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得体会

王丽平

关键词:产程, 静脉留置针, 穿刺置管技术, 产妇, 头皮针穿刺, 留置针输液, 针头阻塞, 血管损伤, 临床, 静脉通道, 精神紧张, 分娩前, 烦躁不安, 血管壁, 套管针, 阵痛, 针刺, 用药, 现象, 脱落
摘要:静脉留置针简称套管针,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穿刺置管技术,具有导管软,易于操作和固定,对血管损伤小,不易滑出等特点.临床中产妇分娩前常需开放一条静脉通道,以方便用药、抢救等.传统的方法是用7号头皮针穿刺进行输液,但产程中的阵痛常使产妇无法控制自己,精神紧张,辗转反侧,烦躁不安,手部不配合,很容易造成血管壁被针刺破,针头阻塞、脱落.2008年我院对进入产房分娩的产妇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避免了以上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脾破裂32例急救体会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创伤性脾破裂病例均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29例,死亡1例.结论 腹腔穿刺、B超检查是创伤性脾破裂的主要诊断手段,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是主要术式之一.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5例

    目的 观察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系用黄土汤(黄土、黄芪、生地黄、白及粉、生大黄、三七、阿胶等)治疗65例,与用西药治疗50例作疗效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为92.00%,2组间近期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和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

    作者:郭建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98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7例发生胆瘘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7例胆瘘患者经合理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瘘是可防可治的,临床医师要正确把握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规范操作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出现胆瘘,积极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这是预防和处理胆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向新;张建立;黄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出生的月龄24 h内足月新生儿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给予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每次100 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每日2次静脉注射,15 min注射完毕,轻、中度治疗7 d~10 d,重度治疗10 d~14 d,随时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2组新生儿均于生后14 d做脑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英;朱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热性惊厥128例临床观察

    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上以热性惊厥多见.儿童期患病率为3%~4%,约50%的患儿会在今后发热时再次或多次热性惊厥发作.1998 年6 月-2004 年6 月我院儿科共诊治小儿热性惊厥128 例,其中56 例患儿复发,对复发的患儿我们采用了短程地西泮疗法.所有病例均做头颅CT,发现热性惊厥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阑尾炎小口径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小口径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我院外科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68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均行小口径切口阑尾切除术.结果 68例患者切口长约2.5 cm~3 cm,手术时间15 min~40 min,术后4 h~8 h肛门排气,6 h进食流质饮食,8 h下床活动,切口无感染,均Ⅰ期愈合,住院时间5 d~7 d.结论 小口径切口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佳,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夏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韩国的美容外科现状

    笔者受大韩美容外科学会的邀请参加了第二十一届大韩美容外科学会国际新技术交流会,期间与首尔4所著名美容整形机构医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韩国BK东洋、三星整形、原辰整形及韩国BANOBAGI美容整形医院),受益匪浅,故整理成章,以求共勉,并对我省的医学美容专业学科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作者:侯建军;刘杰;杨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面积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重点.方法 以Adamas标准(梗死面积直径>3 cm并累及2个以上大血管供血区,梗死区面积达到20 cm2或累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为入选标准将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4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存活35例,手术2例,死亡5例.3个月后随访,18例经系统康复锻炼后生活能部分自理,17例完全不能自理.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表现以高颅压症状、意识障碍多见,致残率、病死率高,早期足量应用脱水剂是关键.

    作者:刘云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及边缘升高的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连续入选的2008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就诊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12周后CRP变化情况.结果 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为基础的降压药合用辛伐他汀的联合治疗组,与单用降压药的对照组相比,CRP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脂正常及边缘升高的高血压患者使用以ARB为基础的降压药合用辛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CRP.

    作者:陆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诊工作中医患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医疗市场,急诊医务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服务要求和挑战.急诊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医院的基本医疗设施及各类辅助设施均有可能成为医患纠纷的原因而致医务人员挨打受骂等事件的发生.笔者从事急诊护理工作近20年,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如何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浅析如下.

