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新服务模式搞好优质服务

程咏梅

关键词:创新, 服务模式, 优质服务, Service, 现报道如下, 医疗护理, 学科发展, 服务对象, 需求, 患者
摘要:当前医疗护理学科发展迅速,护理服务对象要求越来越高.我科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更好地搞好优质服务,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对胃镜检查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132例恐惧做胃镜检查但又必须做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且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取胃镜基础知识指导、行为配合指导、自我情绪调节指导等护理.观察在胃镜检查术时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患者表现出的痛苦症状和插镜时间等情况,在胃镜检查过程中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对策.结果 凡实施心理护理的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且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护士适时加以指导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检查均可在3 min左右完成,患者均未发生呼吸困难、剧烈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 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其在胃镜检查术中加以适时指导,能使患者更轻松地配合,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张红霞;何新菊;孙红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体会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和肾炎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1].近年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岁~14岁儿童的发病率较高,患病儿童多数是过敏体质,病前1周~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作者:俞梅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健康教育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入院、术前、术后到出院全过程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 、有计划、有评价、系统的教育过程,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功能锻炼效率,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朱继陈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股骨颈骨折日见增多.瞬间的意外使患者多年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突然改变,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给治疗带来困难,也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徐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癌症患者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放、化疗治疗是癌症患者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可以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但由于放、化疗毒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为了使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增强治疗的信心,减轻用药后的反应,使身心处于佳状态[1],我们对我科2007年-2008年加例癌症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发现对患者在放、化疗中进行主动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减轻和消除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媚凤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癌症患者临终心理护理及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临终心理护理在癌症患者整个终末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辛;王淑清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试验组制定和实施临床护理途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减少(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部分并发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中,制定恰当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王金金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导尿术临床应用进展

    导尿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近年来,广大护理同仁通过临床实践对导尿术进行了大研究改进,在尿管的改良、置管方式、插入长度、置管时机、留置时间、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光磊;高丽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使用的相关探讨

    静脉留置针输液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它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便临床用药[1].但是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寨等并发症也经常发生,直接影响留置时间和医疗安全.

    作者:孙黎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浅谈COPD稳定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组慢性气道受阻疾病的统称,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具有慢性气道阻塞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朱绚丽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丙型肝炎感染的防护对策

    血液透析(HD)患者经输血和接触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发生传染性肝炎的机会明显增多,其中以乙肝、丙肝较为常见,近年来乙型肝炎得到了有效控制后,丙型肝炎逐渐成为引起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慢性肝病感染(HCV)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新云;安永杰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初产妇围分娩期心理护理100例观察

    目的 探讨围分娩期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年龄在21岁~32岁,骨盆大小、孕周、双顶径均无明显差异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实行全程心理护理+常规技术护理,对照组仅实行常规技术护理.结果 2组在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限及产后抑郁发生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有助于缩短总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抑郁发生.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全麻患者术后恢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护理问题.方法 对215例全麻术后患者实施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并对其恢复期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并平安返回病房,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重视术后护理安全,并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作者:李丹敏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进展

    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多,化疗药物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而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化疗药物外渗是输注化疗药物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

    作者:何爱娣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冠脉搭桥术的围术期健康教育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心理情绪因素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影响了冠心病的预后.

    作者:梁淑敏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运用

    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以及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而达到愉悦感受[1].早产儿是指孕周满28周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体重在1 000~2 500 g之间,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病死率愈高.

    作者:陈艳珍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我国约有3 000万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患者,约占总人口的3.2%[1].在病毒性肝炎中,丙肝的发病率虽较甲肝和乙肝为低,但极易慢性化,约40%~50%的丙肝患者可转变为慢性肝炎;丙肝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比例非常高,约20%慢性丙肝可发展成肝硬化[2],HC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在感染30年后平均为1%~3%[1],因此,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作者:崔金环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近20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居第二位.癌症的诊断治疗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癌症患者中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癌症患者由于角色改变,社交能力下降,躯体功能的改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肿瘤患者普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赵广慧;王建华;葛翠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 创新服务模式搞好优质服务

    当前医疗护理学科发展迅速,护理服务对象要求越来越高.我科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更好地搞好优质服务,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咏梅 刊期: 2009年第3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