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红花;王雪松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了所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和体会,分析了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与患者预后的重要关系.结果 通过护士严密观察,细致周到的护理,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康复出院12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5例.结论 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文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患沟通是门特殊的艺术,是科学性、技巧性相结合的艺术.科学性在于它要求护士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术,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还要了解社会自然科学知识.
作者:崔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患者、家属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杨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访谈形式,调查28名护士.结果 28名护士均认为急诊科工作压力大,风险强度高,缺乏安全感.结论 增加人员配备,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加强应对措施,努力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毕红花;王雪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护理方法与感染关系,改进护理程序,控制感染发生.方法 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非感染性疾病87例病例,以置管14 d为中位点统计感染情况.结果 置管14d以上与14 d以内对比发生感染率有明显差异,χ2=2.229;P<0.05.结论 置管时间延长,增加感染率.应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加强预防及感染控制.
作者:王玲;贾宜;芦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在临床工作中,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掌握每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对她们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佳心理状态能够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对术后顺利康复、确保母婴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董戌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控制及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科住院的中、晚期癌症患者50例.对其实施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的方法,目的是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从而有效控制因疾病引起的疼痛,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使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明显得到控制.结论 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可大大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延长了寿命,提高了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
作者:冀红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将整体护理贯穿于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方法 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前宣教辅导,术前、术中充分准备和术后康复指导,实现直肠癌围术期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结果 65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对减轻直肠癌患者术前心理负担,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强琳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 将本院287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51例)和对照组(136例),2组在年龄、体重、糖尿病发病史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干预组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体育锻炼、腹部按摩及精神心理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1周后2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3.14,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便秘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端良;万青;谭华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闫美琴;杨翠琴;郗艳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常见便秘的原因,解除患者的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科脊椎骨折、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等130例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结果 骨折卧床患者出现便秘与心理变化、生活习惯改变、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饮食结构变化及环境因素等有关.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及应用药物等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便秘症状.结论 骨折卧床患者入院后即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排便姿势;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饮食规律,多食粗纤维食物或水果;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大便干结;每日按时排便,可以预防患者出现便秘并发症.
作者:吴驰兵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时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2002年6月-2006年8月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57例住院患者,分析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各种,临床指标,总结适合的护理方法.结果 57例患者经过不同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51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1例转院治疗;3例因延误透析时机合并循环呼吸衰竭病情危重死亡.结论 利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学知识及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法律观念、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纠纷一直呈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基层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减少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骆寒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士职业安全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及广大护理人员十分关注的热点,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如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早就非常重视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美国职业安全管理局明确指出:其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解决威胁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的问题.
作者:卢爱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 将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出院前对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又进行示教、督导、指导、观察等家庭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延缓肺功能下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郑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护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科护理也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在精神护理工作中开展和加强健康教育,将会完善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
作者:李明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老干部离退休前后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其生理反应也是极其复杂的,如果形成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失衡,不但影响党和国家离退休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影响老干部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雅琴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有破坏性损伤之一,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更是一种严重残疾,它不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严重伤害,更为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为此我们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萍;王秀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力丧失,治疗缺乏主动性,拒药现象较为普遍.了解拒药心理,处理拒药行为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作者:胡拴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生物模式的转变,需要护士全方位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其核心是心理护理.一名合格的护士,除了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不断缓解心理压力,因此必需要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让护士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光秀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