    作者:康志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将83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d,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对照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d,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于治疗后1,4,8周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8周后胃镜复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胃镜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ProTaper手用Ni-Ti器械根管预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比较ProTaper手用Ni-Ti器械和K锉根管预备前牙和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牙髓炎前牙根管治疗患者169例169个根管;磨牙根管治疗患者158例479个根管.试验组应用ProTaper手用Ni-Ti器械预备前牙和磨牙,对照组应用K锉预备磨牙,2组均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预备.观察2组根管预备时间和疼痛反应.结果 试验组根管预备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ProTaper 手用Ni-Ti器械在磨牙的根管预备中具有缩短预备时间和减少疼痛反应的作用.

    作者:朱斯斌;谢东华;廖连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PCIA治疗骨转移癌疼痛25例体会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伴骨转移引起的顽固性癌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镇痛泵(PCA)持续静脉输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镇吐药物多模式复合镇痛.结果 25例患者治疗20 d~90 d,持续静脉输注给药期间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头晕、严重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穿刺点也未见感染.结论 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多模式持续静脉输注,能迅速解除晚期癌症及骨转移后引起的顽固性癌痛,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家庭和医院内的治疗,特别适用于家庭治疗,其疗效确切,癌痛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赵汝昌;岳庆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导管置入胸腔引流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

    结核性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含量高,容易形成肥厚、粘连.纤维蛋白在胸腔时间过长,易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形成包裹性积液,有的则形成脓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及早规范化治疗,及时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清除胸液,适时胸腔注入纤溶酶原激活剂、抗结核药物、激素等可减少胸膜肥厚、粘连发生.

    作者:李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颈椎病的X线平片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320例颈椎病患者均摄X线正位、侧位、双斜位片.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98例;颈椎不稳或前后滑脱24例;椎间隙狭窄98例;椎体骨质增生158例;椎间孔改变89例;钩椎关节改变92例;韧带钙化102例.结论 颈椎顺列不佳、反曲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椎体上下缘骨质硬化、椎间孔变形、椎管狭窄是颈椎病诊断的可靠指征,韧带钙化、钩椎关节变尖或横向增生是颈椎病诊断的重要征象.

    作者:郭喜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必须重视血涂片镜检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可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可能使每项参数都完全正确, 所以进行血涂片镜检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从血涂片细胞分布情况可大致估计细胞数,因而可对照细胞分析仪计数是否正确来保证计数质量,血涂片形态学检查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现将血涂片检查的重要性阐述如下.

    作者:董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DS-RA MgA与M6的骨髓细胞形态学鉴别分析

    目的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巨幼细胞性贫血(MgA)及急性红白血病(M6)患者骨髓细胞形态特点,提高这三种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水平.方法 对在我院及上海长海医院确诊的35例MDS-RA、MgA及M6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DS-RA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有少数增生减低,粒红比常减低,多见两系以上病态;Mg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常减低,粒红两系出现巨幼样变;M6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常倒置,红系明显病态,原始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MDS-RA、MgA及M6的骨髓共同点:都会出现红系明显增生,出现巨幼样病态改变.不同点:MDS-RA 与M6主要是以各系病态造血明显,通常以原始细胞比例不同进行鉴别,MgA主要表现为各系以巨幼样变为特征,且原始细胞比例不高.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肺力咳合剂联用氟替卡松防治儿童哮喘分析

    目的 探讨肺力咳合剂联用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 60例首次就诊的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分为A、B 2组,初期均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常规处理;A组用肺力咳合剂10 mL/次,1 d 3次,加用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日125 μg;B组单用氟替卡松每日125 μg/次,早晚各1次.吸入时用口器式储雾罐,疗程均1个月.结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A、B 2组患儿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临床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用氟替卡松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在儿童哮喘长期防治的初阶段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月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50例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隐匿性哮喘、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典型喘息及呼吸困难,因其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极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10年5月50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孟飞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38例报告

    目的 评价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先使用颌间牵引将移位的骨折牵至接近复位,术中使用骨折复位钳使咬关系恢复并维持正常,再进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毕拆除颌间结扎,恢复下颌运动.于术后6个月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其咬关系、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 3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骨性愈合,咬关系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下颌骨骨折行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比传统固定方法效果好,操作简便,创伤小,预后良好;而且钛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已成为目前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金平;杨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