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玲;贾爱国;安志谦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有发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数据显示,太原市万柏林区2011年第一季度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与2010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高趋势,现将其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呼吸暂停易发生于早产儿,与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有很大关系.2008 年6 月-2010 年12 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3 例早产儿呼吸暂停采用小剂量氨茶碱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荆肖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100例跟痛症患者按照所患疾病给予适当治疗,包括手法治疗、封闭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结果 70例症状完全消除,20例症状大部消除,5例症状部分消除,5例无明显效果,优良率为90%,显效率为95%.结论 跟痛症应根据引起跟痛症的疾病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作者:丁跃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便积极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误诊原因.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9%,发病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59.4%,创伤占28.1%.以腹痛及阴道出血、胎心率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93.7%的患者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病死率为43.7%.胎盘早剥误诊率为25%,原因为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症状不典型.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积极处理非常重要,确诊后须立即终止妊娠.
作者:宋引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结核性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含量高,容易形成肥厚、粘连.纤维蛋白在胸腔时间过长,易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形成包裹性积液,有的则形成脓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及早规范化治疗,及时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清除胸液,适时胸腔注入纤溶酶原激活剂、抗结核药物、激素等可减少胸膜肥厚、粘连发生.
作者:李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 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9例HIV/ 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9例HIV/ AIDS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7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 对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支持、疾病相关知识及出院宣教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自律性,对于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世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应征青年心脏状况,为征兵体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580例应征青年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0例受检人员中,心电图正常者318例,占总人数的54.83%;心电图异常者262例,占总人数的45.17%,其中窦性心律失常187例(32.24%),左心室高电压51例(8.79%),其他异常24例(4.14%).经过全面分析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仅有4例(0.69%)体检心电图不合格.结论 应征青年体检可出现多种心电图异常,心外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经临床综合分析排除心血管疾病后,应视此类心电图为合格.
作者:王银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提高中职学生病理学学习效果的几点体会:应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病案教学,采用竞争教育,多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实行多元智能教学.
作者:王晓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98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7例发生胆瘘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7例胆瘘患者经合理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瘘是可防可治的,临床医师要正确把握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规范操作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出现胆瘘,积极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这是预防和处理胆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向新;张建立;黄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emyeloma,MM)是来源于未分化的B淋巴细胞的肿瘤,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浆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浸润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引起多样的临床表现.现将骨髓象检查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价值探讨如下.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将83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d,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对照组39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d,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于治疗后1,4,8周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8周后胃镜复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胃镜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M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细致地落实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20例MPCNL手术患者,Ⅰ期手术效果良好18例,2例术后复查结石残留,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2例并发感染,加强抗炎治疗后得以控制,其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管道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控制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林茂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隐匿性哮喘、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典型喘息及呼吸困难,因其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极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10年5月50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孟飞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重点.方法 以Adamas标准(梗死面积直径>3 cm并累及2个以上大血管供血区,梗死区面积达到20 cm2或累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为入选标准将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4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存活35例,手术2例,死亡5例.3个月后随访,18例经系统康复锻炼后生活能部分自理,17例完全不能自理.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表现以高颅压症状、意识障碍多见,致残率、病死率高,早期足量应用脱水剂是关键.
作者:刘云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正常尿液标本筛选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离心镜检法对1 000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并分析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阴性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WBC、RBC、小圆上皮细胞的符合率均在90%以上,管型在89%以上.结论 在干化学法的协助下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筛选正常标本的符合率为99.9%.对于检测出的阳性结果要用显微镜镜检法复查后作出正确报告.
作者:尹俊清;段玉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上以热性惊厥多见.儿童期患病率为3%~4%,约50%的患儿会在今后发热时再次或多次热性惊厥发作.1998 年6 月-2004 年6 月我院儿科共诊治小儿热性惊厥128 例,其中56 例患儿复发,对复发的患儿我们采用了短程地西泮疗法.所有病例均做头颅CT,发现热性惊厥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内科常见心血管急症之一, 我院2000 年-2008 年接诊50 例, 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0 例,男32 例,女18 例,无器质性心脏病35 例,有器质性心脏病15 例.PSVT发作原因不明显,闲聊时、睡眠中、饮食、劳累、激动时均有发作,且为不定期的反复发作,发作时间持续长短不一,部分患者可自行终止.
作者:董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即刻牙种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例14个牙位骨种植技术区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间隙和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全部种植体上部结构采用烤瓷冠修复,修复后随访期1年~3年.结果 除1枚骨种植体于修复后6个月松动外,3年存活率为92.8%.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取得初期稳定性十分重要,对于种植体与所拔牙的骨壁之间的间隙及骨缺损部分,采用人工骨和可吸收生物膜引导新骨再生,填充间隙和缺损区,促进新骨形成,增加稳定性.即刻牙种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系用黄土汤(黄土、黄芪、生地黄、白及粉、生大黄、三七、阿胶等)治疗65例,与用西药治疗50例作疗效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为92.00%,2组间近期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黄土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和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
作者:郭建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尖锐湿疣患者采取电灼(A组)与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B组)治疗,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5.71%,B组总有效率为96.30%,2组疗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较单纯用电灼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尖锐湿疣及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李锦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