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巧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增生性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类少见的、病死率很高的疾病,于1979年首先由Risdall等报道[1],是以发热、肝脾大和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相似,易造成误诊,且因其发病年龄较小,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故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5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作者:蒲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麻醉技术的提高,剖宫产手术技术不断完善及剖宫产指征的改变,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术中取头困难随之增加.为解决剖宫产手术中取头困难(手术者手取胎头1 min未娩出者),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产钳助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秋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亚甲炎)是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1],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甲状腺疾病,可在数周或数月内自然消退.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因对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缺乏认识,常易误、漏诊.21)04年1月-2009年1月我科诊治了初诊时误诊为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甲亢、桥本甲状腺炎、心肌炎等疾病的15例亚甲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锦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体外照射、体外照射配合腔内镭疗、体外照射配合192Ir高剂量率腔内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 对1986年-1997年我院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463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1%,47.1%,36.2%,25.7%.Ⅱ期、Ⅲ期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0.4%,28.8%和37.1%,26.4%.三种治疗方法比较3,5,10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存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下降.镭内照射加外照射优于192Ir高剂量率内照射加外照射和单纯外照射.
作者:蔡丽平;张国斌;刘宽荣;王新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我科于2002年2月-2008年8月期间,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加压螺丝钉、钢丝、克氏针做有限的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1/3开放性骨折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团;李华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协同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将经病理确诊的中、晚期食管癌90例随机分为2组(单放组和化放组),每组45例,放疗均采用6 MVX线外照射,单放组常规分割治疗2 Gy/次,5次/周,全疗程总剂量70 Gy;化放组放疗前2/3疗程常规放疗2 Gy/次,5次/周,共40 Gy,后1/3疗程改用加速超分割治疗,1.5 Gy/次,2次/d,间隔6 h以上,全疗程总剂量70 Gy,前程配合DF方案化疗,治疗结束后,按照食管癌诊治规范标准,比较2组疗效及1,3年生存率.结果 单放组CR 44%,PR 51%,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28%,化放组CR为51%,PR 57%,1,3年生存率分别为74%,53%,经统计学处理两者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毒副作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DF增敏化疗能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1,3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暴宛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罗格列酮、诺和灵30R联合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继发性失效的T2DM患者,停用磺脲类药物及二甲双胍改用罗格列酮、诺和灵30R控制血糖.结果 罗格列酮、诺和灵30R可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血糖降至理想水平.结论 继发性失效的T2DM患者选择罗格列酮、诺和灵30R联合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将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降至理想水平,部分惠者治疗一段时间后胰岛功能相对恢复.
作者:裴雁璐;陈天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05年2月~2008年8月收住的58例62足跟骨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骨折类型按Sanders分型,ⅡA型5例,ⅡB型8例,ⅢA型8例,ⅢB型15例,ⅢC型19例,Ⅳ型3例.58例病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钢板内固定或克氏针螺钉固定,有骨缺损者自体植骨.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2个月部分负重,3个月完全负重.结果 58例患者获得9个月~32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良率83.87%.2例皮瓣坏死内固定拆除,2例出现距下关节慢性疼痛,明显影响行走.结论 手术是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稳定的内固定,适当的手术时机及合理的固定方式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舒军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1998年9月-2008年8月我院对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观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吴凤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0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2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突发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加重13例,晕厥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三联征的患者1例,长期卧床5例,化验D-二聚体>500μg/L 20例,心电图异常5例,螺旋CT肺动脉扫描异常2例,肺通气/灌注异常3倒,接受溶栓治疗9例.治愈12例,好转6例,症状无改善2例.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与长期卧床、肿瘤、手术创伤等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心电图X线胸片等常规检查不具特异性,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肺部螺旋CT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如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信息.方法 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47份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方式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47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ADR的临床表现多以皮疹为主,其次为胸闷、头痛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医院对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应常抓不懈,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谢佳军;杨晓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调脂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在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及健康教育基础上,行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的同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12周时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12周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TC、TG、LDL-C均有下降,HDL-C升高,且12周与4周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为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调脂的理想药物选择.
作者:邵勇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时面神经麻痹的影响.方法 对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针灸、理疗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眼睛护理、局部护理、饮食护理、自我按摩等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面神经麻痹的治愈率,缩短了病程.结论 针灸及药物治疗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手段,而针对患者的个性特点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缩短病程,充分体现了护理干预对面神经麻痹康复的重要性.
作者:王艳红;董福梅;赵翠花;金艳霞;刘喜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20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迭拉奉组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结果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比较,依达拉奉组治疗前为(20_2±10.3)分,治疗后为(10.6±5.1)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前为(19.8±5.1)分,治疗后为(15.6±4.4)分,治疗前后无明显下降.治疗后依达拉奉组NDS减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庾长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本文报告3例胆囊结石手术中发现胆囊癌病例,复习总结原发性胆囊癌有关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强调重视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的术前排查,警惕胆囊癌变的存在,为实施手术治疗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作者:张伟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1],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每一位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无痛人流手术不仅降低了人口出生率,而且克服了人流手术后引起的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弊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姜红芳;张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手术指征及预防措施以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等.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产时监护,减少产程干预,严格防治产科并发症,及时有效控制大出血,可有效降低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作者:梁续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床边摄影为使用呼吸机、复合性创伤、术后、婴幼患儿等不宜搬动的危重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日常摄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CR即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它将模拟的影像信息转变为数字化影像信息,图像清晰度大幅提高,CR系统应用于床边摄影,为临床提供了质量更好的床边影像学资料.现就我们采用CR系统进行床边摄影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月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减少COPD合并气胸误诊率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确诊为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22例误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经胸腔穿刺排气治愈,9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1例死亡.结论 对出现病情变化的COPD患者应认真体检,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从而降低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误诊率.
作者:文小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自20世纪30年代后,肺炎支原体已逐渐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随着实验室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也证实了MP(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现将3例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肺外表现而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乌君淑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