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疗效观察

顾冬云

关键词:纳络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HIE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静脉滴注,对照组16例仅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65.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分别为25.00%及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5 84±2.76日)较对照组(10.02±3.28日)明显缩短(P<0.01).结论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曲克芦丁治疗脑梗死98例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7年~2002年收治闭塞性脑缺血病患者98例,用川芎嗪、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经5年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纪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嗜酸性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乳腺嗜酸性细胞癌的病理组织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例女性乳腺嗜酸性细胞癌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乳腺嗜酸性细胞癌组织学特点为癌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宽广,内含大量嗜酸性颗粒,细胞核中度异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少见;癌细胞大多呈松散的大片块状分布,部分呈梁状、条索状或弥漫成巢状排列,伴有腺管及乳头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癌细胞CK、EMA阳性表达,不表达SMA、S-100蛋白、CgA、Syn及GCDFP-15.PAS染色阴性.结论嗜酸性细胞癌是不同于大汗腺癌及嗜酸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

    作者:温建成;黄小萍;王延红;苏少雪;刘俊斌;蔡岳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透明隔囊肿2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于颅脑CT或MRI的广泛应用,透明隔囊肿易被发现,其常伴有临床症状.现就我院儿科1995年~2004年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透明隔囊肿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薛春明;郜爱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急剧上升.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先从心理护理出发,做到治病先治心.

    作者:孙秉勤;潘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机体全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所产生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如果抢救及时,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在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笔者对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10月,28例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清创、清理新生角膜上皮组织,使用蒸馏水冲洗后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结果17例患者角膜瓣都达到满意的复位,视力达到0.8~1.2之间.结论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陈庆明;杜敏;孙琴;吴扣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的发病机理、发生率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42例肝硬化患者和14例正常者动脉血PaO2、SaO2、PaCO2和pH值.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达54.7%(23/42),在肝功能Child C级中为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与门脉高压和肺血管异常有关,肝储备功能下降时,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检测动脉血氧水平对于肝硬化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肝肺综合征诊断的指标.

    作者:郑井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测定26例应用普通肝素(UFH)及38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进行对比,分别与30例健康体检者PLT及MPV进行比较.测定并比较18例患者自UFH改为LMWH抗凝3个月PLT及MPV的变化.结果UF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P<0.01);LMW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UFH组及LMWH组间,后者PLT及MPV高于前者,(P<0.05);自UFH改为LMWH抗凝后,PLT及MPV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可致PLT及MPV下降,UFH尤其显著;UFH抗凝致PLT及MPV下降后改用LMWH抗凝并不能使PLT及MPV有明显上升.

    作者:于春艳;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20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疗效好.结论术中粗隆部稳定的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祁光大;李成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出国体检人员肺结核感染率分析

    目的探讨出国体检人员肺结核感染的状况.方法对7 142名出国体检人员所摄胸片疑有结核感染者进行分析.结果135名出国体检人员胸片显示有陈旧性或活动性感染,占总体检人数的1.89%.结论体检者于我国建国前后出生者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建国后出生者.

    作者:周为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维生素C注射液除顽渍法

    在医疗活动中,进行各种治疗、操作以及用药后观察记录等时,少不了接触消毒液、药液、血液、铁锈、乃至钢笔水,难免会染上衣物.一旦染上应用常规方法清洗难以洗掉,尤其是高锰酸钾液(PP粉)、碘酊、龙胆紫等深色药液.

    作者:卿素兰;张海燕;黄江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早产儿的助产及产房护理

    早产儿是指孕期满28周不足37周分娩而存活的新生儿.早产儿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颅内出血机会较大,故分娩方式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作者:李廷俊;黄俊兰;李素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息肉的临床与CT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鼻息肉临床与CT的关系,提高对鼻息肉CT影像的认识,合理使用CT检查.方法36例鼻息肉患者分别进行鼻窦CT冠状位和轴位薄层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误诊2例.结果鼻息肉的临床表现与其大小、部位有关.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好发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在鼻腔及鼻窦双向生成.结论CT对鼻息肉的诊断,判定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周俊景;李玉东;张明杰;陈丽;吴超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保留灌肠治疗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方法探讨15例报告

    临床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尤其是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很常见,主要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静脉补液调整,一是通过口服方法补给.静脉补充方法快速有效,但该方法不仅受药源的限制,而且受药物浓度的限制或尿量影响,在重度缺乏时,要补充至正常还要造成水的大量输入.

    作者:张立军;张慧芬;李志勇;刘仁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群体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目的探讨群体性氟乙酰胺中毒病人的有效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对所有一同进餐人员进行逐一排查,在未明确诊断前快速准确建立静脉通道为用药打下基础;尽快明确诊断给予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群体性心理指导,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症处理.结果48例中毒病人全部治愈,其中1例于出院后再次发生抽搐和头晕,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氟乙酰胺中毒病人通过明确诊断、有效急救、系统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依那普利组及前列腺素E1合用依那普利组.比较三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定量.结果两个治疗组用药后Um Alb均明显降低(P<0.05,P<0.01),以前列腺素E1合用依那普利组降低更明显(P<0.01),前列腺素E1合用依那普利组与依那普利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前列腺素E1及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治疗DN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志国;侯美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单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270例,随机分为米索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米索400μg塞入直肠;米索加缩宫素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直肠放置米索400μg并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缩宫素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各组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ml)、产后出血发生率(%)、第3产程时间(分钟)及用药后血压(mmHg)的变化.结果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第3产程时间米索组为(185.3±116.6)ml、2.22%、(5.9±3.2)分钟;米索加缩宫素组为(190.0±112.7)ml、2.22%、(5.3±3.4)分钟;缩宫素组为(281.6±112.3)ml、13.33%、(8.59±4.7)分钟.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比较,2小时内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第3产程时间3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1、P<0.05);米索组与米索加缩宫素组比较,上述3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米索组、米索加缩宫素组及缩宫素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8±20)、(124±18)、(121±15)mmHg;(72±10)、(70±11)、(69±14)mmHg,三组之间每2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肌注缩宫素,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第3产程,防治产后出血,对血压无影响.

    作者:董金波;张孝峰;邵云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病人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病人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5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250 ml+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头孢唑啉钠2.0g+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2次,病毒唑1.0g+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病人用药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肿瘤病人的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刘国柱;吴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韭菜治疗咽喉部鱼刺7例体会

    自2005年1月~12月间,我院门诊部共收治咽喉部鱼刺不易取出患者7例,用食醋、韭菜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銮;李洪兰;刘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腹股沟斜疝的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复发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初始术式、患者状况、术后并发症对斜疝复发的影响.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所有复发疝患者再次行手术修补.结果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总复发率为9.1%(24/264),初始手术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10.7%,21/197)显著高于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5%,3/67)(P<0.05).疝复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老年患者的慢性病,以及初始术式选择和术中操作的失误.再次手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21例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2.5年,20例(95.2%)显示临床效果良好,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健康因素、术式选择、术中操作失误,都是导致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的重要原因.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宜作为治疗老年复发斜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谢汝伦;马华兴;谢富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