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三合
我院近5年来,采用北京朝阳医院发明的硬通道微创引流血肿加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40例,取得明显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闫敏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由于免疫功能异常而继发血小板减少(PLT<50×109/L),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我院于2004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针对其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免疫抑制剂选用帕夫林口服治疗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跃;张晓芳;刘喜;刘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处方是医生为患者治病后用药的书面文件,具有技术、经济和法律意义.我院在2007年就新处方执行文件对处方书写采取由药房负责的监督管理制度,处方规范书写明显得到了改进,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柴静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后中大出血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院用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急性乙醇中毒是内科急诊中较常见的急性中毒,饮酒过量急性中毒时有发生.2007年1月-12月我院共诊治5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科从1995年-2005年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8例.围术期采用心得安及地塞米松加碘剂防止甲状腺危象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多以脐周或转移性右下腹痛或伴恶心、呕吐、体温升高为特点,临床无可靠的检查手段.B超作为一种简便易行、无创、直接的检查方法对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就不同类型的阑尾炎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冬香;宋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肥胖患者的日益增多以及电刀在手术科室的广泛应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愈来愈高.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后,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笔者早年曾遇到1例胆囊切除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采用外科常规换药治疗,术后3个月切口才愈合,且留下一道凹陷瘢痕,非常不美观,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2000年3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清创缝合,并置管引流术治疗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医疗废物是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是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我院对医疗废物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管理措施,从而加强了医疗废物的管理,规范了医疗废物的处置,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现就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作者:苗淑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创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迟发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我院自2003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18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王守高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粉碎性髌骨骨折较常见,但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确定.我们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使用多组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大多数血透患者合并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是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透析患者86%合并高血压,尽管大多数患者服用降压药,仅有30%的患者血压控制满意,58%控制不理想,12%未接受治疗,提示透析患者高血压的防治仍是当前严峻的问题.
作者:范维;严俊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合理的药价与老百姓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药品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2001年至今,我国已降低了近1 000种药品的价格,平均降价幅度在15%左右,累计降价总额约为350亿元,但政府定价药品品种仅占临床用药的15%左右.到目前为止,药品降价已经是第17次了,但由于流通环节的繁琐和购销中的暗箱操作,药品的价格依然很高,医院获利空间很大,降价的幅度和频次与老百姓的期望有较大差距.到底该如何解决药价虚高呢?笔者试作了以下分析.
作者:张春勤;李云;郭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取出及预后效果.方法 对1 099例角膜异物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留有斑翳55例,薄翳221例,其余角膜均透明.结论 根据角膜异物的深浅度,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大限度减少对角膜的损伤.
作者:秦文华;王春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上升,多伴发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为了预防和有效治疗疼痛、并发症,恢复功能,生活自理,降低病死率,早期半髋置换治疗此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沈培忠;贾根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冠心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石永恒;刘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科自2001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肿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民;王丽蓉;郭伟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创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我院自2000年-2007年间共收治创伤性脾破裂患者100例,手术治疗87例,非手术治疗22例,死亡1例.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黄国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血液、风湿、肾病等领域的真菌感染逐年增多;然而对真菌感染的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师所困惑的问题.笔者对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收住院的11例真菌感染病例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揭示其中的规律,以期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作者:柴国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高度聚集的特殊场所.在学校发生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强度大,传播快,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若不加强预防和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作者:代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