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光大;李成年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测定26例应用普通肝素(UFH)及38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进行对比,分别与30例健康体检者PLT及MPV进行比较.测定并比较18例患者自UFH改为LMWH抗凝3个月PLT及MPV的变化.结果UF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P<0.01);LMW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UFH组及LMWH组间,后者PLT及MPV高于前者,(P<0.05);自UFH改为LMWH抗凝后,PLT及MPV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可致PLT及MPV下降,UFH尤其显著;UFH抗凝致PLT及MPV下降后改用LMWH抗凝并不能使PLT及MPV有明显上升.
作者:于春艳;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降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超重或肥胖的(BMI≥24)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降低治疗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降低体重指数后血压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意义(P<0.05).结论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可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应注意降低患者的体重指数.
作者:刘玉杰;任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注射时容易引起过敏性反应,一般皮肤过敏反应比较多见,也可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1].但注射TAT导致过敏性紫癜,特别是以腹痛、呕吐、便血为主要症状的上消化道出血者少见.2004年我科曾收治1例因TAT脱敏注射后引起过敏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全科医务人员及时抢救、治疗和护理,患者住院28天痊愈后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徐筱红;周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颅脑CT或MRI的广泛应用,透明隔囊肿易被发现,其常伴有临床症状.现就我院儿科1995年~2004年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透明隔囊肿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薛春明;郜爱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女,54岁,半月前感周身酸痛,颈项转侧不利,乍寒乍热,上半身出汗,服一般感冒药不显效,症状逐渐加重,汗出甚,经常湿透内衣,汗出后恶风怕冷,居室常关门闭户,微风一丝不透.来院时正值三伏,气温高达37℃左右,患者仍穿秋衣秋裤,外加套衣.
作者:孙文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自富硒豌豆中提取的硒蛋白进行抑瘤试验.方法受试硒蛋白制成经酶解和非酶解两种形式,给接种了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AC的ICR纯系小鼠分组饲以不同剂量和两种形式的硒蛋白口服液.结果两种硒蛋白液对S180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达52.24%和55.88%,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两种硒蛋白使HAC荷瘤鼠的存活期分别可延长37.30%和27.7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饲用酶解硒蛋白的HAC荷瘤鼠其存活期高于饲用非酶解硒蛋白而与5-Fu相当.
作者:朱功华;兰宁;徐朝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HIE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静脉滴注,对照组16例仅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65.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分别为25.00%及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5 84±2.76日)较对照组(10.02±3.28日)明显缩短(P<0.01).结论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顾冬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的发病机理、发生率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42例肝硬化患者和14例正常者动脉血PaO2、SaO2、PaCO2和pH值.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达54.7%(23/42),在肝功能Child C级中为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与门脉高压和肺血管异常有关,肝储备功能下降时,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检测动脉血氧水平对于肝硬化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肝肺综合征诊断的指标.
作者:郑井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42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通过对42例醉酒后颅脑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醉酒后易发生颅脑损伤,因临床表现不典型,伤情重,并发症多,误诊率、伤残率、死亡率高.结论提高对醉酒合并颅脑损伤的认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头部CT检查,及时应用纳络酮治疗,能提高洒醉后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作者:龙宗泽;周金良;彭英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群体性氟乙酰胺中毒病人的有效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对所有一同进餐人员进行逐一排查,在未明确诊断前快速准确建立静脉通道为用药打下基础;尽快明确诊断给予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群体性心理指导,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症处理.结果48例中毒病人全部治愈,其中1例于出院后再次发生抽搐和头晕,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氟乙酰胺中毒病人通过明确诊断、有效急救、系统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药物流产孕妇服用米非司酮前后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服药前后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流血量>2倍经血量20例,占10%;阴道流血量>1倍经血量15例,占7.5%;阴道流血量与经血量相似135例,占67.5%;阴道流血量少于经血量30例,占15%.结论米非司酮对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无影响,如阴道流血多需及时清宫.
作者:皮回春;刘锦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2005年1月~12月间,我院门诊部共收治咽喉部鱼刺不易取出患者7例,用食醋、韭菜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銮;李洪兰;刘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出国体检人员肺结核感染的状况.方法对7 142名出国体检人员所摄胸片疑有结核感染者进行分析.结果135名出国体检人员胸片显示有陈旧性或活动性感染,占总体检人数的1.89%.结论体检者于我国建国前后出生者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建国后出生者.
作者:周为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52岁~83岁,平均62岁.眼压38~69mmHg,平均48.3 mmHg.经术前准备,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压眼14~20 mmHg,平均眼压16.2mmHg.前房深度平均增深1.2倍,前房角增宽,视力>0.5达39眼.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眼球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该术式切口小,术中前房稳定,能有效降低眼压,恢复视力.增加前房深度,减少角膜散光.术中注入粘弹剂能预防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和房角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复发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初始术式、患者状况、术后并发症对斜疝复发的影响.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所有复发疝患者再次行手术修补.结果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总复发率为9.1%(24/264),初始手术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10.7%,21/197)显著高于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5%,3/67)(P<0.05).疝复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老年患者的慢性病,以及初始术式选择和术中操作的失误.再次手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21例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2.5年,20例(95.2%)显示临床效果良好,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健康因素、术式选择、术中操作失误,都是导致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的重要原因.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宜作为治疗老年复发斜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谢汝伦;马华兴;谢富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8例临床没有出现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几分成常规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每次80~100IU·kg-1·d-1,连用14天.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4个月监测两组患儿的肾功能、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评价两组出现紫癜性肾损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4个月内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12.5%,而常规治疗组为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皮下注射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作者:欧少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继续教育是继毕业、护理规范化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息肉临床与CT的关系,提高对鼻息肉CT影像的认识,合理使用CT检查.方法36例鼻息肉患者分别进行鼻窦CT冠状位和轴位薄层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误诊2例.结果鼻息肉的临床表现与其大小、部位有关.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好发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在鼻腔及鼻窦双向生成.结论CT对鼻息肉的诊断,判定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周俊景;李玉东;张明杰;陈丽;吴超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尿道在输尿管镜窥视下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对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碎石治疗.结果152例原位碎石成功,成功率为95.0%,术后1~3个月结石排净率100%.术中主要并发症输尿管穿孔3例,黏膜下损伤4例.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安全、微创.
作者:廖尚范;伊岱旭;黄志明;吴用样;江伟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急剧上升.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先从心理护理出发,做到治病先治心.
作者:孙秉勤;潘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