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恩桃;王建慧
目的 探讨细辛脑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化痰、镇咳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观察2组症状、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52.9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在咳嗽、气促等症状改善时间和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细辛脑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地缓解患儿的咳嗽、气促,促进肺部啰音吸收,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孟雁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分娩时机选择及对母儿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 对我院1年来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2例,子痫前期:轻度18例,重度16例;子痫4例.产妇全部存活,剖宫产率为60%,新生儿窒息率为15%,围生儿病死率为5%,胎儿生长受限40%.结论 早期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能够有效降低该病发病率,改善母婴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关庆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P504s、Ki-67、34βE12抗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及前列腺腺癌(PA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BPH和HGPIN和PAC病理标本各30例,按常规方法石蜡包埋制作蜡块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及P504s抗体、Ki-67抗体、34βE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P504s的阳性表达率在PAC组织中明显高于HGPIN及BPH组织.Ki-67表达阳性率及增殖指数在PAC组织中明显高于HGPIN及BPH,且随着Gleason分级增高其增殖指数存在增高的趋势.34βE12表达在良性前列腺增生、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中基底膜表达阳性,在前列腺恶性瘤中无基底膜表达.结论 P504s、Ki-67及34βE12在不同病变中表达不同,可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淑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医改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改革,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其核心是钱的问题,涉及到蛋糕重新切割.医改要成功必须在所有的节点上进行努力,做到不过度治疗,不过度用药,尽可能地降低药品及耗材价格.笔者根据医改现状,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作者:陈清容;胡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我市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为科学制定今后儿童乳牙防龋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调查晋城市2所市直幼儿园1 799人龋齿患病情况.结果 晋城市2所市直幼儿园儿童患龋均率为45%,龋均为1.33,龋失补牙数2 059.结论 加强对教师和家长及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对学龄前儿童龋齿进行早期预防性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雷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压疮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6月对干预组30例压疮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分别采取为患者擦身,加用气垫床,改善全身情况,用消毒、消炎药定期涂擦创面等方法治疗压疮;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压疮痊愈28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压疮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具有清除气道内蓄积的分泌物和防止外来异物进入人体的作用.儿童慢性咳嗽的定义是指咳嗽症状持续>4周,肺部无体征,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严重的全身疾病[1].长期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儿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本资料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儿童慢性咳嗽指南>来制定诊断程序[2].对10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巧玲;唐海生;赵丽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血糖监测.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49%存在糖代谢异常.结论 应加强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尤其是餐后血糖监测.
作者:侯相慧;郎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改良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行剖宫产566例产妇分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法60例,及改良式剖宫产506例.对两种手术方式在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下段剖宫产法(下段组)手术时间为(45.17±7.18)min,改良式剖宫产(改良组)手术时间为(30.14±5.73)min;出血量:下段组约为(225.61±30.81)mL,改良组约为(343.50±45.83)mL;术后排气时间:下段组(17.8±3.6) h,改良组(46.5±9.1) h,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式剖宫产改良法符合人体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粘连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郭优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微波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96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8例,治疗组接受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微波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创面感染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微波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宫颈炎治愈率高,能够降低创面感染,促进创面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十分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腹痛或不适,有排便紊乱的特点[1],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症状.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2],一般认为其是多因素的生理、心理性疾病.根据临床特点分为IBS合并便秘型(IBS-C)、IBS合并腹泻型(IBS-D)、混合型(IBS-M);药物治疗有肠容积性药物、平滑肌松弛剂、促动力药物和影响精神药物[3],但疗效均不理想.我科在2010年6月-2011年10月应用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近几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手术技术的进步,麻醉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手术指征扩大,致使剖宫产率增高,剖宫产术中,头先露胎儿胎头娩出是关键步骤,术中出头困难可造成子宫切口撕裂、新生儿窒息、损伤等不良后果,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并发症及预后.本文旨在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从而大限度地减少出头困难和胎头娩出时间过长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
作者:马玉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临床科室送检病原菌培养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配套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共5 535份,阳性率为39.3%;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伤口分泌物;G-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55%,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及时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霞;张国伟;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在检查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疾病方面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门诊检查的围绝经期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6例患者B超诊断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总体符合率为78.8%.水泡状胎块83.3%,流产72.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1.5%,子宫内膜增生总符合率为71.7%,子宫内膜息肉总符合率为75%,子宫黏膜下肌瘤总符合率为66.7%,子宫内膜炎总符合率为76.8%.结论 B超检查对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秦青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成因和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压疮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接收压疮20例,其中骶尾部压疮50%,髋部30%,其他部位20%.高龄、危重及合并症患者为高危人群.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严格交接班,针对高危人群、重点部位、重点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李焕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及质量保障,建立放射治疗的检查频数.方法 对放疗设备立体定向设备的精度、摆位坐标框架的可读精度及刻度进行检查,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设备各部位的检查及性能控制,结合加速器EPID实时影像监测系统坐标效验靶点,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的大总不精确度可控制在±l mm以内.结论 通过治疗前、治疗中的靶点验证结合实时监测成像验证,可以大大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不足而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头晕、乏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缺乏,或对降糖药物认识不足,临床上用药不当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着种种用药误区.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 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加强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明显改观.
作者:沈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内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4周内未服用过抑酸药、促进胃肠动力药物、黏膜保护剂及非甾体类药物,所有患者均给予酸抑制和促胃动力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和莫沙必利5 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尼替丁150 mg/次,2次/d和莫沙必利5 mg/次,3次/ d,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组不良反应感觉轻微,临床治疗后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过程中,选用奥美拉唑可以取得较雷尼替丁更好的效果.
作者:张引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①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首剂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快速静脉推注,继续以40 mg/次,每12 h 1次静脉滴注,持续72 h.②防止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及阿司匹林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大出血的发生:每次40 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 经治疗1 d~3 d,出血停止32例(占88.9%),继续出血4例(占11.1%),继续治疗7 d后未再出血;再次出血者1例(占2.8%).结论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可显著降低各种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预防并发应急性溃疡出血有效率明显高于H2受体拮抗剂(H2RA)并且疗效确切.
作者:侯月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