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过敏性紫癜7例临床分析

李文芳

关键词:新生儿, 过敏性紫癜, 变态反应性疾病, 学龄期儿童, 血管炎症, 肾脏损害, 皮肤, 毛细血管, 分析报告, 病理基础, 学龄前, 胃肠道, 浆膜下, 综合, 血液, 全身, 皮下, 黏膜, 门诊, 临床
摘要:过敏性紫癜为全身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引起血液外渗至皮肤、皮下、黏膜或浆膜下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胃肠道、关节、肾脏损害的表现,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新生儿发生过敏性紫癜较为少见.2003 年-2009 年我院门诊收治7 例新生儿过敏性紫癜,现分析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血清特异性过敏原264例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组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状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采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德国PCA系统)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264例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检测,并对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种过敏性疾病中过敏性紫癜sIgE阳性检出率高,占87.3%,其次是哮喘,占85.3%.在过敏因素中吸入组占75%比例,明显高于食物组的45%,本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猫上皮、狗上皮为主,尘螨次之.食物组以蛋清为主,苹果次之.结论 猫上皮、狗上皮、尘蝙、蛋清、苹果是岐山地区儿童常见的过敏原.

    作者:李妙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临床药师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临床药师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研究药物应用的规律,旨在运用客观规律的科学指标和方法提高临床用药水平的学科.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职责非常重要,不但要积极参与查房和对危重患者进行随访,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自身条件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温稳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出生的月龄24 h内足月新生儿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给予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每次100 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每日2次静脉注射,15 min注射完毕,轻、中度治疗7 d~10 d,重度治疗10 d~14 d,随时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2组新生儿均于生后14 d做脑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英;朱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克氏针、记忆合金环抱器、锁骨钩钢板三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6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三种内固定手术后的骨折愈合情况、X线片示对线情况、感染、再骨折及肩关节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克氏针逆行固定28例,畸形愈合1例,优良率为96.4%;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20例,延迟愈合1例,优良率为95.0%;锁骨钩钢板治疗8例,肩关节功能受限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三种内固定在治疗锁骨骨折中各有优缺点,不同部位的骨折需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孔效军;孔慧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带状疱疹12例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下肢疼痛与发生在下肢的带状疱疹所致疼痛均可沿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部位重叠,无皮疹带状疱疹或前驱期在骨科易被忽视.现将2004 年-2009 年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带状疱疹12 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定位与动态引导下小切口膀胱造瘘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与动态引导下小切口膀胱造瘘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各种膀胱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定位、动态引导下小切口膀胱造瘘术从膀胱穿刺包的准备与超声定位、引导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可行性进行阐述.结果 26例小切口膀胱造瘘损伤小,准确率高,极大地减少了医源性损伤.结论 超声定位、动态监视引导小切口膀胱造瘘术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极具价值.

    作者:许玉玲;贾爱国;安志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PCIA治疗骨转移癌疼痛25例体会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伴骨转移引起的顽固性癌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镇痛泵(PCA)持续静脉输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镇吐药物多模式复合镇痛.结果 25例患者治疗20 d~90 d,持续静脉输注给药期间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头晕、严重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穿刺点也未见感染.结论 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多模式持续静脉输注,能迅速解除晚期癌症及骨转移后引起的顽固性癌痛,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家庭和医院内的治疗,特别适用于家庭治疗,其疗效确切,癌痛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赵汝昌;岳庆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得体会

    静脉留置针简称套管针,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穿刺置管技术,具有导管软,易于操作和固定,对血管损伤小,不易滑出等特点.临床中产妇分娩前常需开放一条静脉通道,以方便用药、抢救等.传统的方法是用7号头皮针穿刺进行输液,但产程中的阵痛常使产妇无法控制自己,精神紧张,辗转反侧,烦躁不安,手部不配合,很容易造成血管壁被针刺破,针头阻塞、脱落.2008年我院对进入产房分娩的产妇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避免了以上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创伤性脾破裂32例急救体会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创伤性脾破裂病例均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29例,死亡1例.结论 腹腔穿刺、B超检查是创伤性脾破裂的主要诊断手段,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是主要术式之一.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5例

    目的 观察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系用黄土汤(黄土、黄芪、生地黄、白及粉、生大黄、三七、阿胶等)治疗65例,与用西药治疗50例作疗效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为92.00%,2组间近期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和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

    作者:郭建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痰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监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临床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鉴定细菌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培养致病菌82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67株,占68.7%;革兰阳性球菌173株,占20.9%;真菌86株,占10.4%.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前五位.革兰阴性杆菌表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的比例在增高.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均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产ESBLs的菌株增加导致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梁继斌;吕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预防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探讨

    目的 探讨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方法 观察组73例,制定手术室防压疮管理制度,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Waterlow)及预防措施,与未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的对照组77例作对照分析.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防治术中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

    作者:刘美平;许炎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骶管麻醉在肛门及会阴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骶管麻醉在肛门及会阴区手术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0年100例肛门及会阴区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解剖学方法进行骶管阻滞麻醉.结果 本组100例,骶管阻滞成功98例,成功率为98%,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骶管阻滞对肛门及会阴区手术麻醉镇痛完全,肌松满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在基层医院有较好的安全性、实用性.

    作者:岳兵;费锡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治疗跟痛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100例跟痛症患者按照所患疾病给予适当治疗,包括手法治疗、封闭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结果 70例症状完全消除,20例症状大部消除,5例症状部分消除,5例无明显效果,优良率为90%,显效率为95%.结论 跟痛症应根据引起跟痛症的疾病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作者:丁跃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 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9例HIV/ 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9例HIV/ AIDS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7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 对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支持、疾病相关知识及出院宣教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自律性,对于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世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后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的探讨

    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设备以及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相继增多,可以采取微创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等.为了进一步掌握RLU适应证,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我们对2007 年7 月-2010 年12 月28 例单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行RLU的适应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波;马迁明;梁国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县级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策略.方法 通过科室成本核算,绩效工资分配,严格医院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结果 科室成本核算、医院目标管理、医院成本核算、医院绩效考评和利益分配,为医院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发展依据.结论 县级医院推行绩效工资是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只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就能促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新太;上官红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老年妇科患者围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中老年妇科患者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296例中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疾病特点,实施控制切口感染、支持疗法及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296 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既定手术治疗,治愈、好转率达98.3 %.结论 中老年妇科患者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也不少见,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做好围术期感染预防和各项护理,对患者康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川月;黄丽侬;李少莲;许毓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胎盘早剥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便积极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误诊原因.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9%,发病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59.4%,创伤占28.1%.以腹痛及阴道出血、胎心率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93.7%的患者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病死率为43.7%.胎盘早剥误诊率为25%,原因为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症状不典型.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积极处理非常重要,确诊后须立即终止妊娠.

    作者:宋引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每晚睡前服用辛伐他汀20 mg,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显著调整血脂达到目标水平,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根据转氨酶异常情况调整剂量可确保安全使用.

    作者:郑广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