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俊竹

关键词:急诊护理, 问题, 急诊科, 医院工作, 护理服务质量, 重症患者, 重要场所, 直接影响, 医护人员, 县级医院, 科护士长, 急诊工作, 护理工作, 服务理念, 形象, 态度, 缩影, 实践, 声誉, 抢救
摘要: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广大民众和医院的声誉以及医护人员的形象,因此急诊服务理念、态度、技术等在急诊科尤为重要.笔者担任急诊科护士长已有16个春秋,从初入医院的好奇,到现在的成熟稳重,在长期的历练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急诊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笔者凭借多年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经验,对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现就急诊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一浅析.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全子宫切除患者性心理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全子宫切除患者的性心理问题,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手术的影响,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方法 采用日常护理观察法,通过入院评估了解患者担心的情况,对40名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术后3 d~5 d发放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调查,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的护理.结果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所反映的性心理问题各有差异.术前的护理干预对性知识缺乏的改善有效,其他的性心理问题术后较术前更明显.结论 经过个体化护理干预,患者的不安与恐惧等心理得到明显改善,增强了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应着重加强性知识教育,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是减少手术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的有效方法,同时不应忽视配偶的健康宣教.

    作者:马恩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儿童期意外伤害也称儿童期意外事故,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对儿童造成的损伤或死亡.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1].其发生率高,后遗残疾多,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由于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尚未成熟,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本文对引起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静;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均在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肌腱和缝线钢板行韧带重建,均获治愈出院.随访1个月~3年,效果满意.结论 患者常因意外事故而致膝关节损伤,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围术期心理护理,能使患者积极配合,以佳状态接受治疗,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康复指导是患者恢复的关键.

    作者:李晓娅;严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内科护理队伍不稳定因素及管理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及医院对护士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配置又严重不到位,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明显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及生理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加之护士普遍存在待遇低、地位低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加剧了不必要的护士流动和流失.

    作者:南春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不可逆阻塞为特征的内科常见病,以慢性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慢性肺疾病,发病率为5%~11%,在美国已居死亡原因的第2位[1].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各地空气污染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日益增加,特别是COPD患者的增加.此病发病多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严重时给患者造成心灵的创伤,形成心理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负担.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COPD危险因素的认识,使患者注意疾病的早期改变和早期治疗,做好COPD患者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关春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安全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产科是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加之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易发生各种纠纷.因此,加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何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致胸腰椎挤压骨折或脱位,且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他系统的并发症,重者致残[1],如不及时治疗,可遗留脊髓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肢体功能丧失.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可以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劳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科对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广大民众和医院的声誉以及医护人员的形象,因此急诊服务理念、态度、技术等在急诊科尤为重要.笔者担任急诊科护士长已有16个春秋,从初入医院的好奇,到现在的成熟稳重,在长期的历练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急诊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笔者凭借多年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经验,对县级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现就急诊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一浅析.

    作者:张俊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打造温馨护理品牌提高优质护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护理活动有了新的内涵:过去护理人员提供的只是护理技术,而现在注重的是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作者:刘萌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心理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的、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假体,利用手术的方法置换因疾病或创伤而破坏的关节面的一种关节成形术,是治疗各种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法.它可以解除疼痛,保持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及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1],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手术.

    作者:高峰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

    护士是一个从事特殊工作的专业群体,经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存在着极大的职业风险.在我国,虽然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但在基层医院从教育到管理仍显得力度不够,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职业危害的现状不容乐观,职业防护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高喜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指导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80例异位妊娠患者术前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和指导,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指导早期诊断,增强护理急救意识.结果 实施术前护理指导后手术抢救成功率达100%,无1例并发症和死亡,均在5 d~7 d痊愈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护理指导可有效促进异位妊娠手术后患者康复.

    作者:刘玉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进行术前访视,B组由病房护理人员进行术前常规护理,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手术患者术前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访视可以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恐惧,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程度.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肾病综合症的自热病程与预后取决于原先存在的肾脏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有些疾病能完全恢复,有些疾病经过长短不等的病程后逐渐恶化.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疾病恢复到理想状态,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童秋利;赵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程中应用地西泮对胎心率及宫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西泮对胎心率及宫缩的影响.方法 对潜伏期、活跃期(宫口开大3 cm~4 cm)精神紧张或休息、进食不佳40例产妇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率及宫缩频率强度,观察用药后30 min、1 h、2 h的胎心率变化及宫缩情况.结果 用药30 min后胎心率基线有所下降,1 h~2 h下降明显但仍在正常范围.用药1 h不协调宫缩得以改善,同时地西泮对宫缩频率及强度有加强作用.结论 潜伏期、活跃早期使用地西泮能改善产妇一般情况,虽有胎心率下降但不造成胎儿窘迫,并有增强宫缩频率与强度和调整不协调宫缩的作用.

    作者:田三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某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某二级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调查与分析.结果 全院当日应查人数为308例,实查299例,实查率为97.1%;医院感染发病病例28例,现患率为9.3%;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1%.高危科室内一科、内二科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腹腔内组织、泌尿道.结论 正确分析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标本采集、检验科室细菌分离等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现患率.

    作者:曹敏霞;龚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分析与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形成机制、评价方法、护理措施、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3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4周左右的对症护理及综合康复训练,以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4例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达显效者占64.28%,有效者占28.57%,无效者占7.14%;13例中度吞咽障碍患者显效者占76.92%,有效者占23.08%;5例轻度吞咽障碍患者全部显效.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组)和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并对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6%,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5.0%,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更合理、更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均未发生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结论 加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张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影响治疗,延长住院时间,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万宝宏;侯志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