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青;唐娜;景福琴;孙聪北
目的 探讨适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期达到佳疗效.方法 通过对9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护理干预,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时,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做好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98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苏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环境管理与工作人员安全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控制污染扩散,保护院内及科内的环境,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高环境质量.结果 通过加强教育,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了防范意识,控制了污染扩散,有效地保护了自己.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污染,是形成院内感染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供应室人员的安全隐患.所以,保护供应室环境,防止污染扩大,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保护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的需要.
作者:张华;侯珍珍;吕艳;武菊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技术在压疮(主要是深度压疮)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5例压疮患者应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5例患者经过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4例又经植皮治疗或骶尾部轴形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自体皮植皮术或皮瓣修复术对治疗难愈性压疮有较好的疗效,而有效、及时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俊青;唐娜;景福琴;孙聪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是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在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措施后,虽然自主血压恢复,但仍有数小时的昏迷,并常伴有数天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原因为再灌注损伤所致.这类患者可完全恢复,复苏后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证,现将我院ICU成功救治1例心肺复苏后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方全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发病季节多在9月-12月,故亦称为秋季腹泻,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儿童在5岁以前都受到过轮状病毒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11亿~1.35亿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导致65万名婴儿死亡.在我国,每年也约有1 8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死亡3万~4万例.
作者:严绮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2混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12混合液含漱,每天6次,每次10~15 mL;对照组采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每天6次,每次10~15 mL,2组均1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维生素B12混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确切,经济实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惠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11例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早采取心理疏导和护理.结果 11例患者均能正确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截肢患者的疾病预后,影响患者面对生活的态度,其关键是及早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胡跃芬;吴端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科护士长是三级护理管理系统中的中间层,是护理部和科室之间的桥梁及纽带,在护理质量控制和专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科护士长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所管辖病区的护理质量和团队精神,甚至影响到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笔者2009年8月开始担任科护士长,通过1年的临床实践并结合医院2次高中层干部的培训,认为科护士长工作可以运用鱼骨图或SWOT的方法 ,即对管辖病区进行分析,抓住每个科室的重点、特点、弱点和难点;明确角色,顾全大局;爱护人才,善用人才;科学决策,正确引导;落实制度,促进协调;深入临床,掌握第一手资料,做护士的贴心人、知心人;着眼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作者:王雪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药物、运动、预防并发症及出院等指导.结果 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较好,遵医行为提高.结论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韦明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其工作特点:业务面广,技术性强,洁净要求高.目前,多数手术室的现状是手术难度高,量大,人员短缺,因此,做好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使其能尽快具备单独操作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1].2006年-2009年我科共分配10名新护士,其中5名由笔者带教.通过一对一的带教,系统的培训,并经科室考评组考核,平均在12周左右顺利完成了各项培训,具备了单独上岗的能力.现就新上岗护士的带教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碧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意外伤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寻求出佳救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意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护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院前死亡3例,急诊住院手术77例,急诊观察15例,门诊随诊观察13例.结论 意外伤的现场救治,特别是危重患者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是抢救生命的基本前提,成立救护小组、对成批伤员进行早期分类、分别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李翠华;陈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清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 将清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手术器械多是重复使用,术后清洗效果是否达到要求,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灭菌的质量,美国每年有1 500万例次由于器械清洗消毒不当而引起医院感染[1].按照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使用后的器械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采用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四步骤进行清洗,严格把握清洗的质量,清洗后的器械采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法进行检测.我们比较了检测合格与不合格物品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结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松梅;王怀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马铃薯片外敷加艾灸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加照神灯,治疗组用马铃薯片外敷加艾灸.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静脉输液外渗用马铃薯片外敷加艾灸,可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用药要求.
作者:谭集凤;王路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寻求预防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方法,为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09年3月-8月一家二级医院手术室的8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量表回收后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86名护士常见的锐器伤是缝针在传递时,刺伤率达72.1%.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护士锐器伤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有效地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张红英;李小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创伤患者病情急、危重、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护理,病情会急剧加重转化为不可逆阶段而死亡.运送创伤患者是救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而且对后续治疗也有很大影响.2009年1月-12月我院共运送严重创伤患者12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7例患者全部为创伤所致,其中车祸72例,坠落伤33例,电击伤8例,墙壁倒塌砸伤14例.运送过程中有4例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经过及时心脏复苏,2例复苏成功,2例抢救失败死亡,其余患者均迅速安全送入病房.
作者:纪莉莉;徐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护理的新观点.方法 长期跟踪、择时护理,指导患者择时监测血压,择时服药,择时饮食,择时心身休息.结果 252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达到正常或理想水平,且长期保持稳定状态.结论 择时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值、体重指数,减轻心理抑郁情绪,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患者基础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现就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做如下探讨. 1 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 1.1 药物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①大输液的质量.原料污染或生产过程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极易出现质量问题.近几年随着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实施力度加大,输液一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大输液,特别是含糖的输液,在上述情况下极易变质.②热原叠加.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比较多,各药的致热物质叠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原反应.
作者:苏清;王淑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营养输注泵进行肠内营养的疗效,降低患者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将60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用营养输注泵泵入15~50 mL/h;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调节滴速为30滴/min,24 h更换1次输液器.均采用恒温器加热及温开水冲管,比较2组鼻饲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呛咳、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营养输注泵滴入营养液可降低鼻饲所致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
作者:冯爱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感染性疾病科是医院内一个专门诊疗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特定的留观场所,它所收治的患者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在此场所从事诊疗、护理的医务人员均为易感的高危人群.因此,如何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成为医疗界所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作者:朱爱芳;邓雪珍;王雪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 通过术后回访,术后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患者的并发症减轻,病程缩短.结论 围术期系统的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晶冰;徐秀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