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珍
我院2002年-2005年收治行B超检查及监测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52例,本文对B超在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武新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我市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现状,提高职业防护水平.方法 2007年对我市城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口腔科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77人当中,88.3%接种过乙肝疫苗;71.4%操作时戴手套;33.7%处理下一个患者时更换手套;49.3%操作前后严格洗手;37%戴防护眼镜;58.4%受过意外伤害.其中进行预防性治疗和进一步检查的分别占26.6%,11.1%.结论 我市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较差,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晓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2006年5月10日,新绛县横桥乡符村小学报告该校有20余名学生发热、全身出疹,怀疑为麻疹暴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霞;段中虎;李金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笔者于2003年-2008年用牵引外固定、Ⅱ期内同定、Ⅰ期内同定_二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放件骨折61例,优良率85.3%.按Auderson损伤分割Ⅱ、Ⅲ型合并休克多.应积极纠正,终结果显示内固定优于牵引外固定,早期内同定优于Ⅱ期内固定,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焕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行小切口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微创、经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适应证较宽,优于其他术式.结论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尤其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C与OX-LDL的关系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各20例,以血浆维生素C、OX-LDL,血压为指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组服用维生素C 1个月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试验发现,正常组较原发性高血压组未服用维生素C前血浆维生素C水平明显高,而血浆OX-LDL及血压明显低.原发性高血压组服用维生素C1个月后,血浆维生素C较治疗前增高、OX-LDL及血压较治疗前降低.结论 本试验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LDL的氧化修饰,维生素C在降低血浆OX-LDL、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付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数字化X线机,对影像作出甲、乙、丙废片的评定.方法 美国柯达Kodak-DR3500领航者单板多功能CU臂连动式摄影,配置Kodak Dry View 8900激光打印机及配套干式胶片及中文显示的Kodak功能强大的操作控制台,Kodak Evp版本软件和后处理工作站.结果 具有全面的数字解决方案、高效的工作流程、稳定可靠的安全系统.可根据诊断需要进行影像缩小、放大、切割,局部显示病灶,调节窗宽窗位,边缘锐化,测量,标记等处理打印出来的照片质量.按照<国家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的评审标准进行分析,作出甲、乙、丙废片的评定,甲级照片率>99%,丙级及废片率几乎为0.结论 数字化X线摄片可提供比较准确的临床满意的报告结果,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减轻了患者接触射线的剂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作者:邓百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少儿较为多见,由于本病的大多数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因而急性期的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是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1].我们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以期探讨脑电图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淑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小儿腹股沟斜疝,简称小儿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胎儿时期,腹膜鞘突随睾丸下降时未及时闭合而成残留腔隙,出生后由于哭闹、咳嗽、便秘等原因导致腹压增高,使腹腔内肠管或其他脏器经内环、腹股沟管出外环而发病,形成小儿斜疝.
作者:牛俊功;王麦红;张永强;孙卫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残根残冠的临床修复方法.方法 选取适合的186颗残根残冠,经根管治疗用成品根管钉加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冠.结果 177例成功(95.2%),效果满意.结论 残根残冠经根管治疗后可以用成品根管钉加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冠.
作者:王庆阳;郑新乐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疗法是心肌梗死治疗的一大进展,我院自2003年-2006年对30例早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降低胃酸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作者:顾陈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腹壁切口裂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在2004年1月-2009年2月,发生剖宫产术腹壁切口裂开2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东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应用DHS治疗59例,PFN治疗28例,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按黄公怡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良率达88.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DHS及PFN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随骨折类型进行选择.
作者:李进龙;韩兴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泪道狭窄或阻寒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好发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居民,目前惟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但患者痛苦较大,对年龄及全身情况要求较高.自1998年以来,我科采用泪道探通术加注素高捷疗眼膏治疗不愿手术的患者38例43眼,并经过远期疗效观察,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淑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皮肤瘙痒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7例皮肤瘙痒症后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皮肤瘙痒均由糖尿病引起.给予降糖止痒效果好.结论 对于皮肤瘙痒者,应注意患有糖尿病的可能,及早检验血糖,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作者:高德海;乔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自1957年连续流动分析装置、1964年多通道分析仪、1969年离心式分析仪问世以来,临床化学测定方法取得了飞速发展.其表现在临床化学测定的自动化、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分析仪及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普遍应用,其准确的温控和定时装置,使动力学方法得以进行.另一方面,标本量少、准确、灵敏、简便快速及标准化等优点,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数据.
作者:王德生;侯春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子宫内膜增牛症又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是妇科常见病变.病理组织学类型多样,其中伴有非典型增生的病变,属于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正确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根据病理检查结果,临床医师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案,及时解除患者病痛,防止误诊、误治.我们复习相关文献,对185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宝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3M玻璃离子三种材料修复老年人根面龋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102颗根面龋患牙,分别采用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和3M玻璃离子充填修复.结果 三种材料修复成功率分剐为58%,75%和88.6%.结论 3M玻璃离子是修复根面龋较理想的材料.
作者:赵晶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血脂指标中,血清甘油三酯(TG)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测定指标,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深入研究,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TG测定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尚无公认的TG测定的参考方法,各医院较普遍使用的是酶法,测定的是血清总甘油,这就难以消除游离甘油及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还有个体内生物学变异和分析前变异等因素,都会使测定的结果有可能不准确,导致合适水平和危险水平区分困难,使临床诊断和治疗出现错误判断,故在TC测定时,要尽可能减少以上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任红莉;刘成;武红斌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