菌病CT表现为炎性浸润改变18例,结节15例,霉菌球27例,混合型3例。结论肺真菌病的CT表现多样,对于特征性表现明显者可予以确诊,不明显者要结合临床体征予以诊断。

    作者:曹学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结果11例中,肿瘤位于胃部6例,小肠3例,肠系膜2例;良性3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5例。肿块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可发生囊性变或坏死,少数可见出血。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实质部分中到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对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樊晓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类似急性脑血管病的糖尿病低血糖反应36例分析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其表现有时类似急性脑血管病,如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肢体瘫痪等,易于被误诊。我院2002年-2012年诊治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敏;朱慧敏;陈廷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精神疾病智能低下所致残疾320例评定结果分析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

    作者:巨怀林;郭平利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35例院外转运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院外转运的安全管理。方法对35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采取较完善的院外安全转运措施进行院外转运。结果本组35例人工气道带呼吸机患者均顺利完成转运,上级医院及家属满意。结论院外转运前,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仪器与药物的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人员、转运工具,在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及护理配合,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蓓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单纯外固定术与坚固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体会

    目的总结单纯外固定术与手术坚固骨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根据8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年龄、临床损伤的不同伤情分别采取单纯的外固定与坚固骨内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行外固定术13例中12例治愈,治愈率为92.3%;行坚固骨内固定术76例,73例治愈,治愈率为96.1%。结论单纯的外固定术与坚固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有其各自的特点及优势,关键是要选择好适应证,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减少临床纠纷。

    作者:刘梦军;李艳红;柴文晋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院外自我康复治疗60例体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院外自我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院外自我康复治疗(试验组)与院内针灸按摩治疗(治疗组)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院外自我康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通过自身机体还纳、修复,达到远期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立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口服补钾与灌肠补钾差异性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口服补钾与灌肠补钾的差异性。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低钾血症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成口服补钾组及灌肠补钾组各27例,口服补钾组行口服补钾治疗,灌肠补钾组行灌肠补钾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口服补钾组与灌肠补钾组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口服补钾组有15例患者出现呕吐、恶心、腹部不适与消化溃疡等,胃肠道及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能口服;而灌肠补钾组患者有5例出现耐受时间短的情况,患者易引发便意。在不良反应方面,灌肠补钾组要比口服补钾组少,差异显著(P<0.01)。结论口服补钾与灌肠补钾两种治疗方式的总体治疗效果相似,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应依据患者不同症状采取合理的补钾方法。

    作者:尉元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教师嗓音病的发病与预防保健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嗓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能力。嗓音病是指人体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形态、发音功能及发出声音的异常状态,当嗓音的音量、音调、音质、声音持续时间以及共鸣等出现异常时,即称为嗓音病。嗓音病常见症状有声音嘶哑、发音费力、音量减小、咽喉干痛、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

    作者:姜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2例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慢性进展性关节滑膜炎及血管炎。早期症状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以双手腕关节受累较多,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变形,丧失劳动力并致残。其关节外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病变还可引起其他系统的损害,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因肺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液供应,是容易受到侵犯的器官之一,有报道RA患者约有1.6%~40%可伴有肺间质的病变[1]。RA肺损害可以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肺类风湿结节、胸膜炎及肺动脉高压等不同形式,其中肺间质纤维化是主要的肺部表现。肺间质纤维化早期临床症状都比较轻微,不易引起重视,晚期大部分死于Ⅰ型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也是RA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韩月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9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占比高。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应予积极防控。

    作者:王国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创面或创伤性创面无法达到Ⅰ期缝合的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实施清创术基础上,给予试验组VSD敷料进行创面覆盖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敷料治疗,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汝江;樊秋贵;郭殿武;高琦珂;董丽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传染病防治知识在中小学的教育效果,旨在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抽选我市14所学校,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前传染病防治和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经过健康教育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对相关疾病的认识、预防及减少传染病的发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郑国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