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单纯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临床分析

秦中阳

关键词:急性单纯性, 硬膜下血肿, 脑疝, 脑挫裂伤, 积极的措施,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静脉损伤, 继发损害, 动脉损伤, 大脑半球, 颅内压, 静脉窦, 发生率, 疾病, 患者, 表面, 报告
摘要:急性单纯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的继发损害,发生率为5%,占颅内血肿40%左右,原因多为桥静脉损伤所致,也与静脉窦或动脉损伤有关.此类血肿可并发轻度脑挫裂伤,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病情发展快,可呈急性表现,有时硬膜下血肿与脑挫裂伤并存,颅内压急剧增高,很短时间也许数小时内即出现脑疝,如果对此类疾病不充分认识,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后果严重[1,2].现将我院1999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8例急性单纯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额部眉弓部创伤致管内视神经损伤的诊治

    额部及眉弓部的闭合性颅脑创伤常易造成额筛蝶复合体骨折[1],这类患者常伴有伤侧视力下降或失明,多由于视神经管骨折导致视神经受压引起,也有因视神经鞘膜出血,凝血块压迫所致;少数患者则是由于视神经断伤或轴索离断而导致永久性失明.随着人们生活节秦的增快,交通工具的发达和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本病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尚无满意的保守治疗方法,施行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是挽救视力的好疗法.

    作者:汪三合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微创引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40例分析

    我院近5年来,采用北京朝阳医院发明的硬通道微创引流血肿加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40例,取得明显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闫敏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宫颈癌治疗后复发转移CT检查诊断探讨

    目的 探讨宫颈癌复发转移的CT检查诊断.方法 搜集21例宫颈癌复发转移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且手术或放疗后CT检查.结果 复发12例,转移9例,检出率达86%.结论 宫颈癌复发转移病例CT检查价值大,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孙晓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用斯氏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8例体会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到来其发病率日渐增多[1].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共收治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给予闭合复位多枚斯氏针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福全;谢福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对策

    <药品管理法>已明确将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制度纳人了法律程序,药品不良反应成为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从我们近几年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ADR发生率多,受害人广,淘汰率高,机制比较复杂,后果比较严重.因此当代药物的ADR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必须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制定其对策.

    作者:李胜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本文总结了我院2006年4月-2007年4月期间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115例乳腺肿块病例,评价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晋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血透患者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策略

    大多数血透患者合并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是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透析患者86%合并高血压,尽管大多数患者服用降压药,仅有30%的患者血压控制满意,58%控制不理想,12%未接受治疗,提示透析患者高血压的防治仍是当前严峻的问题.

    作者:范维;严俊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右玉县2007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了解我县布鲁菌病流行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右玉县2007年布鲁菌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监测疑似患者287例,确诊99例,发病率99/10万.流行病学特征:年龄分布表现为51岁~60岁为发病高峰阶段;职业分布为农民发病率高,其次是牧民、屠宰、皮毛收购与加工的人员;季节分布表现为4月-8月发病率高;性别分布表现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地区分布表现为县城北部地区发病率高于南部地区.结论 针对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和降低布鲁菌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作者:胡桂枝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Ⅱ期梅毒诱发吉海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因无意间发现全身皮疹1周,于2006年3月20日08:00来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患者未婚,在此前的1年多曾有多次性生活史,从未做过有关性病方面的化验检查,无生殖器溃疡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病史.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皮疹不伴瘙痒及疼痛.查体:患者躯干部隐约可见散在直径约0.80 cm大小暗红色斑,压之褪色,分布均匀,互不融合,尤以胸腹部明显,T36.5℃,口腔黏膜无溃疡,外阴及肛周部未见皮疹及溃疡.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甲亢围术期药物应用体会

    我科从1995年-2005年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8例.围术期采用心得安及地塞米松加碘剂防止甲状腺危象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浅谈滥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以解热或镇痛为目的一类非处方药.它能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而对正常人的体温无明显影响,有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环氧化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滥用现象非常严重,对机体的损害越来越多.

    作者:张黎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医德医风、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和医院工作程序的综合训练.我们医学院每年有大量实习学生,他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本知识,但对于实践性很强的X线摄影学来说,他们只有理论上的认识,具体操作知之甚少.为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提高影像技术专业实习水平,在此总结了几点带教体会.

    作者:王刚;林黎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角膜异物1 099例取出体会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取出及预后效果.方法 对1 099例角膜异物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留有斑翳55例,薄翳221例,其余角膜均透明.结论 根据角膜异物的深浅度,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大限度减少对角膜的损伤.

    作者:秦文华;王春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36例临床分析

    自2000年-2004年,我们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6例,给以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现将治疗情况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金虎祥;周留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普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7%~15%,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总数的21%,居妇女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首[1],因此积极开展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必要.本文对2006年-2007年同煤集团女工大规模普查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6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16MSCT)在颌面部复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CT对50例创伤所致颌面部复杂性骨折进行3D重建图像.结果 16MSCT成像技术能够立体的、详尽和精确地显示机体组织的三维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其再现畸形的程度可以达到近乎解剖学的程度,为准确掌握病情及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结论 16MSCT三维重建是诊断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泰松;南喜文;杨晓霞;樊森秀;郭文强;王作廷;徐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新生儿肺炎早期X线表现与特征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及早诊断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并且在早期确实具有某些特征性.本文收集近2年30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检查和临床资料,着重对新生儿肺炎的早期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某些具有一定特征性的X线征象.

    作者:张大勇;孟志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儿童,治疗方法较多,报告的疗效也不尽相同,治疗方法不当致肘部畸形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自2001年2月-2007年10月,我们对58例儿童新鲜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采用X线透视下闭合整复经皮交叉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少生;周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后大出血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后中大出血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院用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52例体会

    急性乙醇中毒是内科急诊中较常见的急性中毒,饮酒过量急性中毒时有发生.2007年1月-12月我院共诊治5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