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世平;臧芳芳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和2011年2年院前急救的所有病例在抢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936例病例中危重病例265例.经治疗治愈或好转919例,死亡17例.结论 对院前急救患者要进行反复评估,尽量减少院前和院内衔接时间,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死亡和致残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一种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是发现HIV感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年来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HIV普遍使用的方法.其在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影响因素,为消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HIV抗体检测水平,根据多年检测经验,本文就ELISA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军;李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及质量保障,建立放射治疗的检查频数.方法 对放疗设备立体定向设备的精度、摆位坐标框架的可读精度及刻度进行检查,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设备各部位的检查及性能控制,结合加速器EPID实时影像监测系统坐标效验靶点,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的大总不精确度可控制在±l mm以内.结论 通过治疗前、治疗中的靶点验证结合实时监测成像验证,可以大大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不足而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头晕、乏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缺乏,或对降糖药物认识不足,临床上用药不当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着种种用药误区.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及单药组(单用依那普利),每组各90例.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联合组显效54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3.3%;单药组显效21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70%,联合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药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单药组.结论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在检查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疾病方面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门诊检查的围绝经期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6例患者B超诊断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总体符合率为78.8%.水泡状胎块83.3%,流产72.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1.5%,子宫内膜增生总符合率为71.7%,子宫内膜息肉总符合率为75%,子宫黏膜下肌瘤总符合率为66.7%,子宫内膜炎总符合率为76.8%.结论 B超检查对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秦青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白内障是首位的致盲性眼病[1],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目前,大多数白内障手术在门诊批量开展,所以,手术中的护理安全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人员分工及具体工作部署,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B超或者CT检查发现肝内有局限性病灶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MRI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穿刺活检、手术病理以及随访情况,总共检出90个病灶,增强MRI的总检出率为88.9%(80/90),与平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的准确率为86.7%(78/90),与平扫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具有检出率高、安全性高、准确性好以及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安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查分析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90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采用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结果 本组290例,优258例,占88.96%;良30例,占10.34%;差2例,占0.7%,优良率为99.30%.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并发症:低血压4例,恶心呕吐6例,无全脊髓麻醉和呼吸抑制,无硬膜外血肿和神经损伤.结论 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既具有腰麻起效快、肌松及镇痛完善,又具硬膜外麻醉时可满足长时间手术需要的特点.
作者:赵良全;张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23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施行囊肿造口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手术施行顺利,术后5 d均痊愈出院.结论 前庭大腺囊肿若有手术指征者,可以考虑施行囊肿造口术,此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淑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县级医院妇产科炎症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方法 200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分为4种不同疾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对应组,即A、B、C、D组.通过非限制性抗感染药物和限制性抗感染药物新药的临床使用对比,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非限制性抗感染药物应用组4组疾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胎盘粘连98.00%,产后感染97.50%,泌尿系感染96.00%,盆腔炎95.50%;限制性抗感染药物应用组分别为99.00%,98.50%,97.00%,96.50%.结论 同种感染性妇科疾病使用国家非限制性抗感染药物来治疗,经济适用,价格合理,效果较好,安全性大.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甲硝唑局部封闭在复杂拔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难拔除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80例,2组均按照常规拔除牙齿,但试验组在拔牙后将地塞米松+甲硝唑混合封闭在拔牙槽周围.观察2组患者疼痛、肿胀、术后张口度和伤口情况.结果 试验组无1例发生干槽症;重度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对照组有43例发生干槽症;发生重度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分别为41例、43例、42例.结论 地塞米松+甲硝唑局部封闭对复杂牙拔除后的并发症预防有明显效果.
作者:武雪萍;张新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别从差错事故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预防差错事故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结果 只有对差错事故充分认识,才能规范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总结并分析差错的原因及提出对策,才能完善护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叶海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微波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96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8例,治疗组接受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微波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创面感染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微波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宫颈炎治愈率高,能够降低创面感染,促进创面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补液、纠酸、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对照组仅给病毒唑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尘肺病大容量肺灌洗术的术前心理护理.方法 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 d下午到病房与患者沟通及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询问患者有无特殊的要求,以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同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讲解手术的过程和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术前访视,针对性地解答患者疑问,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减轻焦虑情绪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系统的术前健康宣教和详细、具体的术前心理疏导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史恩桃;王建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在临床上的检测意义,探讨其与儿童佝偻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渗滤和全血干化学技术方法,检测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0岁~3岁婴幼儿1 137例骨碱性磷酸酶,对不同年龄BALP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血BALP与佝偻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BALP≤200 U/L 390例,占34.30%;225~250 U/L 522例,占45.91%;275 U/L 189例,占16.62%;≥300 U/L 36例,占3.17%.年龄越小,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小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是婴幼儿佝偻病早期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指标.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诊断和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近年来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但是这项检查需要医生和患者都暴露在X射线下,由于X线辐射能引起人体多部位损害,这就要求我们在行ERCP检查中,须做好操作医护人员的防护以及对受检者的辐射防护宣教.我院自2005年3月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对医生和患者采取了综合性防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彬;黄沛理;苏满玉;王志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临床科室送检病原菌培养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配套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共5 535份,阳性率为39.3%;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伤口分泌物;G-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55%,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及时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霞;张国伟;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2006年5月-10月收治的3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经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后,3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7例治愈,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保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