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琴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可以复印的内容之一.
作者:孟江平;吕海蓉;杨育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控制及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科住院的中、晚期癌症患者50例.对其实施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的方法,目的是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从而有效控制因疾病引起的疼痛,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使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明显得到控制.结论 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可大大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延长了寿命,提高了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
作者:冀红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生物模式的转变,需要护士全方位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其核心是心理护理.一名合格的护士,除了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不断缓解心理压力,因此必需要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让护士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光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哮喘患者的护理与宣教,使患者掌握哮喘的防治知识,从而减少和控制哮喘的发作.方法 根据不同心理状态,对68例哮喘患者予以对症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均不同程度地掌握了哮喘的防治知识和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结论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阎世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 总结72例老年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结果 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9例患者诉术后活动耐力和体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除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医、护、患共同配合,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耿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访谈形式,调查28名护士.结果 28名护士均认为急诊科工作压力大,风险强度高,缺乏安全感.结论 增加人员配备,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加强应对措施,努力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毕红花;王雪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了所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和体会,分析了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与患者预后的重要关系.结果 通过护士严密观察,细致周到的护理,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康复出院12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5例.结论 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文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8例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另行进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并持续至出院后10周.2组患者于入院当时、出院时、出院后6周、出院后10周用RNADL和MMsE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出院时、出院6周、出院10周RNADL、MMsE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其神经功能.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制的逐步健全以及医疗和护理知识的普及,使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稍有疏漏就易发生护患纠纷.
作者:张秀霞;闫琪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老干部离退休前后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其生理反应也是极其复杂的,如果形成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失衡,不但影响党和国家离退休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影响老干部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雅琴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 将本院287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51例)和对照组(136例),2组在年龄、体重、糖尿病发病史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干预组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体育锻炼、腹部按摩及精神心理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1周后2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3.14,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便秘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端良;万青;谭华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51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紧急处理,实施快速有效的护理,大部分患者能顺利进行充分透析.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透析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脑出血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每晚给予果导片口服,有便意时予开塞露20 ml辅助排便;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环境干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缓泻剂的应用.结果 干预组有效率达87.8%,对照组为42.1%,χ2=34.61,P<0.01,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脑出血便秘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邓洁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此耗费的医疗费也很惊人.
作者:张建平;薛云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服务,提供群众满意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提供、随访服务及综合服务[1].
作者:任素卿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科学的内瘘穿刺法.方法 将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观察组26例患者动静脉内瘘按传统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成功后,按住针柄转动针体,以针体圆点提示转动180°,即使针尖斜面向下并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尖斜面向上穿刺并常规固定.比较2组的透析效果有无差异及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的透析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穿刺后针尖斜面向下固定进行透析能保证透析效果,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可选择针尖斜面向下固定透析.
作者:曹玉兰;颜香清;王惠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总结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找出对策,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多种穿刺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结论 静脉穿刺失败是多种因素的结果,通过认真总结分析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李新姣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在临床工作中,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掌握每位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对她们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佳心理状态能够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对术后顺利康复、确保母婴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董戌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力丧失,治疗缺乏主动性,拒药现象较为普遍.了解拒药心理,处理拒药行为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作者:胡拴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护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科护理也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在精神护理工作中开展和加强健康教育,将会完善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
作者:李明泉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