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杨从容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适应证、禁忌证、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对49例有子宫切除手术适应证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取同期经腹切除子宫49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稍多(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术后镇痛例数、体温、术后住院日阴式组少于腹式组(P<0.01),平均费用、术后患者满足度阴式组明显高于腹式组(P<0.01).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日缩短,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手术效果好、副反应少的手术方式.
作者:范淑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灵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主要症状缓解率及其安全性.方法 经胃镜证实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结果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2例,采取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灵)42例,对照组(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灵)40例,4周为1疗程,停药4周复查胃镜及Hp检测.结果 溃疡愈合率:治疗组90.5%,对照组70%;Hp根除率:治疗组90.5%,对照组60%,P<0.01;不良反应率:治疗组21.4%,对照组25%,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灵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灵三联疗法.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赵光丽;蒋凡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笔者于2003年-2008年用牵引外固定、Ⅱ期内同定、Ⅰ期内同定_二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放件骨折61例,优良率85.3%.按Auderson损伤分割Ⅱ、Ⅲ型合并休克多.应积极纠正,终结果显示内固定优于牵引外固定,早期内同定优于Ⅱ期内固定,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焕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应用K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30例正常形态左室LVEDV、LVESV、LVSV及LVEF.结果 两种方法LVEDV、LVESV、LVSV、LVEF的测量值之间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8910,0.9419,0.8394,0.9166,但LVEDV、LVESV、LVSV测值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均<0.001),半自动边界检测法要较双平面Simpson法偏小,LVEF测值间无差异(P>0.05).结论 R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评价正常形态左室收缩功能,二者之间相关性良好.
作者:药华;谷来柱;曹璐;刘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应用DHS治疗59例,PFN治疗28例,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按黄公怡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良率达88.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DHS及PFN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随骨折类型进行选择.
作者:李进龙;韩兴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腹壁切口裂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在2004年1月-2009年2月,发生剖宫产术腹壁切口裂开2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东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确诊为更年期功血的68例患者分组治疗,治疗组48例予米非司酮,对照组20例予安宫黄体酮+己烯雌酚.门诊随访观察用药疗效、激素水平变化、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年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2组激素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优于雌孕激素联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作者:曹崇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小儿腹股沟斜疝,简称小儿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胎儿时期,腹膜鞘突随睾丸下降时未及时闭合而成残留腔隙,出生后由于哭闹、咳嗽、便秘等原因导致腹压增高,使腹腔内肠管或其他脏器经内环、腹股沟管出外环而发病,形成小儿斜疝.
作者:牛俊功;王麦红;张永强;孙卫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本文对2005年-2008年收治的病毒性脑炎作一临床分析.病例诊断必须符合以下4项标准:①急性或亚急性起病;②有脑部症状,如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或抽搐;③脑脊液轻度异常;④排除颅内细菌感染和非炎症性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脑病,有精神症状者排除精神因素和精神病.乙型脑炎、脑干脑炎、小脑炎、亚急性及慢性脑炎均不包括在内.
作者:郭宗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行小切口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微创、经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适应证较宽,优于其他术式.结论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尤其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血脂指标中,血清甘油三酯(TG)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测定指标,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深入研究,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TG测定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尚无公认的TG测定的参考方法,各医院较普遍使用的是酶法,测定的是血清总甘油,这就难以消除游离甘油及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还有个体内生物学变异和分析前变异等因素,都会使测定的结果有可能不准确,导致合适水平和危险水平区分困难,使临床诊断和治疗出现错误判断,故在TC测定时,要尽可能减少以上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任红莉;刘成;武红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皮肤瘙痒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7例皮肤瘙痒症后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皮肤瘙痒均由糖尿病引起.给予降糖止痒效果好.结论 对于皮肤瘙痒者,应注意患有糖尿病的可能,及早检验血糖,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作者:高德海;乔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胫骨平台位于胫骨近侧干骺端之上,外形膨大,皮质骨较薄,松质骨丰富,对抗暴力的能力较差.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逐渐增多,占全身骨折的比例增大.由于胫骨平台是涉及到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如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将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给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我科自2006年12月以来,引进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胡平;张裕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空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6例髌骨骨折按Rockwood分型,Ⅱ型22例,Ⅲ型4例,年龄18岁~59岁,平均年龄34岁,采用中空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8个月~2年,疗效评定按照综合评价法:优22例,良3例.结论 中空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Ⅱ、Ⅲ型髌骨骨折,固定坚强不用外固定,能早期进行功能练习,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冯金海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脑血管病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非常高的疾病,而其中70%~80%又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危重,临床症状是突发偏瘫、意识障碍等,临床对这类急症患者的及时治疗就要求CT室尽早作出准确的诊断,以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作者:肖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2008年7月-12月病历874份和西药处方3 126张,并以西药库消耗抗菌药物数量和金额为依据,调查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7.23%;头孢菌素类占绝对优势位居第一,所占比例超过50%.结论 本调查结果对基层医院和类似医院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疗法是心肌梗死治疗的一大进展,我院自2003年-2006年对30例早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降低胃酸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作者:顾陈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自1957年连续流动分析装置、1964年多通道分析仪、1969年离心式分析仪问世以来,临床化学测定方法取得了飞速发展.其表现在临床化学测定的自动化、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分析仪及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普遍应用,其准确的温控和定时装置,使动力学方法得以进行.另一方面,标本量少、准确、灵敏、简便快速及标准化等优点,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数据.
作者:王德生;侯春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随着临床实验室的飞速发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以其准确、快速、灵敏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血栓疾病、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的试验检测.凝血/止血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影响其试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困此,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控制非常关键.
作者:崔建志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