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体会

刘红秀

关键词:子宫切除, 小切口, 微创性, 可行性
摘要:目的 探讨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行小切口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微创、经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适应证较宽,优于其他术式.结论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尤其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选择SAS Ⅰ~Ⅱ级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患者100例(10例SASⅢ级患者经过治疗后SAS达到Ⅱ级进行手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用药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加肌松药物,麻醉维持用药维库溴铵、芬太尼注射液.术中监测麻醉前、气腹后和拔管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100例胆囊切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其中5例心率小于50次/min,给予阿托品纠正,6例血压增高收缩大于160mm Hg(1 mm Hg=0.133 kPa),给予硝酸甘油纠正到正常范围,余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确切,苏醒快,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只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术前访视,针对原发病给予治疗,提高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合理使用诱导药物,术中加强呼吸循环监测,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并发症状,全身麻醉仍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成俊杰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一起风疹暴发的调查报告

    2006年5月10日,新绛县横桥乡符村小学报告该校有20余名学生发热、全身出疹,怀疑为麻疹暴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霞;段中虎;李金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护理工作在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目的 提高医疗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方法 通过我院检验科对护理工作的观察,收集和总结了各种存在的医疗隐患和风险.结果 针对存在的不同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结论 在针对检验标本采集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这些预防对策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作者:刘晓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素高捷疗眼膏在泪道探通术中的应用

    泪道狭窄或阻寒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好发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居民,目前惟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但患者痛苦较大,对年龄及全身情况要求较高.自1998年以来,我科采用泪道探通术加注素高捷疗眼膏治疗不愿手术的患者38例43眼,并经过远期疗效观察,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淑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准确性的探讨

    目的 评价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主要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新鲜晨尿400份,用尿沉渣分析仪定量分析后再用显微镜镜检,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显微镜镜检阳性率.结论 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检测容易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假阳性率高,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镜栓,尤其是UF-50尿沉渣分析仪提示阳性的标本更应进行显微镜检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作者:刘宏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数字化X线摄片技术探讨

    目的 采用数字化X线机,对影像作出甲、乙、丙废片的评定.方法 美国柯达Kodak-DR3500领航者单板多功能CU臂连动式摄影,配置Kodak Dry View 8900激光打印机及配套干式胶片及中文显示的Kodak功能强大的操作控制台,Kodak Evp版本软件和后处理工作站.结果 具有全面的数字解决方案、高效的工作流程、稳定可靠的安全系统.可根据诊断需要进行影像缩小、放大、切割,局部显示病灶,调节窗宽窗位,边缘锐化,测量,标记等处理打印出来的照片质量.按照<国家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的评审标准进行分析,作出甲、乙、丙废片的评定,甲级照片率>99%,丙级及废片率几乎为0.结论 数字化X线摄片可提供比较准确的临床满意的报告结果,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减轻了患者接触射线的剂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作者:邓百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临床化学测定方法论述

    自1957年连续流动分析装置、1964年多通道分析仪、1969年离心式分析仪问世以来,临床化学测定方法取得了飞速发展.其表现在临床化学测定的自动化、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分析仪及电子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普遍应用,其准确的温控和定时装置,使动力学方法得以进行.另一方面,标本量少、准确、灵敏、简便快速及标准化等优点,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数据.

    作者:王德生;侯春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病案信息与医疗保险的循证关系

    目的 探讨病案信息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方法 病案是临床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的原始的医疗文书,记录着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及相关的健康保健信息、医疗活动及药品物资消耗.结果 病案资料是在临床医生实践循证医学过程中形成,是医疗保险报销的重要依据.结论 病案信息资源的系统评价--循证医学好的证据,是医疗保障制度决策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亚;陈丽帆;秦媳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K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30例正常形态左室LVEDV、LVESV、LVSV及LVEF.结果 两种方法LVEDV、LVESV、LVSV、LVEF的测量值之间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8910,0.9419,0.8394,0.9166,但LVEDV、LVESV、LVSV测值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均<0.001),半自动边界检测法要较双平面Simpson法偏小,LVEF测值间无差异(P>0.05).结论 R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评价正常形态左室收缩功能,二者之间相关性良好.

    作者:药华;谷来柱;曹璐;刘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2008年7月-12月病历874份和西药处方3 126张,并以西药库消耗抗菌药物数量和金额为依据,调查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7.23%;头孢菌素类占绝对优势位居第一,所占比例超过50%.结论 本调查结果对基层医院和类似医院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病毒性脑炎56例脑电图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少儿较为多见,由于本病的大多数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因而急性期的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是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1].我们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以期探讨脑电图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淑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008年已婚女教师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市顺义区女教师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主要病种及有关因素,了解其发生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区女教师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检出疾病前3位依次为:子宫肌瘤、慢性子宫颈炎、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慢性子宫颈炎、附件炎、外阴阴道炎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普查,努力降低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妇女疾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郝银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位于胫骨近侧干骺端之上,外形膨大,皮质骨较薄,松质骨丰富,对抗暴力的能力较差.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逐渐增多,占全身骨折的比例增大.由于胫骨平台是涉及到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如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将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给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我科自2006年12月以来,引进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胡平;张裕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急性期脑梗死的螺旋CT诊断

    脑血管病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非常高的疾病,而其中70%~80%又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危重,临床症状是突发偏瘫、意识障碍等,临床对这类急症患者的及时治疗就要求CT室尽早作出准确的诊断,以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作者:肖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行小切口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微创、经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适应证较宽,优于其他术式.结论 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尤其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CT诊断.方法 对我院经临床证实的32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硬膜下出血10例,脑实质出血7例,脑室内出血5例,大部分为多部位混合出血,出血量8~20 ml.结论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多见,出血量多,CT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灵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主要症状缓解率及其安全性.方法 经胃镜证实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结果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2例,采取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灵)42例,对照组(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灵)40例,4周为1疗程,停药4周复查胃镜及Hp检测.结果 溃疡愈合率:治疗组90.5%,对照组70%;Hp根除率:治疗组90.5%,对照组60%,P<0.01;不良反应率:治疗组21.4%,对照组25%,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阿莫灵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灵三联疗法.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赵光丽;蒋凡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基层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情况调查与分析

    抗生素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由于基层医务人员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念模糊,凡是发热咳嗽的患者一律使用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感染者无效,反而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给临床上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带来很大的困扰.

    作者:王建松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皮肤瘙痒确诊为糖尿病17例分析

    目的 探讨皮肤瘙痒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7例皮肤瘙痒症后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皮肤瘙痒均由糖尿病引起.给予降糖止痒效果好.结论 对于皮肤瘙痒者,应注意患有糖尿病的可能,及早检验血糖,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作者:高德海;乔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B型超声对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

    我院2002年-2005年收治行B超检查及监测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52例,本文对B超在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武新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