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

林茂珍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围术期, 护理,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M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细致地落实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20例MPCNL手术患者,Ⅰ期手术效果良好18例,2例术后复查结石残留,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2例并发感染,加强抗炎治疗后得以控制,其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管道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控制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过敏性紫癜7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为全身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引起血液外渗至皮肤、皮下、黏膜或浆膜下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胃肠道、关节、肾脏损害的表现,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新生儿发生过敏性紫癜较为少见.2003 年-2009 年我院门诊收治7 例新生儿过敏性紫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目的 总结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规律.方法 收集门诊心电图室发现的10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心肌梗死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门诊心电图发现:单向曲线下壁心肌梗死17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49例,前壁心肌梗死12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6例,非Q波心肌梗死8例.结论 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除表现为胸痛、胸闷外,还可表现为头痛、牙痛、腹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及时做心电图、血清酶等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不典型心肌梗死.

    作者:吴常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阑尾炎小口径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小口径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我院外科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68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均行小口径切口阑尾切除术.结果 68例患者切口长约2.5 cm~3 cm,手术时间15 min~40 min,术后4 h~8 h肛门排气,6 h进食流质饮食,8 h下床活动,切口无感染,均Ⅰ期愈合,住院时间5 d~7 d.结论 小口径切口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佳,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夏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5例

    目的 观察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系用黄土汤(黄土、黄芪、生地黄、白及粉、生大黄、三七、阿胶等)治疗65例,与用西药治疗50例作疗效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为92.00%,2组间近期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和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

    作者:郭建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预防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探讨

    目的 探讨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方法 观察组73例,制定手术室防压疮管理制度,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Waterlow)及预防措施,与未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的对照组77例作对照分析.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防治术中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

    作者:刘美平;许炎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后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的探讨

    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设备以及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相继增多,可以采取微创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等.为了进一步掌握RLU适应证,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我们对2007 年7 月-2010 年12 月28 例单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行RLU的适应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波;马迁明;梁国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M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细致地落实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20例MPCNL手术患者,Ⅰ期手术效果良好18例,2例术后复查结石残留,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2例并发感染,加强抗炎治疗后得以控制,其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管道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控制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林茂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5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病历资料.结果 巨大儿、骨盆异常、宫缩乏力等造成的肩难产是导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常见危险因素,也有少数病例为宫内损伤所致.结论 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正确处理肩难产,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和诊断,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吕安虎;王春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 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9例HIV/ 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9例HIV/ AIDS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7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 对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支持、疾病相关知识及出院宣教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自律性,对于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世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执行医改前后我院门诊人次及药品收入变化

    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剂型适宜,保证供应, 基层能够配备, 大众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自我院2010 年10 月25 日开始实行使用基本药物到现在, 门诊人次急增,各部门开始出现排长队现象.使用基本药物开始前后我院门诊人次及药品收入情况见1、表2.

    作者:吴颖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带状疱疹12例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下肢疼痛与发生在下肢的带状疱疹所致疼痛均可沿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部位重叠,无皮疹带状疱疹或前驱期在骨科易被忽视.现将2004 年-2009 年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带状疱疹12 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及边缘升高的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连续入选的2008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就诊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12周后CRP变化情况.结果 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为基础的降压药合用辛伐他汀的联合治疗组,与单用降压药的对照组相比,CRP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脂正常及边缘升高的高血压患者使用以ARB为基础的降压药合用辛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CRP.

    作者:陆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得体会

    静脉留置针简称套管针,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穿刺置管技术,具有导管软,易于操作和固定,对血管损伤小,不易滑出等特点.临床中产妇分娩前常需开放一条静脉通道,以方便用药、抢救等.传统的方法是用7号头皮针穿刺进行输液,但产程中的阵痛常使产妇无法控制自己,精神紧张,辗转反侧,烦躁不安,手部不配合,很容易造成血管壁被针刺破,针头阻塞、脱落.2008年我院对进入产房分娩的产妇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避免了以上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正常尿液标本筛选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离心镜检法对1 000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并分析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阴性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WBC、RBC、小圆上皮细胞的符合率均在90%以上,管型在89%以上.结论 在干化学法的协助下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筛选正常标本的符合率为99.9%.对于检测出的阳性结果要用显微镜镜检法复查后作出正确报告.

    作者:尹俊清;段玉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伴乏力、肌肉酸痛,肺部体征不明显,但胸部X线改变严重,部分出现肺外改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 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有的症状无特异性,疗程长,并发症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郑东霞;张兵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热性惊厥128例临床观察

    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上以热性惊厥多见.儿童期患病率为3%~4%,约50%的患儿会在今后发热时再次或多次热性惊厥发作.1998 年6 月-2004 年6 月我院儿科共诊治小儿热性惊厥128 例,其中56 例患儿复发,对复发的患儿我们采用了短程地西泮疗法.所有病例均做头颅CT,发现热性惊厥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血清特异性过敏原264例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组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状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采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德国PCA系统)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264例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检测,并对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种过敏性疾病中过敏性紫癜sIgE阳性检出率高,占87.3%,其次是哮喘,占85.3%.在过敏因素中吸入组占75%比例,明显高于食物组的45%,本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猫上皮、狗上皮为主,尘螨次之.食物组以蛋清为主,苹果次之.结论 猫上皮、狗上皮、尘蝙、蛋清、苹果是岐山地区儿童常见的过敏原.

    作者:李妙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硝唑联合青霉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硝唑联合青霉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进行治疗,80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5%甲硝唑注射液250 mL,1次/d.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72%(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青霉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解桂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必须重视血涂片镜检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可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可能使每项参数都完全正确, 所以进行血涂片镜检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从血涂片细胞分布情况可大致估计细胞数,因而可对照细胞分析仪计数是否正确来保证计数质量,血涂片形态学检查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现将血涂片检查的重要性阐述如下.

    作者:董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韩国的美容外科现状

    笔者受大韩美容外科学会的邀请参加了第二十一届大韩美容外科学会国际新技术交流会,期间与首尔4所著名美容整形机构医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韩国BK东洋、三星整形、原辰整形及韩国BANOBAGI美容整形医院),受益匪浅,故整理成章,以求共勉,并对我省的医学美容专业学科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作者:侯建军;刘杰;杨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