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分析与质量保障探讨

王秀芬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疗, 放疗设备, 摆位误差, 质量保障
摘要: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及质量保障,建立放射治疗的检查频数.方法 对放疗设备立体定向设备的精度、摆位坐标框架的可读精度及刻度进行检查,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设备各部位的检查及性能控制,结合加速器EPID实时影像监测系统坐标效验靶点,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的大总不精确度可控制在±l mm以内.结论 通过治疗前、治疗中的靶点验证结合实时监测成像验证,可以大大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及单药组(单用依那普利),每组各90例.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联合组显效54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3.3%;单药组显效21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70%,联合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药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单药组.结论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均高.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经济负担的第5位,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所致的慢性气道阻塞,通气受限的一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特征是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病情常缓慢进展,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作者:郭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39例图像分析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彩色超声显像技术不断升级和超声诊断医师临床经验的积累,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我院住院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早期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和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樊金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CHOP化疗方案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应用CHOP方案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3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CHOP方案治疗1~14个周期,其中3例配合放射治疗,观察1,3,5,10年生存率.结果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8.6%(24/35)、45.7%(16/35)、31.4%(11/35)、16.7%(4/24).分期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比较1,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HOP是目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好的治疗方案,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卫兵;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浅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尖肺患者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灌洗术后通过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症状明显改善,体质体力增强.X线或CT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减轻,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结论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疗效肯定,安全可行,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儿基础麻醉下改良臂丛阻滞探讨

    臂丛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阻滞麻醉之一,在临床上,特别在婴幼儿、老年患者麻醉中,良好的神经阻滞麻醉,既安全、又经济,且符合低碳节能的社会潮流.但臂丛阻滞存在操作难以规范,临床操作时没有明显的成功指征可以遵循,所以穿刺失败率往往比较高,直接影响实施.

    作者:石元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针药结合在中风偏瘫恢复期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在中风偏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病例均采用针刺、中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痊愈20例,占47.62%;显效13例,占30.95%;好转6例,占14.29%;无效3例,占7.14%.结论 针刺、中药相结合的方法在中风偏瘫恢复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国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病情分级,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 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准确的手术时机以及科学的术后处理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红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游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年轻妈妈的青睐,它不仅能提高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功能;新生儿经常游泳还能使心肌发达,心搏慢而有力;游泳还能提高宝宝耐寒和抗病能力,是促进人类智力发育及开启智商、情商的有效措施之一[1],临床应该积极推广.

    作者:王晓琼;杜满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设备比较简陋的条件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 在基层医院800只眼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防盲手术,观察术后1周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平均每台手术用时10 min左右.除11只眼出现后囊膜破裂外,其余789只眼(98.62%)均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785只眼(脱盲率为98.12%),0.1~0.4者14只眼,0.1以下1只眼.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效果好,时间短,并发症少,手术不受白内障核硬度限制,能使白内障患者早日复明,是基层医院白内障复明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临床科室送检病原菌培养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配套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共5 535份,阳性率为39.3%;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伤口分泌物;G-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55%,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及时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霞;张国伟;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分析与质量保障探讨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及质量保障,建立放射治疗的检查频数.方法 对放疗设备立体定向设备的精度、摆位坐标框架的可读精度及刻度进行检查,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设备各部位的检查及性能控制,结合加速器EPID实时影像监测系统坐标效验靶点,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的大总不精确度可控制在±l mm以内.结论 通过治疗前、治疗中的靶点验证结合实时监测成像验证,可以大大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并加味治疗偏瘫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中配伍超大剂量黄芪对脑梗死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过祖国医学的辨证论证筛选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偏瘫患者4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大黄芪用量并加味,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1.8%,对照组治愈率为4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并加味治疗偏瘫疗效显著.

    作者:郄凤岐;郄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剖宫产126例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剖宫产手术指征掌握情况.方法 分析126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整理剖宫产手术因素.结果 剖宫产因素有:脐带异常28例,头盆不称21例,横位11例,妊娠高血压9例,产程异常7例,剖宫产史4例,胎盘异常5例,胎儿异常4例,其他并发症22例,其他15例(其中4例为高龄初产妇),占住院分娩的41.0%.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邢素平;马聪平;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经鼻内窥镜治疗脑脊液鼻漏

    目的 总结经鼻内窥镜下治疗脑脊液鼻漏的经验.方法 13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 13例中11例一次性修补成功,1例2个月后第2次修补,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成功率高,疗效好.

    作者:郭志俊;田小娟;房红娟;任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眼结膜囊线虫3例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39岁,农民.主因:间断、反复左眼痒3+月就诊.患者每间隔4 d~6 d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突发眼痒1次,自行揉眼后好转,但几天后又再次出现眼痒.发病以来无眼红及眼部异常分泌物等症状,院外曾自行点滴眼液(药名不详),无效.家中养猪、狗各1只.裂隙灯下见:左眼下穹隆部约1 cm长的细丝状乳白色虫体快速蠕动,极似结膜皱壁.局部点1%地卡因2次,结膜麻醉后,检查发现虫体不见了,上下穹隆部仔细寻找亦未找到,无奈让患者先行回家.2周后再次就诊,此次滴1%地卡因麻醉,发现虫体后直接镊子夹出一条细丝状乳白色虫体约1 cm.随访3周再无阵发眼痒发生.

    作者:姚慧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ELISA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一种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是发现HIV感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年来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HIV普遍使用的方法.其在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影响因素,为消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HIV抗体检测水平,根据多年检测经验,本文就ELISA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军;李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冠心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血糖监测.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49%存在糖代谢异常.结论 应加强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尤其是餐后血糖监测.

    作者:侯相慧;郎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2006年5月-10月收治的3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经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后,3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7例治愈,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保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12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3月-2010年9月在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26例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固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 d~6 d,平均(2.9±0.7)d.有121例患者好转出院,5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脱机后24 h与上机前比较,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气分析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可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氧情况,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呼定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