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莉;葛玉洁;符时芳
目的 观察语言康复训练方法对脑卒中致语言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42例脑卒中致语言障碍患者进行系统训练,在治疗前后运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CRRCAE法评估其语言功能,采用6级评分标准.结果 运动性失语的21例患者经过3周叫周~4周训练后,明显好转14例,好转7例;感觉性失语的16例患者经6周训练后明显好转12例,好转4例;完全性失语的5例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较差,其中仍有4例经康复训练后并无明显改善.结论 开展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疗效.
作者:王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2月起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外科洗手手术基本器械使用方法等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进行教学演示.结果 通过为期3年的实践,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 多媒体教学不但能提高手术室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作者:杜曼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人工流产150例患者分组采用语言、音乐护理模式.并设50例一般护理对照组.结果 缩短和降低了患者不愉快的程度.结论 语言、音乐护理使患者减轻了恐惧、紧张等情绪反应.减轻了痛苦等不适.对早日康复起积极作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由于出血导致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病死率、致残率仍然较高.为了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使本病的治疗和护理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综述如下.
作者:刘风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酶被激活后对胰腺和周围组织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一种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按病情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性两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特点为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张留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人的生命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临终和死亡是人生旅程中的终点站,并且也是生命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有必要帮助临终患者坦然、平静地面对死亡,尽可能减轻临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使他们有尊严、安祥地走完人生旅程.
作者:席卫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疾病.WHO定义为发展迅速,具有血管源性脑功能局灶性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 h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见有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功能恢复速度,减少后遗症,缩短疗程,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平晋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21世纪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对护理教育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针对具有先进水平的美国护理教育,我们应该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加强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作者:姜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科住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静滴垂体后叶素78例,发生局部渗漏和肿胀、静脉炎8例,经处理后很快消褪,无皮肤损害发生.1例致局部皮肤坏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铁红;周佩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中怎样才能从护士角度搞好护患关系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护理人员面对许多人际关系,如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护士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但重要的是护士与患者的关系,即护患关系.
作者:高晓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韶关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士开展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本市2所医院76名自愿参与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问题发生率占29%,主要心理问题为:强迫、躯体化.结论 韶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
作者:李华静;庄东明;林丽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静脉输液是静脉穿刺成功后,将药物注入静脉内的一种方法,它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技术的成功率,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静脉穿刺技术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虹;贺学珍;姚吉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差错和减少纠纷.方法 对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通过改善输液环境、认真查对、严格消毒隔离、规范护理行为、加强健康教育等安全措施的实施,观察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结果 满意度提高了6.53%,无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意外发生,护理缺陷为0.结论 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是门诊输液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蓝秀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女性绝育方法是通过阻断输卵管的方式,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而达到永久不育的目的.多数妇女是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选择相应的计划生育措施,但也有部分妇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本人及其家属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较为复杂,手术患者所表现的心理变化较为强烈.
作者:时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产后出血病例,观察产妇的出血原因、产后出血发生时间、产后出血量等多项指标,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 118例产后出血病例中宫缩乏力87例,软产道裂伤15例,胎盘因素15例,凝血功能异常1例.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产前、产时、产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何爱芸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随着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1],特别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等.以上疾病大多病情危急,对医疗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率,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我科于2005年2月实施了疾病风险评估模式,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芳琦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规范LC患者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将2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告知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健康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显著差异,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告知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护患交流,是一种值得推广、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蔡继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临床孕妇多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紧张、恐惧、依赖心理,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了解分娩过程,消除或减轻孕妇对分娩的负面心理效应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可避免孕妇盲目选择剖宫产,促进自然分娩,为保证母婴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针对临产孕妇的心理特点,我们所做心理护理如下.
作者:丁素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方法 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严格带教老师标准,加强护生岗前教育,注重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护理部加大对临床带教的组织管理力度.结果 所有护生均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结论 通过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和有的放矢的带教,保证了临床带教质量,提高了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保证医疗安全,突击检查,使人们能够看到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注重质量反馈,是整改的先决条件,检查过后,没有意见反馈,也就无从对问题进行整改,因此在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中突击检查、注重反馈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作者:李强心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