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路

李春华;刘晓军;张迎杰

关键词:农村, 医疗保障体系, 合作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健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制度.方法 采用分析和分类论述的方法,侧重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分析探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结果从政府及医疗机构出发,提出了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之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和建议.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立和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90例临床对比观察

    心房纤颤(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的快速、不规则的激动,它可以导致运动耐力降低,促发心力衰竭,会引起脑卒中等血栓和栓塞事件,会增加基础心脏病的病死率,如何减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复发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纳洛酮联合非那根治疗眩晕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论纳洛酮联合非那根对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眩晕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加用非那根,治疗3 d后比较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结论 纳洛酮联合非那根治疗眩晕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建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三学生心理状态及音乐减压的探讨

    目的 探讨高三学生心理状态及音乐减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对某县级重点中学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的主要表现及压力人群在不同班级的分布情况,进行音乐放松治疗,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结果 能够缓和学生紧张的情绪,获得学生的好评.结论 高三学生的压力具有暂时性,可以通过音乐治疗配合日常生活活动的自我调整,得到缓解和治愈.

    作者:陈俊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物流产77例失败原因及临床处理

    药物流产(药流)在国内临床已广泛使用十多年,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其他因素,与人工流产相比尚存在完全流产率较低、术后流血时间长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及提高药物流产率,本文对可能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及临床处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胡永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米巴肝脓肿1例误诊分析

    患者,男,24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便前或便后滴血,每天14次,每次4~5滴,偶有黏液,排便前后无腹痛,外院直肠镜检查示肠腔暗红色黏液,直肠段见大小不一散在点片状溃疡,未见息肉增生,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张燕;高明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并发症204例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

    作者:张正海;姚立云;刘长虹;李怀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构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路

    目的 探讨如何健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制度.方法 采用分析和分类论述的方法,侧重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分析探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结果从政府及医疗机构出发,提出了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之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和建议.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立和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春华;刘晓军;张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谈医院内部分配的弊端

    医院内部分配制度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认识到实践,从不够重视到逐步重视后,基本形成了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内部分配制度.

    作者:胡华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无论药物是否经肾脏排泄,其药代学及药效学均有改变,药物积累和毒性反应均会快速发生.因此,肾功能减退者的抗菌药物如何合理应用十分重要.

    作者:陈五波;林辉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4例

    目的 总结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及技巧.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6月采用两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4例.采用在胆囊体部、胆囊壶腹部缝合丝线并经腹壁引出体外,牵拉丝线,暴露胆囊三管关系、胆囊与胆囊床的关系,替代胆囊抓钳,顺利完成手术.结果 本组54例成功施行两孔法LC 53例,成功率98.1%.1例胆囊充满型结石,术中胆囊动脉出血,暴露欠佳,增加右肋缘下戳孔,成功止血,完成手术.总住院时间4d~8d,平均6d.无胆瘘、胆管狭窄、腹腔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出现.53例随访1年~2年,平均11个月,无胆管结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两孔法LC,手术成功率高,风险低,减少了戳孔,腹壁切口美观,完全达到了常规LC的效果,在熟练掌握常规LC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病例,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良;张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60例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目的 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减少后遗症.方法 对2002年-2008年在我科住院60例经头颅CT确诊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进行分析.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经验综合性治疗.结果 60例中,死亡2例,放弃治疗3例,6例患儿治疗出院后随访得知:癫痫2例,脑瘫2例,智力低下1例,视力或听力障碍1例.余49例患儿全部治愈,远期随访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分析,使人们加强孕妇保健工作,及时发现高危妊娠,预防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减少难产所致产伤和窒息,及早诊治,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殷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7年9月发生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植骨的病例11例.结果 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恢复良好.结论 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选择外固定支架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为男性各种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传统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仍是佳方法,但是能够施行手术的患者比例很小,而且手术后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比例很高,因此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近年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分子靶点药物的开发应用及免疫治疗的发展.

    作者:周毕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自发性气胸6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68例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诊断、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 将6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与老年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显效率97.4%,青壮年组显效率100.0%. 68例患者误诊率19.1%(青壮年组6.9‰老年组28.2%).结论 自发性气胸起病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严重时危及生命,及时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气胸误诊率高,尤其是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更易被误诊,医务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及诊断水平,以期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

    作者: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病理资料计算机管理的应用

    病理资料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要的基础资料.病理资料形式多样,要求有相应的不同管理方式存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快速、高效、准确地利用各类信息,在医院的工作中,随循证医学的深入,病理资料的管理尤显重要.

    作者:殷卫东;王全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晚期胃癌27例临床与内镜分析

    目的 探讨胃镜在中晚期胃癌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镜室自2001年10月-2004年10月3年来1800例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查出胃癌27例,占总病例数的1.5%,27例进行活组织检查,均得到确诊.结论 27例胃癌患者中,年龄大的70岁,小的20岁,平均年龄41.5岁,20岁~35岁的4例,占14.81%.其中溃疡型胃癌10例,肿块型胃癌17例.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8例,占30%;低分化腺癌16例,占59%;黏液癌3例,占11%.胃癌发病率有逐步向低龄化发展趋势,而且均为中晚期患者,胃病患者早期做内镜检查十分必要.

    作者:李光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肺炎链球茵感染及耐药机制研究的新探讨

    肺炎链球菌存在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

    作者:朱兆生;姚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冠状静脉窦异常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CS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注意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左房室沟处是否有CS的扩张,对有CS扩张的患者,注重进行CS长轴及胸骨上窝的探查.结果 19例患者CS扩张,内径9 mm~36 mm,按照CS引流的血管不同分为2组,引流肺静脉组4例,引流左上腔静脉组15例.结论 通过对CS异常的形态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可作出正确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建议将CS长轴切面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扫查切面.

    作者:李献国;周亚;盛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是锁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操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由于定位的偏差性及操作的盲探性,神经阻滞不全或麻醉穿刺失败时有发生.

    作者:刘敏;芦智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幼儿纹状体微血管构筑

    目的 观察幼儿纹状体微血管构筑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显示幼儿纹状体的微血管形态及吻合.结果 本实验成功地显示出微静脉,且观察到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吻合.纹状体的微动脉走行迂曲,多为树根状和弓状,分支以大锐角发出多见,但也可见直角和钝角发出者,经1~4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尾壳核的密度明显高于苍白球.结论 说明该部神经细胞的需氧量和代谢的活跃程度不同.

    作者:郭民;洛树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