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0例临床观察

孙胜利

关键词:微创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方法, 适用证, 发病率, 病死率, 应用, 选择, 临床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手术治疗已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但如何选择适用证及手术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神灯配合药物治疗风湿性腰腿痛

    腰腿痛病不是一个单独的病,而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在山区地带发病率相当高,以青壮年多见,尤其以风湿性腰腿痛占主要地位[1].有人统计腰腿痛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发病率.

    作者:张秀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54例体会

    近年来,带锁髓内钉在长管状骨骨折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治疗方法的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尤其是不扩髓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方面,具有创伤小、同定确实、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首选方法[1].

    作者:牟善营;叶松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睾丸扭转11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手术11例,均为单侧发病.6例行复位固定,5例行睾丸切除.结论 睾丸扭转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彩超检查确定.早期手术治疗是治疗睾丸扭转的关键.

    作者:支黎军;薛李喜;王桂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青年人脑梗死50例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方法 对曾于我院治疗的5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5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中,可找到病因的为48例,占总人数的96%.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非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和心源性脑梗死为常见.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仍为青年人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巧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肺炎支原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已成为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且近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危害着患儿的健康.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3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针剂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开郁化痰法治疗心脑疾患体会

    1 释义心脑病证是由于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虚,久病失养等引起心脑功能失常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1].

    作者:王利军;马跃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眼眶炎性假瘤17例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1993年-2006年经我院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资料完整的17例眼眶炎性假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球突出伴眶内软组织肿块占77.8%,眼外肌增粗占83.3%,眼球壁增厚占55.6%,眶内脂肪密度增高占88.9%,造影增强可强化,CT值平均增加38 Hu.结论 眼球突出、眶内软组织肿块、眼外肌增粗、眼球壁增厚、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是眼眶炎性假瘤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多可作出诊断,但对病变充满眼眶和泪腺型炎性假瘤CT表现不具特征性,需活检方可明确诊断.

    作者:王毅安;张春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院外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院外治疗CA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呼吸科门诊2006年1月1日-2007年10月1日接诊的59例CAP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59例患者中14岁~30岁者33例,占55.9%,既往身体健康者43例,占72.9%,发热后2 d~4 d内有47.6%~81.3%的患者确诊肺炎.确诊时除发热外,咳嗽、咳痰常见(占52.5%),另有约1/3患者无呼吸道相关症状;37例患者(62.7%)白细胞计数正常.X线胸片示单侧肺炎51例,占86.4%.对59例随诊患者的调查显示抗生素治疗后约80%的患者3 d内退热.结论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CAP患者大多数年轻,并发症少.若诊断及时,多数患者在门诊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芳平;赵辉荣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浅析妇女更年期(围绝经期)保健

    本文从以下几点对妇女更年期保健(围绝经期)进行浅析.1 妇女更年期保健(围绝经期)的意义目前,妇女更年期保健已受到妇女及社会的关注.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体会

    在妇科临床中,女性不孕症非常多见,究其原因,病因复杂,尤以各种原因导致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更为多见,属于临床难治性不孕症之一.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非手术治疗

    小儿腹股嵌顿疝如处理不当,延误治疗,可造成嵌顿疝的肠管(或器官)坏死、穿孔而危及生命.目前,非手术治疗虽已普及,但对于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和农村卫生人员来说,处理往往感到棘手.

    作者:史晶怀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剖宫术的逐年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诊断率也在上升.现将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例妇科剖宫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重度肾积液术后转归的超声研究

    目的 利用超声探讨中重度肾积液术后肾盂肾盏分离程度的转归.方法 12例不同病因所致的中重度肾积液患者经手术解除梗阻1年后,用超声分别测量膀胱充盈(400~500 ml)状态下和排尿20 min后肾孟肾盏分离值并记录.结果 12例中重度肾积液患者手术解除梗阻1年后肾孟肾盏分离均未能恢复正常.膀胱充盈状态下肾积液程度同术前相比无明显缩复,而排尿后20min~30min复测肾孟肾盏分离值较术前和术后膀胱充盈时明显减少.结论 中重度肾积液经手术解除梗阻后肾孟肾盏分离很难恢复正常.

    作者:岳赟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新生儿低血糖33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特别多发于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缺氧,小于胎龄儿或糖尿病母亲者,其严重时可以导致脑损伤.

    作者:孙桂绒;孙娜丽;李金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国产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2%氯普鲁卡因与2%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40例产妇经L1~2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观察组注入局麻药是2%氯普鲁卡因,对照组注入局麻药是2%利多卡因.观察2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起始时间,运动阻滞大程度,病觉恢复时间,痛觉恢复后5 min疼痛程度,运动恢复时间,BP、HR、RR、SpO2的变化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子宫收缩及出血量,催产素用量.结果 2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大运动阻滞程度2组接近;痛觉恢复后5min的疼痛程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麻醉前后BP、HR、RR、SpO2的变化2组间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取出后Apgar评分、子宫收缩及出血量、催产素用量,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2%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具有起效快、恢复快等优点,是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可供选择的局麻药.

    作者:司文慧;卢允亮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肺部炎症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肺炎的病原体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稀疏居住获得性肺炎与人口众多居住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有明显的不同,后者金黄色葡萄球茵与革兰阴性杆菌明显增多.

    作者:蒋建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麻醉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自2001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各型椎管内麻醉施行下肢手术共1167例,随机抽取其中6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简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及60例硬膜外腔阻滞麻醉(EA),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爱芬;李玉华;王洪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脑转移瘤MRI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对脑转移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脑转移瘤病例的MRI表现.结果 28例中原发瘤以肺癌多,脑转移瘤有常见好发部位及典型MRI表现.结论 MRI增强扫描对颅内转移瘤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文群;宁秀良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静点尼莫地平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分析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SAH所致意识障碍和头痛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3年2月-2008年2月间资料完整的病例.通过临床表现、腰穿检查和头颅CT等确诊,且排除了继发性SAH和大量出血压迫脑组织的病例.确诊后尽早连续静点尼莫地平,调节滴速达佳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果 18例患者静点尼莫地平后,意识障碍和头痛等可迅速减轻或好转.住院期间无二次出血,均住院3周~5周,疾病痊愈或基本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18例自发性SAH的临床分析,认为静点尼莫地平对意识障碍和头痛的缓解有明显效果,应尽早使用.

    作者:张永太;张永福;闫伟民;孙延纶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简易注气装置空气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的方法.方法 对92例临床拟诊肠套叠行空气灌肠诊治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简易注气装置空气灌肠,确诊肠套叠85例,阳性率92%,阴性7例;85例肠套叠中成功复位75例,复位成功率88%.结论 简易空气灌肠注气装置是诊治小儿肠套叠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葛小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