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乐;黄飘;陈艺平;陈英女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脑出血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每晚给予果导片口服,有便意时予开塞露20 ml辅助排便;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环境干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缓泻剂的应用.结果 干预组有效率达87.8%,对照组为42.1%,χ2=34.61,P<0.01,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脑出血便秘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邓洁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学知识及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法律观念、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纠纷一直呈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基层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减少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骆寒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51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紧急处理,实施快速有效的护理,大部分患者能顺利进行充分透析.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透析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 将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出院前对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又进行示教、督导、指导、观察等家庭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延缓肺功能下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郑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2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手术前后配合知识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观察切口情况,进行饮食和康复指导护理.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1 d~2 d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好,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做好术中配合、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促进康复的关键,患者可顺利度过围术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吴小乐;黄飘;陈艺平;陈英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药贴敷穴位治疗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长期卧床出现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按摩,饮食调护,口服果导片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饮食调护的基础上腹部按摩后用中药贴敷穴位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中药贴敷穴位治疗可有效治疗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出现的便秘.
作者:董彩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将整体护理贯穿于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方法 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前宣教辅导,术前、术中充分准备和术后康复指导,实现直肠癌围术期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结果 65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对减轻直肠癌患者术前心理负担,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强琳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生物模式的转变,需要护士全方位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其核心是心理护理.一名合格的护士,除了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不断缓解心理压力,因此必需要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让护士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光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如何运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系统指导,以缓解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维持佳身心状态.方法 根据调查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进行术前宣教和系统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实行健康教育指导,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护理.结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系统健康教育可以缓解或消除患者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白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可以复印的内容之一.
作者:孟江平;吕海蓉;杨育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时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2002年6月-2006年8月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57例住院患者,分析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各种,临床指标,总结适合的护理方法.结果 57例患者经过不同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51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1例转院治疗;3例因延误透析时机合并循环呼吸衰竭病情危重死亡.结论 利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闫美琴;杨翠琴;郗艳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老年烧伤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方法 运用交流技巧,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特点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护士在健康教育实践中加强沟通技巧,能有效提高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增强老年人对自我保健烧伤相关知识的了解,主动参与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景福琴;郭华;刘春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尽早发现风险隐患,成功规避风险.方法 通过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和评价,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措施.结果 达到预防护理差错的目的.结论 通过风险管理,有效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投诉纠纷明显减少.
作者:袁惠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护理方法与感染关系,改进护理程序,控制感染发生.方法 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非感染性疾病87例病例,以置管14 d为中位点统计感染情况.结果 置管14d以上与14 d以内对比发生感染率有明显差异,χ2=2.229;P<0.05.结论 置管时间延长,增加感染率.应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加强预防及感染控制.
作者:王玲;贾宜;芦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既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董淑玲;李亚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科学的内瘘穿刺法.方法 将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观察组26例患者动静脉内瘘按传统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成功后,按住针柄转动针体,以针体圆点提示转动180°,即使针尖斜面向下并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尖斜面向上穿刺并常规固定.比较2组的透析效果有无差异及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的透析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穿刺后针尖斜面向下固定进行透析能保证透析效果,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可选择针尖斜面向下固定透析.
作者:曹玉兰;颜香清;王惠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在妇产科工作中,手术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在术前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反应和应激过程,进手术室后这种心理应激达到高峰,这种心理状态对手术及麻醉十分不利.
作者:陈福芳;戚玉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多、病情重、变化快,护理风险就较大.如何有效地回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防止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夏帆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访谈形式,调查28名护士.结果 28名护士均认为急诊科工作压力大,风险强度高,缺乏安全感.结论 增加人员配备,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加强应对措施,努力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毕红花;王雪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