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患者换药伤口疼痛的护理

胡俊英;范腊梅

关键词:门诊患者, 伤口换药, 伤口疼痛, 组织生长, 外科门诊, 熟练掌握, 伤口处理, 清洁消毒, 坏死组织, 护理人员, 护理操作, 更换敷料, 跌打损伤, 引流物, 基本功, 换药室, 换药包, 痔瘘, 用药, 咬伤
摘要:外科门诊换药包括伤口处理及更换敷料,是对疮疡、跌打损伤、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病症进行伤口检查、清洁消毒、用药处理、去除引流物、包扎缝合等的护理操作.换药的目的主要是:①观察伤口;②去除坏死组织;③清洁创面;④引流通畅;⑤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换药是外科临床的一项基本功,是换药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的技术.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甲硝唑在复杂拔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甲硝唑局部封闭在复杂拔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难拔除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80例,2组均按照常规拔除牙齿,但试验组在拔牙后将地塞米松+甲硝唑混合封闭在拔牙槽周围.观察2组患者疼痛、肿胀、术后张口度和伤口情况.结果 试验组无1例发生干槽症;重度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对照组有43例发生干槽症;发生重度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分别为41例、43例、42例.结论 地塞米松+甲硝唑局部封闭对复杂牙拔除后的并发症预防有明显效果.

    作者:武雪萍;张新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疗程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治愈率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贾青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全程C反应蛋白在儿童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常规CRP]在儿童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以血常规、细菌培养和临床诊断为依据,将155例感染性疾病婴幼儿分为细菌感染组105例和病毒感染组50例,观察比较2组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各疾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结论 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是患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

    作者:王红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2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目前基层医院特殊条件下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8年2月7年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4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要首先诊断是否有实质和(或)空腔脏器的损伤,且腹部超声探查为基层医院特殊条件下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吕安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浅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尖肺患者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灌洗术后通过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症状明显改善,体质体力增强.X线或CT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减轻,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结论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疗效肯定,安全可行,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喜炎平加头孢唑啉钠治疗幼儿细菌性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对幼儿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幼儿细菌性肺炎患者10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加头孢唑啉钠,对照组只给予头孢唑啉钠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5.2%,对照组显效率为51.9%,2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喜炎平治疗幼儿细菌性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李锦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门诊导医的作用及管理探讨

    我院建院有50多年的历史,我院的导医台的雏形--门诊咨询服务台设置是在1996年,初的功能是简单的就医咨询.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导医台在医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那么导医台就是门诊的窗口,导医护士的形象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因此,对导医护士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就导医护士的作用、素质作如下综述.

    作者:敖燕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节育环异位膀胱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0岁.自诉反复下腹部不适3年,发作时下腹部隐痛不适,重体力劳动时症状明显,口服抗生素或中药汤剂后症状逐渐消失,每次发作持续3 d~5 d.患者于2011年8月在北大医院体检时B超及CT检查发现节育环异位膀胱后壁.患者于2008年放置节育环,3年曾2次在当地医院未能取出节育环,患者未做进一步治疗,此次手术时见子宫表面光滑,膀胱与子宫相邻处膀胱壁可触及一条状质硬物,沿表面纵行切开取出节育环,节育环位于膀胱肌层,节育环部分有锈斑.

    作者:张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采用同期对照法观察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与功能恢复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2010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18例,均于发病后2 h~3 d就诊.经头颅CT平扫、头部MRI检查确诊,符合脑血管病临床指南诊断标准.脑出血50例,脑梗死68例.1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59例,男34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岁.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作者:许灵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并加味治疗偏瘫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中配伍超大剂量黄芪对脑梗死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过祖国医学的辨证论证筛选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偏瘫患者4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大黄芪用量并加味,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1.8%,对照组治愈率为4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并加味治疗偏瘫疗效显著.

    作者:郄凤岐;郄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唑唻膦酸钠合并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效果分析

    我科2000年3月-2011年2月对48例骨转移癌应用唑唻膦酸钠合并放疗治疗,现将其效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龄2岁~75岁,中位年龄51岁.原发癌均有病理证实,其中肺癌24例,食管癌14例,宫颈癌5例,乳腺癌3例,大肠癌1例,肾癌1例.骨转移灶均有X线、CT、ECT、MRI明确诊断.全组病例均有顽固性骨痛,重度24例,中度19例,轻度5例.

    作者:司新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剖宫产126例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剖宫产手术指征掌握情况.方法 分析126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整理剖宫产手术因素.结果 剖宫产因素有:脐带异常28例,头盆不称21例,横位11例,妊娠高血压9例,产程异常7例,剖宫产史4例,胎盘异常5例,胎儿异常4例,其他并发症22例,其他15例(其中4例为高龄初产妇),占住院分娩的41.0%.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邢素平;马聪平;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针灸对不同证型的影响.方法 选取肠梗阻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大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保守治疗.7 d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治愈率较高,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保守治疗.

    作者:李建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经鼻内窥镜治疗脑脊液鼻漏

    目的 总结经鼻内窥镜下治疗脑脊液鼻漏的经验.方法 13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 13例中11例一次性修补成功,1例2个月后第2次修补,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成功率高,疗效好.

    作者:郭志俊;田小娟;房红娟;任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儿基础麻醉下改良臂丛阻滞探讨

    臂丛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阻滞麻醉之一,在临床上,特别在婴幼儿、老年患者麻醉中,良好的神经阻滞麻醉,既安全、又经济,且符合低碳节能的社会潮流.但臂丛阻滞存在操作难以规范,临床操作时没有明显的成功指征可以遵循,所以穿刺失败率往往比较高,直接影响实施.

    作者:石元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具有清除气道内蓄积的分泌物和防止外来异物进入人体的作用.儿童慢性咳嗽的定义是指咳嗽症状持续>4周,肺部无体征,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严重的全身疾病[1].长期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儿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本资料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儿童慢性咳嗽指南>来制定诊断程序[2].对10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巧玲;唐海生;赵丽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改之我见

    医改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改革,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其核心是钱的问题,涉及到蛋糕重新切割.医改要成功必须在所有的节点上进行努力,做到不过度治疗,不过度用药,尽可能地降低药品及耗材价格.笔者根据医改现状,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作者:陈清容;胡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压疮患者36例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甘露聚糖肽配合紫外光理疗及饮食调节全身营养支持等对压疮的疗效.方法 外用甘露聚糖肽配合小剂量紫外光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结果 治疗36例压疮患者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结论 使用甘露聚糖肽,配合小剂量紫外光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Ⅱ期压疮一般在7 d内愈合,面积较大者也在15 d内愈合,Ⅲ期压疮30 d内可以痊愈,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及家庭负担.

    作者:赵平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术期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腹腔镜治疗围术期肺炎的预防护理要点.方法 对70例重症胆管炎患者腹腔镜治疗围术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除2例术后3 d因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68例患者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未发生肺炎,缩短了病程,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对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并发肺炎的干预与护理能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病程.

    作者:李荣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针药结合在中风偏瘫恢复期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在中风偏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病例均采用针刺、中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痊愈20例,占47.62%;显效13例,占30.95%;好转6例,占14.29%;无效3例,占7.14%.结论 针刺、中药相结合的方法在中风偏瘫恢复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国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