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曼莉
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术后患者对镇痛的要求与日俱增.术后疼痛可诱发血压升高,增加心肌氧耗,呼吸受限,缺氧诱发原有心脏病、肺病或肾病,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高卯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手术的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3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手术的配合及护理工作按程序进行,从术前准备、室内温度调节、麻醉配合、静脉选择及通道的管理、手术配合等方面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结果 36例颅脑急诊手术的术前护理准备充分,术中医护配合默契,手术护理配合技巧明显提高,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或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 良好的手术配合和优质的护理有利于颅脑急诊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陈少娟;史秋莲;陈思彤;郭雅梅;武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门诊是医院的门面窗口,门诊护士是窗口的眼睛,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门诊工作具有患者集中多、诊疗环节多、人群杂病种多、应急变化多、医生变换多、诊疗时间短的特点,因此,门诊工作的特殊性增加了产生护患纠纷的潜在隐患.
作者:易华;李素芬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酶被激活后对胰腺和周围组织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一种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按病情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性两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特点为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张留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护理部的重视与否是做好医院感染工作的关键,护理部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和组织协调中起着有效的组织保障作用,护理管理对抓好环节管理及重点监控的监管监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护理工作涉及到院内感染发生的关键的环节,如消毒隔离、无菌观念、技术操作等,所以我们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作者:李瑞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伴随生理改变而出现的患者心理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主要是指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而言,他们由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其心理变化与一般患者有所不同.有调查显示,ICU中有约50%的危重症患者发生不良心理反应,而且这些心理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田芳;高鑫;张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术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术前患者随机编入试验组(接受个性化心理干预)和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的术前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测评他们的焦虑程度.结果 试验组焦虑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干预在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方面优于一般的术前常规护理.
作者:刘谋珠;王健生;胡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韶关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士开展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本市2所医院76名自愿参与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问题发生率占29%,主要心理问题为:强迫、躯体化.结论 韶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
作者:李华静;庄东明;林丽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任何疾病的控制和治疗都离不开教育的配合,而对于糖尿病而言,健康教育更是处于核心位置,这是由于糖尿病的特点而决定的.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点的、有遗传倾向的、常见的、多发的内分泌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
作者:秦秀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据WHO 1997年报告,全世界有1.35亿糖尿病患者,预测2025年将上升至3亿[1].可见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发达国家继心血管和肿瘤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防止和延缓并发症,从而延长生命.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旨在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瑞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破窗理论在供应室环节质控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成立质控管理小组,严格工作流程,针对各环节中出现的不完善行为及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学习,并跟踪整改,杜绝破窗现象.结果 实施后护理缺陷明显减少,各项检查项目对比数据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临床科室满意度由91.66%上升到100%.结论 应用破窗理论进行环节质量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及风险意识,使各项操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提高了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及使用的安全性,防止因无菌物品的质量问题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吕守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 以21308年内科第一季度405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第二季度409例住院患者为试验组.调查表由患者(或家属)填写,于出院当天将表发给患者,离院时收回调查表,回收率为100%.试验组通过分析对照组收回的调查表,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结果 试验组注重及时解决使患者的不满意的问题,满足患者需求,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只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增强服务质量意识,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就能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劳梅新;刘华;李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小儿自出生至7 d为围生期新生儿,此时新生儿各调节中枢不健全,生活能力差,反应弱,抵抗力低,易于发病.此期与之接触多的是我们护士,只要认真观察其细微变化,给予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就能安全度过围生期.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女性绝育方法是通过阻断输卵管的方式,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而达到永久不育的目的.多数妇女是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选择相应的计划生育措施,但也有部分妇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本人及其家属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较为复杂,手术患者所表现的心理变化较为强烈.
作者:时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保证医疗安全,突击检查,使人们能够看到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注重质量反馈,是整改的先决条件,检查过后,没有意见反馈,也就无从对问题进行整改,因此在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中突击检查、注重反馈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作者:李强心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病种复杂,多具有紧张、痛苦、恐惧等心理问题,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形成心理生理的恶性循环,再加上其家属的焦虑烦躁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稳定.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助于转危为安,早日康复.否则,在患者心理高度紧张的同时加上抢救时的各种恶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
作者:赵华琴;王旭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方法 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严格带教老师标准,加强护生岗前教育,注重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护理部加大对临床带教的组织管理力度.结果 所有护生均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结论 通过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和有的放矢的带教,保证了临床带教质量,提高了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随着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1],特别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等.以上疾病大多病情危急,对医疗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率,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我科于2005年2月实施了疾病风险评估模式,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芳琦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人工流产150例患者分组采用语言、音乐护理模式.并设50例一般护理对照组.结果 缩短和降低了患者不愉快的程度.结论 语言、音乐护理使患者减轻了恐惧、紧张等情绪反应.减轻了痛苦等不适.对早日康复起积极作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规范LC患者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将2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告知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健康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显著差异,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告知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护患交流,是一种值得推广、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蔡继宁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