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斌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原因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5例新生儿肺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 新生儿肺出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围生期窒息缺氧、低体温、酸中毒等有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早发现、早应用机械通气,预后好.结论 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早产;对不可避免的早产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生后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熟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方法,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严重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是防止新生儿肺出血发生的关键.
作者:林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肺炎链球菌存在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
作者:朱兆生;姚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臂丛神经阻滞是锁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操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由于定位的偏差性及操作的盲探性,神经阻滞不全或麻醉穿刺失败时有发生.
作者:刘敏;芦智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论纳洛酮联合非那根对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眩晕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加用非那根,治疗3 d后比较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结论 纳洛酮联合非那根治疗眩晕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建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R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双手及双腕关节正位DR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骨质疏松10例,骨质破坏8例,关节软骨下囊性变6例,关节间隙狭窄7例.结论 数字化摄影图像清晰,能利用丰富的软件功能进行后处理,较普通摄片有明显的优越性,DR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开平;樊孝煌;许克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治疗DG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1例确诊为DG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莫沙必利治疗组58例,与多潘立酮治疗组43例进行比较,并采用实时B超测定Egt1/2.结果 莫沙必利治疗DG总有效率及对便秘的疗效均高于多潘立酮(P<0.05或P<0.01),2组治疗后Egt1/2均明显缩短(P均<0.001),但莫沙必利组对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显著优于多潘立酮(P<0.001).结论 莫沙必利是治疗DG尤其是伴有便秘者的较好药物.
作者:羊祝奇;叶炳华;周正斌;李爱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关节炎.
作者:陈书萍;张跃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间完成的26例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耗时70 min~19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30~10 ml,平均20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8 h~30 h.术后随访4个月~6个月,平均5.2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且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熟悉腹膜后间隙及输尿管解剖、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永刚;蔡高飞;刘剑;武国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
作者:张正海;姚立云;刘长虹;李怀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医患关系紧张对临床医学发展及教学的影响,提出和谐未来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通过阐述培养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技能的意义,提出加强医学生沟通技能培养的建议.结果 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和技能有明显提高.结论 提高了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和技能,对和谐未来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慧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 全部病例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消炎痛片、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治疗.结果 治疗痛风65例,临床痊愈30例,好转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结论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疗效较理想.
作者:蒋连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在前面的两讲中,向大家介绍了中医及中医脾胃病的源流以及与脾胃有关的中医基础理论,从这一讲开始,将向大家介绍中医对脾胃常见病的辨证与治疗,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反酸.
作者:马喜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笔者从2000年1月-2003年6月,用温阳护卫汤治疗顽固性哮喘患者8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朝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如何健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制度.方法 采用分析和分类论述的方法,侧重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分析探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结果从政府及医疗机构出发,提出了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之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和建议.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立和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春华;刘晓军;张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效果.方法 按照卫监发[1999]第448号<消毒技术规范>抽查了黑龙江垦区内8个管理局及其下属的40所医院.结果 40所医院6项指标检测结果:空气中细菌含量合格率81.67%;医护人员手带菌合格率83.75%;物体表面舍菌合格率90%;使用中消毒液含菌合格率91.67%;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65%;医疗器械灭菌效果合格率97.5%.结论 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及消毒效果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迎杰;刘晓军;石景辉;于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TBA、HA、LN、IV-C、PCⅢ的水平含量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和KIA检测TBA和对肝纤四项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之间HA、LN、PCⅢ、IV-C及TB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联合测定血清HA、LN、IV-C、PCⅢ及TBA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根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男,24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便前或便后滴血,每天14次,每次4~5滴,偶有黏液,排便前后无腹痛,外院直肠镜检查示肠腔暗红色黏液,直肠段见大小不一散在点片状溃疡,未见息肉增生,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张燕;高明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7年9月发生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植骨的病例11例.结果 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恢复良好.结论 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选择外固定支架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椎-基底动脉走行先天变异多,弯曲多,其分支变化大,颈椎横突孔形态及大小异常,易造成生理或病理性动脉狭窄.
作者:李娟;王京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2007年2月5日早晨是周一,也是刚立春的第2天,疑难病门诊还没上班,候诊室却已满员.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