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的治疗进展

李健;许刚

关键词:冠心病, 治疗进展, 危险组, 心肌梗死患者, 血小板膜糖蛋白, 段抬高, 心源性休克, 受体拮抗剂, 治疗原则, 胸痛, 替罗非班, 溶栓治疗, 力学稳定, 介入治疗, 肝素治疗, 低分子量, 阿昔单抗, 血流动, 心电图, 合并症
摘要:1.4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溶栓治疗.其中低危险组(无合并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伴反复胸痛者)以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依替非巴肽、替罗非班)和肝素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为主;中危险组(伴持续或反复胸痛,心电图无变化或ST段压低1 mm上下者)和高危险组(并发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或持续低血压)则以介入治疗为首选.其余治疗原则同上[1,2].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路

    目的 探讨如何健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制度.方法 采用分析和分类论述的方法,侧重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分析探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结果从政府及医疗机构出发,提出了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之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和建议.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立和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春华;刘晓军;张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米巴肝脓肿1例误诊分析

    患者,男,24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便前或便后滴血,每天14次,每次4~5滴,偶有黏液,排便前后无腹痛,外院直肠镜检查示肠腔暗红色黏液,直肠段见大小不一散在点片状溃疡,未见息肉增生,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张燕;高明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年轻女性宫颈癌4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如何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43例年轻女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 年轻女性宫颈癌以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为主,有低龄化及发病比例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阴道流血.结论 年轻女性宫颈癌发病人数及占同期宫颈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年轻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隐匿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计张奕;陈金珍;李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90例临床对比观察

    心房纤颤(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的快速、不规则的激动,它可以导致运动耐力降低,促发心力衰竭,会引起脑卒中等血栓和栓塞事件,会增加基础心脏病的病死率,如何减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复发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晚期胃癌27例临床与内镜分析

    目的 探讨胃镜在中晚期胃癌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镜室自2001年10月-2004年10月3年来1800例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查出胃癌27例,占总病例数的1.5%,27例进行活组织检查,均得到确诊.结论 27例胃癌患者中,年龄大的70岁,小的20岁,平均年龄41.5岁,20岁~35岁的4例,占14.81%.其中溃疡型胃癌10例,肿块型胃癌17例.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8例,占30%;低分化腺癌16例,占59%;黏液癌3例,占11%.胃癌发病率有逐步向低龄化发展趋势,而且均为中晚期患者,胃病患者早期做内镜检查十分必要.

    作者:李光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纤四项及TBA联检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TBA、HA、LN、IV-C、PCⅢ的水平含量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和KIA检测TBA和对肝纤四项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之间HA、LN、PCⅢ、IV-C及TB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联合测定血清HA、LN、IV-C、PCⅢ及TBA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根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脐膨出与腹裂畸形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胎儿脐膨出与腹裂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超声检出胎儿前腹壁缺陷畸形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发现在23例胎儿前腹壁缺陷畸形中,脐膨出14例,腹裂9例,其超声图像表现各具特征.与胚胎发育过程异常有关.结论 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脐膨出与腹裂畸形中有重要的价值,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雪儿;刘焕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冠心病的治疗进展

    1.4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溶栓治疗.其中低危险组(无合并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伴反复胸痛者)以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依替非巴肽、替罗非班)和肝素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为主;中危险组(伴持续或反复胸痛,心电图无变化或ST段压低1 mm上下者)和高危险组(并发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或持续低血压)则以介入治疗为首选.其余治疗原则同上[1,2].

    作者:李健;许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应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椎-基底动脉走行先天变异多,弯曲多,其分支变化大,颈椎横突孔形态及大小异常,易造成生理或病理性动脉狭窄.

    作者:李娟;王京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浅析

    婴幼儿是指从生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第一是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二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三是体液分布的差异.

    作者:李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自发性气胸6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68例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诊断、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 将6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与老年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显效率97.4%,青壮年组显效率100.0%. 68例患者误诊率19.1%(青壮年组6.9‰老年组28.2%).结论 自发性气胸起病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严重时危及生命,及时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气胸误诊率高,尤其是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更易被误诊,医务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及诊断水平,以期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

    作者: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出血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原因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5例新生儿肺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 新生儿肺出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围生期窒息缺氧、低体温、酸中毒等有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早发现、早应用机械通气,预后好.结论 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早产;对不可避免的早产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生后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熟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方法,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严重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是防止新生儿肺出血发生的关键.

    作者:林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并发症204例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

    作者:张正海;姚立云;刘长虹;李怀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血细胞减少718例细胞形态学分析

    目的 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特点,以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71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8例患者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可确定病因229例(31.89%),前三位病因分别是:急性白血病126例(17.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5例(6.27%),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3.48%).结论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的多种检查方法之一,大多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要明确病因必须结合多项检查和临床分析.

    作者:邓坤仪;熊树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第三讲脾胃病之反酸

    在前面的两讲中,向大家介绍了中医及中医脾胃病的源流以及与脾胃有关的中医基础理论,从这一讲开始,将向大家介绍中医对脾胃常见病的辨证与治疗,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反酸.

    作者:马喜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 全部病例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消炎痛片、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治疗.结果 治疗痛风65例,临床痊愈30例,好转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结论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疗效较理想.

    作者:蒋连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关节炎.

    作者:陈书萍;张跃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第三回毫毛毕直体若燔炭头痛恶寒汗出而散

    2007年2月5日早晨是周一,也是刚立春的第2天,疑难病门诊还没上班,候诊室却已满员.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效果.方法 按照卫监发[1999]第448号<消毒技术规范>抽查了黑龙江垦区内8个管理局及其下属的40所医院.结果 40所医院6项指标检测结果:空气中细菌含量合格率81.67%;医护人员手带菌合格率83.75%;物体表面舍菌合格率90%;使用中消毒液含菌合格率91.67%;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65%;医疗器械灭菌效果合格率97.5%.结论 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及消毒效果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迎杰;刘晓军;石景辉;于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是锁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操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由于定位的偏差性及操作的盲探性,神经阻滞不全或麻醉穿刺失败时有发生.

    作者:刘敏;芦智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