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优俊
医改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改革,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其核心是钱的问题,涉及到蛋糕重新切割.医改要成功必须在所有的节点上进行努力,做到不过度治疗,不过度用药,尽可能地降低药品及耗材价格.笔者根据医改现状,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作者:陈清容;胡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别从差错事故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预防差错事故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结果 只有对差错事故充分认识,才能规范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总结并分析差错的原因及提出对策,才能完善护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叶海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均高.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经济负担的第5位,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所致的慢性气道阻塞,通气受限的一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特征是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病情常缓慢进展,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作者:郭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内镜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4周内未服用过抑酸药、促进胃肠动力药物、黏膜保护剂及非甾体类药物,所有患者均给予酸抑制和促胃动力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和莫沙必利5 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尼替丁150 mg/次,2次/d和莫沙必利5 mg/次,3次/ d,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组不良反应感觉轻微,临床治疗后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过程中,选用奥美拉唑可以取得较雷尼替丁更好的效果.
作者:张引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臂丛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阻滞麻醉之一,在临床上,特别在婴幼儿、老年患者麻醉中,良好的神经阻滞麻醉,既安全、又经济,且符合低碳节能的社会潮流.但臂丛阻滞存在操作难以规范,临床操作时没有明显的成功指征可以遵循,所以穿刺失败率往往比较高,直接影响实施.
作者:石元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甘露聚糖肽配合紫外光理疗及饮食调节全身营养支持等对压疮的疗效.方法 外用甘露聚糖肽配合小剂量紫外光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结果 治疗36例压疮患者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结论 使用甘露聚糖肽,配合小剂量紫外光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Ⅱ期压疮一般在7 d内愈合,面积较大者也在15 d内愈合,Ⅲ期压疮30 d内可以痊愈,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及家庭负担.
作者:赵平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及质量保障,建立放射治疗的检查频数.方法 对放疗设备立体定向设备的精度、摆位坐标框架的可读精度及刻度进行检查,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设备各部位的检查及性能控制,结合加速器EPID实时影像监测系统坐标效验靶点,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的大总不精确度可控制在±l mm以内.结论 通过治疗前、治疗中的靶点验证结合实时监测成像验证,可以大大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采用同期对照法观察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与功能恢复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2010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18例,均于发病后2 h~3 d就诊.经头颅CT平扫、头部MRI检查确诊,符合脑血管病临床指南诊断标准.脑出血50例,脑梗死68例.1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59例,男34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岁.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作者:许灵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 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加强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明显改观.
作者:沈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发生率为2.7%~3.85%.胎儿窘迫分为急性胎儿窘迫和慢性胎儿窘迫,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慢性胎儿窘迫常发生在妊娠晚期,慢性胎儿窘迫在临产后往往表现为急性胎儿窘迫[1].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育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生育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生育健康的宝宝已被每个家庭所重视和渴望的.现将47例胎儿窘迫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作者:师美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目前基层医院特殊条件下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8年2月7年间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4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要首先诊断是否有实质和(或)空腔脏器的损伤,且腹部超声探查为基层医院特殊条件下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吕安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和2011年2年院前急救的所有病例在抢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936例病例中危重病例265例.经治疗治愈或好转919例,死亡17例.结论 对院前急救患者要进行反复评估,尽量减少院前和院内衔接时间,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死亡和致残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辨证治疗与芩连煎灌肠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六君子汤辨证加减内服及自拟芩连煎灌肠治疗40例(中医组),与西医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西医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7.5%,西医组总有效率为45.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六君子汤内服加芩连煎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郭耀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尘肺病大容量肺灌洗术的术前心理护理.方法 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 d下午到病房与患者沟通及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询问患者有无特殊的要求,以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同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讲解手术的过程和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术前访视,针对性地解答患者疑问,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减轻焦虑情绪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系统的术前健康宣教和详细、具体的术前心理疏导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史恩桃;王建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23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施行囊肿造口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手术施行顺利,术后5 d均痊愈出院.结论 前庭大腺囊肿若有手术指征者,可以考虑施行囊肿造口术,此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淑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6年5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7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急救护理后病情逐渐好转且稳定,抢救成功率为91.6%.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心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病情分级,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 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准确的手术时机以及科学的术后处理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红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①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首剂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快速静脉推注,继续以40 mg/次,每12 h 1次静脉滴注,持续72 h.②防止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及阿司匹林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大出血的发生:每次40 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 经治疗1 d~3 d,出血停止32例(占88.9%),继续出血4例(占11.1%),继续治疗7 d后未再出血;再次出血者1例(占2.8%).结论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可显著降低各种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预防并发应急性溃疡出血有效率明显高于H2受体拮抗剂(H2RA)并且疗效确切.
作者:侯月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成因和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压疮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接收压疮20例,其中骶尾部压疮50%,髋部30%,其他部位20%.高龄、危重及合并症患者为高危人群.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严格交接班,针对高危人群、重点部位、重点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李焕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碘对比剂是常见的医疗用药之一,主要用于产生组织的X线密度差别以提高病灶的显示率.碘对比剂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1],我院CT增强扫描通常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如优维显、欧乃派克、碘海醇等.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结构上去除了羧基和阳离子,使对静脉和蛛网膜下腔的毒性显著降低,并且由阳离子高渗引起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现将我科近3年来对比剂在CT增强扫描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令狐世平;臧芳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