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对血小板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皮回春;刘锦芝

关键词:米非司酮, 血小板,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药物流产孕妇服用米非司酮前后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服药前后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流血量>2倍经血量20例,占10%;阴道流血量>1倍经血量15例,占7.5%;阴道流血量与经血量相似135例,占67.5%;阴道流血量少于经血量30例,占15%.结论米非司酮对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无影响,如阴道流血多需及时清宫.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1例TAT脱敏注射致过敏性紫癜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和护理

    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注射时容易引起过敏性反应,一般皮肤过敏反应比较多见,也可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1].但注射TAT导致过敏性紫癜,特别是以腹痛、呕吐、便血为主要症状的上消化道出血者少见.2004年我科曾收治1例因TAT脱敏注射后引起过敏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全科医务人员及时抢救、治疗和护理,患者住院28天痊愈后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徐筱红;周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汗1例治验

    患者,女,54岁,半月前感周身酸痛,颈项转侧不利,乍寒乍热,上半身出汗,服一般感冒药不显效,症状逐渐加重,汗出甚,经常湿透内衣,汗出后恶风怕冷,居室常关门闭户,微风一丝不透.来院时正值三伏,气温高达37℃左右,患者仍穿秋衣秋裤,外加套衣.

    作者:孙文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清创、清理新生角膜上皮组织,使用蒸馏水冲洗后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结果17例患者角膜瓣都达到满意的复位,视力达到0.8~1.2之间.结论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陈庆明;杜敏;孙琴;吴扣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机体全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所产生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如果抢救及时,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在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笔者对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10月,28例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胆囊癌45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胆囊癌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在此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胆囊癌45例的声像图特征及有关资料.结果对45例胆囊癌的超声表现和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确诊37例,诊断准确率82 22%;误诊8例,误诊率17.78%.结论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确诊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对可疑病例仔细分析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因此,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王泽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群体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目的探讨群体性氟乙酰胺中毒病人的有效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对所有一同进餐人员进行逐一排查,在未明确诊断前快速准确建立静脉通道为用药打下基础;尽快明确诊断给予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群体性心理指导,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症处理.结果48例中毒病人全部治愈,其中1例于出院后再次发生抽搐和头晕,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氟乙酰胺中毒病人通过明确诊断、有效急救、系统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单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270例,随机分为米索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米索400μg塞入直肠;米索加缩宫素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直肠放置米索400μg并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缩宫素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各组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ml)、产后出血发生率(%)、第3产程时间(分钟)及用药后血压(mmHg)的变化.结果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第3产程时间米索组为(185.3±116.6)ml、2.22%、(5.9±3.2)分钟;米索加缩宫素组为(190.0±112.7)ml、2.22%、(5.3±3.4)分钟;缩宫素组为(281.6±112.3)ml、13.33%、(8.59±4.7)分钟.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比较,2小时内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第3产程时间3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1、P<0.05);米索组与米索加缩宫素组比较,上述3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米索组、米索加缩宫素组及缩宫素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8±20)、(124±18)、(121±15)mmHg;(72±10)、(70±11)、(69±14)mmHg,三组之间每2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肌注缩宫素,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第3产程,防治产后出血,对血压无影响.

    作者:董金波;张孝峰;邵云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20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疗效好.结论术中粗隆部稳定的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祁光大;李成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降低体重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降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超重或肥胖的(BMI≥24)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降低治疗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降低体重指数后血压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意义(P<0.05).结论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可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应注意降低患者的体重指数.

    作者:刘玉杰;任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行为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医嘱顺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对医嘱的顺从性状况,以及行为干预对患者医嘱顺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病人376例,均经门诊相关检查确诊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对其行为干预后,观察患者医嘱顺从性的改变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干预治疗组患者医嘱顺从率为53.1%较非干预治疗组顺从率26.4%高2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随着干预程度的加强,患者对医嘱的顺从性有显著提高.疾病的控制良好率亦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行为干预对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医嘱的顺从率有明显的作用,从而改善疗效.

