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媛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诊断, B超, 胆总管扩张
摘要:目的 探讨B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B超诊断情况.结果 65例术前B超诊断与术后临床诊断相吻合,检出率为95.6%.结论 B超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地尔硫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有显著性差异;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0%,有显著性差异.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副作用发生率低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茹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23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施行囊肿造口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手术施行顺利,术后5 d均痊愈出院.结论 前庭大腺囊肿若有手术指征者,可以考虑施行囊肿造口术,此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淑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改之我见

    医改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改革,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其核心是钱的问题,涉及到蛋糕重新切割.医改要成功必须在所有的节点上进行努力,做到不过度治疗,不过度用药,尽可能地降低药品及耗材价格.笔者根据医改现状,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作者:陈清容;胡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ELISA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一种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是发现HIV感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年来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HIV普遍使用的方法.其在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影响因素,为消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HIV抗体检测水平,根据多年检测经验,本文就ELISA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军;李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节育环异位膀胱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0岁.自诉反复下腹部不适3年,发作时下腹部隐痛不适,重体力劳动时症状明显,口服抗生素或中药汤剂后症状逐渐消失,每次发作持续3 d~5 d.患者于2011年8月在北大医院体检时B超及CT检查发现节育环异位膀胱后壁.患者于2008年放置节育环,3年曾2次在当地医院未能取出节育环,患者未做进一步治疗,此次手术时见子宫表面光滑,膀胱与子宫相邻处膀胱壁可触及一条状质硬物,沿表面纵行切开取出节育环,节育环位于膀胱肌层,节育环部分有锈斑.

    作者:张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T)为内科常见急症,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降低AMI的病死率关键在于对患者的严密监护和及时有效地防治各种并发症,护理是否得当十分重要,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早症状:AMI患者多数是突然发生,疼痛部位性质及放射区域与心绞痛相似,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静息时.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烦躁不安,出冷汗,恐惧或有濒死感.部分典型者可无放射痛,少数可出现无痛性AMI,开始就呈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作者:阴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分析与质量保障探讨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及质量保障,建立放射治疗的检查频数.方法 对放疗设备立体定向设备的精度、摆位坐标框架的可读精度及刻度进行检查,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设备各部位的检查及性能控制,结合加速器EPID实时影像监测系统坐标效验靶点,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的大总不精确度可控制在±l mm以内.结论 通过治疗前、治疗中的靶点验证结合实时监测成像验证,可以大大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盐酸地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因安全、简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其在降低出生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未产妇因各种原因做人工流产术者增加,其宫颈管紧窄,影响手术操作,易发生并发症,大部分患者疼痛较重,有的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且影响手术操作及效果.我院采用盐酸地卡因胶浆(5 g∶0.05 g,西安利君制药)行宫颈子宫内膜表面麻醉以扩张宫颈,减轻患者痛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经鼻内窥镜治疗脑脊液鼻漏

    目的 总结经鼻内窥镜下治疗脑脊液鼻漏的经验.方法 13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 13例中11例一次性修补成功,1例2个月后第2次修补,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成功率高,疗效好.

    作者:郭志俊;田小娟;房红娟;任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影响院前救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和2011年2年院前急救的所有病例在抢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936例病例中危重病例265例.经治疗治愈或好转919例,死亡17例.结论 对院前急救患者要进行反复评估,尽量减少院前和院内衔接时间,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死亡和致残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手足口病141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1].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或流行[2].我院2010年收治手足口病14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红梅;杨辉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冠心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血糖监测.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49%存在糖代谢异常.结论 应加强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尤其是餐后血糖监测.

    作者:侯相慧;郎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针灸对不同证型的影响.方法 选取肠梗阻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大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保守治疗.7 d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治愈率较高,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保守治疗.

    作者:李建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压疮患者60例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压疮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6月对干预组30例压疮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分别采取为患者擦身,加用气垫床,改善全身情况,用消毒、消炎药定期涂擦创面等方法治疗压疮;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压疮痊愈28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压疮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动态增强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B超或者CT检查发现肝内有局限性病灶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MRI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穿刺活检、手术病理以及随访情况,总共检出90个病灶,增强MRI的总检出率为88.9%(80/90),与平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的准确率为86.7%(78/90),与平扫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具有检出率高、安全性高、准确性好以及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安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门诊批量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

    白内障是首位的致盲性眼病[1],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目前,大多数白内障手术在门诊批量开展,所以,手术中的护理安全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人员分工及具体工作部署,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细辛脑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细辛脑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化痰、镇咳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观察2组症状、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52.9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在咳嗽、气促等症状改善时间和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细辛脑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地缓解患儿的咳嗽、气促,促进肺部啰音吸收,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孟雁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2006年5月-10月收治的3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经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后,3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7例治愈,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保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口腔颌面部创伤19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诊治.方法 根据198例口腔颌面部患者的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19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口腔颌面部损伤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治疗效果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急救时机以及合理科学的诊治方法.

    作者:郝年珍;孙睿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抗体P504s Ki-6734βE1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504s、Ki-67、34βE12抗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及前列腺腺癌(PA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BPH和HGPIN和PAC病理标本各30例,按常规方法石蜡包埋制作蜡块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及P504s抗体、Ki-67抗体、34βE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P504s的阳性表达率在PAC组织中明显高于HGPIN及BPH组织.Ki-67表达阳性率及增殖指数在PAC组织中明显高于HGPIN及BPH,且随着Gleason分级增高其增殖指数存在增高的趋势.34βE12表达在良性前列腺增生、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中基底膜表达阳性,在前列腺恶性瘤中无基底膜表达.结论 P504s、Ki-67及34βE12在不同病变中表达不同,可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淑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