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例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郭畅群;刘会

关键词:老年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患者, 易误诊,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 典型症状, 诊断率, 误诊率, 警惕性, 医生, 国内, 发病
摘要: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以甲状腺毒病、甲状腺肿及眼症为临床表现.但老年人甲亢常常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无典型症状,如医生警惕性不高,常易误诊.国内沈士华报道24例老年甲亢患者中误诊7例,误诊率高达29%[1].本文对我院1995~2004年间27例老年甲亢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老年人甲亢的诊断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2003年3月~2005年7月我院使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爱荣;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醒脾养儿冲剂和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厌恶进食,大便干稀不调为特征.一般来讲,引起厌食常见原因有2种:一种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肠胃道疾病,结核或其他急慢性感染等全身性疾病,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等;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环境刺激影响,使肠胃对消化系统功能调节失去平衡,如父母缺乏科学喂养知识,因不合理喂养导致小儿厌食,大多表现在未及时添加辅食、强迫进食、贪吃零食、偏食等方面[1].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原因致使食欲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胃肠功能疲劳,胃肠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所致[2].

    作者:刘志军;孙谷;白波;李理;徐家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非手术治疗桡骨下端骨折36例体会

    桡骨下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大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局麻下牵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36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张振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住院病人手术前应激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尽管病人在入院之前对此已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在手术即将实施之前仍然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因此,研究病人术前应激反应,有助于防治心身疾病,取得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减少并发症.本文对56名住院病人术前应激反应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7例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以甲状腺毒病、甲状腺肿及眼症为临床表现.但老年人甲亢常常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无典型症状,如医生警惕性不高,常易误诊.国内沈士华报道24例老年甲亢患者中误诊7例,误诊率高达29%[1].本文对我院1995~2004年间27例老年甲亢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老年人甲亢的诊断率.

    作者:郭畅群;刘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伤性胃肠道破裂76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胃肠破裂在腹部外伤中较常见,我科自1995年~2004年共收治281例腹部外伤,其中76例外伤胃肠道破裂.本文旨在分析其致伤原因、合并伤、并发症、胃肠道破裂的诊断处理,以及合并伤的处理.

    作者:茹国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颌面部表面美容修复的形态学基础

    颌面部为颜面部的组成部分.所谓颜面部系指上至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区域.通常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点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颌面部系由颜面部的中、下部组成.颌面部是人体经常外露的部位,该部位有眼、鼻、唇和颏部等重要器官,在功能、形态及外观上均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时既要注意视、嗅、呼吸、咀嚼、吞咽、言语及面部表情等功能,又要不影响颜面美观.

    作者:别永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否较病毒唑疗效好.方法选取我院48例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婴幼儿肠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更昔洛韦5 mg/kg每日治疗;B组使用病毒唑10 mg/kg每日治疗.结果更昔洛韦组有效率88 5%,病毒唑组有效率54.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

    作者:黄志刚;邱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时,患者用力排便使腹腔内压力[1]和心内压增高,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使梗死范围扩大,常导致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2].因此,必需处理好便秘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改云;李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5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5周妊娠的安全性及有效剂量.方法我院自2003年元月~2005年5月对孕10~15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83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对无反应者加用1组米索前列醇,1片口服,2片阴道上药,观察胚胎组织排出情况、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83例中流产82例,有效率达98.8%.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5周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有效率为98.8%.

    作者:朱春芳;陈大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碳酸锂治疗丛集性头痛33例体会

    偏头痛病人在神内门诊很常见,丛集性头痛是偏头痛的特殊类型,约占偏头痛的1%~2%.丛集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性神经痛、组织胺性头痛、Horten综合征.

    作者:齐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在校学生的外伤防治与护理

    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活泼好动,体育运动是他们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剧烈的运动,激烈的对抗,难免发生运动损伤.笔者在过去的外科医护中,经常接触到运动损伤的学生,并成功地进行了外伤的护理.

    作者:陆杏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概况

    肺动脉高压(PH)是众多心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环节,严重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是新生儿期青紫的重要原因,病死率高达50%[1].在过去40年,尽管人们对肺循环有了较多了解,但对似乎具有相同程度的PH患儿却出现不同的治疗结果仍感到困惑.上世纪70年代血管扩张药物的临床使用人们受到很大鼓舞,但后来发现口服钙通道阻滞剂并不总是有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NO)应用于临床,使口服钙通阻滞剂治疗无效的PH患儿又看到生存的希望[2].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罗远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男性HBsAg阳性者HBV在其配偶间传播的调查分析

    乙肝的主要传染源为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除血液外,患者唾液、精液、汗液等均可检出HB-sAg.因此,密切生活接触,特别是性接触,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我院自2002年始对554名男性HBsAg阳性者配偶做了HBsAg的调查,结果发现561名配偶(包括再婚配偶)的HBsAg阳性率与男性HBsAg阴性之配偶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

    作者:姜兴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药效强、起效迅速、副作用小、剂量容易控制,是新型麻醉性镇痛药.此药在1990年首先在人体中作试验,1996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临床、本文对其药理学、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秦凤鸣;祝力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4例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4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年龄61岁~86岁,平均年龄70.2岁.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13例

    鼻咽纤维瘤血管瘤常发生于10岁~25岁男性青年,为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时术腔深、术野小、失血迅猛及瘤体剥离困难,往往需要大量输血.我院采用术前对肿瘤供血动脉选择性栓塞的方法,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13例,避免了术中大量出血,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王守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婴儿期先天性唇裂术围手术期处置的探讨

    目的探讨婴儿期先天性唇裂术围手术期处置的佳方案.方法对我院十年200余例婴儿期先天性唇裂患儿围手术期的处置进行总结.结果婴儿期先天性唇裂修复术,术前、术中、术后均离不开准确的治疗处理和细心的照顾.结论手术的成功与否和术前、术中、术后的精确的治疗处置是密不可分的.术前、术中、术后的细致的观察、准确的治疗处理、精心的照顾是保证术后伤口正常愈合和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者:马歆宇;李武德;刘凤荣;李昀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1963年~2003年矽肺死亡病例分析

    矽肺是矽尘作业工人危害大的职业病,我公司各矿山系有色金属铜矿开采,接尘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57.5%,探讨矽肺病人的死亡规律对提高防尘措施,减少矽肺病人的发生,对现有矽肺病人的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延长患者寿命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103例矽肺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李官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咽喉镜直视、导丝协助插入胃管体会

    对于危重昏迷病人,早期留置胃管不但能改善病人全身营养及代谢状况,而且能预防多器官衰竭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但昏迷病人往往因为没有吞咽动作,咽喉部肌肉痉挛,或因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等,行常规胃管插入较困难,有时因反复多次插管,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及喉头水肿等并发症.我科对40例留置胃管困难者行咽喉镜直视下通过导丝协助插入胃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关俊华;支洪波;李桂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