    作者:李泽勋;荣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硒蛋白抑制肿瘤的动物试验

    目的采用自富硒豌豆中提取的硒蛋白进行抑瘤试验.方法受试硒蛋白制成经酶解和非酶解两种形式,给接种了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AC的ICR纯系小鼠分组饲以不同剂量和两种形式的硒蛋白口服液.结果两种硒蛋白液对S180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达52.24%和55.88%,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两种硒蛋白使HAC荷瘤鼠的存活期分别可延长37.30%和27.7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饲用酶解硒蛋白的HAC荷瘤鼠其存活期高于饲用非酶解硒蛋白而与5-Fu相当.

    作者:朱功华;兰宁;徐朝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52岁~83岁,平均62岁.眼压38~69mmHg,平均48.3 mmHg.经术前准备,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压眼14~20 mmHg,平均眼压16.2mmHg.前房深度平均增深1.2倍,前房角增宽,视力>0.5达39眼.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眼球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该术式切口小,术中前房稳定,能有效降低眼压,恢复视力.增加前房深度,减少角膜散光.术中注入粘弹剂能预防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和房角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急剧上升.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先从心理护理出发,做到治病先治心.

    作者:孙秉勤;潘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即时支气管灌洗在新生儿羊水胎粪污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羊水胎粪污染即时支气管灌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4例新生儿出生时气管内吸出胎粪者即时支气管灌洗的结果.5 014例活产儿有478例(9.5%)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先吸净鼻、口腔的胎粪,然后喉镜直视下用12 F吸痰管吸净咽部的胎粪,再用12 F吸痰管插入气管.吸出胎粪者234例即时支气管灌洗.结果有41例(41/5 014,0.8%)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全部为气管吸出胎粪者,无1例死亡.结论即时支气管灌洗是防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很好的手段,能减少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应临床推广.

    作者:叶成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测定26例应用普通肝素(UFH)及38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进行对比,分别与30例健康体检者PLT及MPV进行比较.测定并比较18例患者自UFH改为LMWH抗凝3个月PLT及MPV的变化.结果UF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P<0.01);LMW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UFH组及LMWH组间,后者PLT及MPV高于前者,(P<0.05);自UFH改为LMWH抗凝后,PLT及MPV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可致PLT及MPV下降,UFH尤其显著;UFH抗凝致PLT及MPV下降后改用LMWH抗凝并不能使PLT及MPV有明显上升.

    作者:于春艳;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宫腔注射药物预防人流综合征100例分析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我国一直得到普遍应用.为了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我们采用细导管置入宫腔、注入利多卡因后行人工流产100例,发现效果良好,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防止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刘菊;张体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例重度营养不良并骶部巨大褥疮的护理

    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1].一旦发生褥疮,不仅影响病情,还给病人增加痛苦,严重威胁着病人的健康及生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危重病人,应加强基础护理,杜绝褥疮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支柱,在数千年历史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全世界医学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药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和中药剂型的多样化,有关中药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外有报道数十例患者服用中药引起肾功能衰竭,需肾移植的消息.国内<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也有许多关于含马兜铃酸药品引起肾损害的报道,引起全球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关注.中药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梁桂凤;黄富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韭菜治疗咽喉部鱼刺7例体会

    自2005年1月~12月间,我院门诊部共收治咽喉部鱼刺不易取出患者7例,用食醋、韭菜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銮;李洪兰;刘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120例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2小时,B组2~4小时,C组4~6小时,D组6~12 小时.结果四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9%、76.7%、72.2%、39.4%,前三组与后一组间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0%、0%、2.8%、6.1%.结论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TEMI发病2小时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好,2~6小时次之,但对于发病时间6~12小时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

    作者:谢千;曾建新;黄干洪;徐志奇;李东华;龚锦强;刘林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