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娟
急性心肌梗死(AMT)为内科常见急症,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降低AMI的病死率关键在于对患者的严密监护和及时有效地防治各种并发症,护理是否得当十分重要,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早症状:AMI患者多数是突然发生,疼痛部位性质及放射区域与心绞痛相似,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静息时.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烦躁不安,出冷汗,恐惧或有濒死感.部分典型者可无放射痛,少数可出现无痛性AMI,开始就呈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作者:阴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 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加强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明显改观.
作者:沈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血糖监测.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49%存在糖代谢异常.结论 应加强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尤其是餐后血糖监测.
作者:侯相慧;郎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目前基层医院特殊条件下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8年2月7年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4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要首先诊断是否有实质和(或)空腔脏器的损伤,且腹部超声探查为基层医院特殊条件下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吕安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23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施行囊肿造口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手术施行顺利,术后5 d均痊愈出院.结论 前庭大腺囊肿若有手术指征者,可以考虑施行囊肿造口术,此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淑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县级医院妇产科炎症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方法 200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分为4种不同疾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对应组,即A、B、C、D组.通过非限制性抗感染药物和限制性抗感染药物新药的临床使用对比,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非限制性抗感染药物应用组4组疾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胎盘粘连98.00%,产后感染97.50%,泌尿系感染96.00%,盆腔炎95.50%;限制性抗感染药物应用组分别为99.00%,98.50%,97.00%,96.50%.结论 同种感染性妇科疾病使用国家非限制性抗感染药物来治疗,经济适用,价格合理,效果较好,安全性大.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甘露聚糖肽配合紫外光理疗及饮食调节全身营养支持等对压疮的疗效.方法 外用甘露聚糖肽配合小剂量紫外光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结果 治疗36例压疮患者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结论 使用甘露聚糖肽,配合小剂量紫外光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Ⅱ期压疮一般在7 d内愈合,面积较大者也在15 d内愈合,Ⅲ期压疮30 d内可以痊愈,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及家庭负担.
作者:赵平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合理的饮食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确诊的GDM孕妇1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0月确诊的GDM孕妇9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经饮食指导后,血糖控制良好,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饮食指导可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彭翠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病情分级,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 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准确的手术时机以及科学的术后处理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红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孕妇82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孕妇82例作为对照,观察2组分娩情况及围生儿情况.结果 羊水过少组中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一经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严密观察产程,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显著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刘瑞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辨证治疗与芩连煎灌肠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六君子汤辨证加减内服及自拟芩连煎灌肠治疗40例(中医组),与西医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西医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7.5%,西医组总有效率为45.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六君子汤内服加芩连煎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郭耀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在临床上的检测意义,探讨其与儿童佝偻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渗滤和全血干化学技术方法,检测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0岁~3岁婴幼儿1 137例骨碱性磷酸酶,对不同年龄BALP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血BALP与佝偻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BALP≤200 U/L 390例,占34.30%;225~250 U/L 522例,占45.91%;275 U/L 189例,占16.62%;≥300 U/L 36例,占3.17%.年龄越小,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小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是婴幼儿佝偻病早期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指标.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中配伍超大剂量黄芪对脑梗死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过祖国医学的辨证论证筛选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偏瘫患者4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大黄芪用量并加味,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1.8%,对照组治愈率为4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并加味治疗偏瘫疗效显著.
作者:郄凤岐;郄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经鼻内窥镜下治疗脑脊液鼻漏的经验.方法 13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 13例中11例一次性修补成功,1例2个月后第2次修补,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成功率高,疗效好.
作者:郭志俊;田小娟;房红娟;任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手术指征掌握情况.方法 分析126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整理剖宫产手术因素.结果 剖宫产因素有:脐带异常28例,头盆不称21例,横位11例,妊娠高血压9例,产程异常7例,剖宫产史4例,胎盘异常5例,胎儿异常4例,其他并发症22例,其他15例(其中4例为高龄初产妇),占住院分娩的41.0%.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邢素平;马聪平;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细辛脑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化痰、镇咳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观察2组症状、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52.9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在咳嗽、气促等症状改善时间和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细辛脑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地缓解患儿的咳嗽、气促,促进肺部啰音吸收,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孟雁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别从差错事故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预防差错事故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结果 只有对差错事故充分认识,才能规范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总结并分析差错的原因及提出对策,才能完善护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叶海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B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B超诊断情况.结果 65例术前B超诊断与术后临床诊断相吻合,检出率为95.6%.结论 B超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累及全身的慢性炎症性肺疾病,其为一种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的气道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长期预后不佳,以进行性肺功能下降和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尤其以北方地区多见,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安焕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采用同期对照法观察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与功能恢复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2010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18例,均于发病后2 h~3 d就诊.经头颅CT平扫、头部MRI检查确诊,符合脑血管病临床指南诊断标准.脑出血50例,脑梗死68例.1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59例,男34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岁.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作者:许灵花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