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衡艳林
[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口腔种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口腔种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健康教育课程,观察两组病人智谋水平、口腔种植成功率、失约率、对护理满意率及对口腔种植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智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口腔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率及对口腔种植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失约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口腔种植病人智谋水平,提高病人对口腔种植知识的知晓率,降低病人失约率,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朱素娟;邱睿;谢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H”形3M弹力胶布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采取“H”形3M弹力胶布固定以及3M宽纸胶布固定,观察两组首次固定后导管移位、胶布松脱情况、胶布使用天数、病人舒适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后效果、舒适情况、胶布首次固定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H”形3M弹力胶布固定引流管,具有黏附性好、使用时间长、固定可靠、不易移位、病人舒适等优点.
作者:冯锦珊;伍少梅;陈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案例前导模式护理实训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对30名参与案例前导模式护理实训教学的护生对教学实施的过程和感受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案例前导模式护理实训教学课堂体验性强,利于护生学习能力锻炼和学习方法掌握;影响课堂实施效果的个人因素包括个人心理调控适应能力、操作掌握熟练程度、理论知识掌握水平3个方面;影响课堂实施效果的环节要素包括角色分工、操作流程实施、课后评价总结3个方面;影响个人学习效果的因素包括课前网络学习效果、病例资料学习准备、课间练习时间3个方面.[结论]案例前导模式护理实训教学方式有利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张秀霞;鲍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阐述磁性医院模式的发展与现况及国内外使用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成效,探讨如何将该模式运用到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以吸引护理人才,降低护士辞职率.
作者:蔡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对电话随访式与微信随访式延续护理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急性白血病需PICC带管出院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电话随访式(TEL组)或微信随访式(WeChat组)延续护理组各36例,对两组患儿分别行电话随访式或微信随访式延续护理,3周后对两组患儿家长PICC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WeChat组患儿家长的PICC相关知识了解度、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TEL组,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则低于TEL组(P<0.05).[结论]微信随访式延续护理比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更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PICC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美霞;王立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对精准护理发展进行概述,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精准护理在脑卒中预防中的应用,改善我国脑卒中预防的现状.
作者:徐勤勇;朱光祥;韦衡秋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要点与技巧.[方法]对147倒病人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成手术,视力恢复情况满意.[结论]白内障手术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中眼位的配合,术前健康教育与手术全程中的有效沟通也至关重要.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时间短,术中使用的机器设备多,对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的熟练使用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作者:陈捷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由于头颈部肿瘤切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组织缺损,既影响病人的美观,还导致头颈部功能障碍,血管化游离皮瓣是修复缺损的主要方法.穿支皮瓣因具有损伤小的特点,已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1].近年来,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edial sur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MSAP)被广泛用于头颈部缺损修复,术后功能和外观取得满意效果,且随访发现无明显供区并发症[2-3].2016年6月我科收治了1例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MSAP切取移植修复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堵晓倩;郦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拒绝接受PICC置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行化疗的90例恶性肿瘤病人根据化疗置管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浅静脉化疗,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应用PICC置管方式,对两组治疗后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化疗置管方式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P<0.05);PICC导致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导管维护不当、封管液选择不当、病人手臂过度运动、长时间置管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导管阻塞等.[结论]PICC置管方式成功率高,但是由于置管后易出现渗血、感染、静脉血栓以及静脉炎并发症,导致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拒绝接受PICC置管,从而影响化疗进程.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PICC置管治疗依从性,以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作者:黄伟;赵海莲;冯苗倩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分析我国肿瘤护理基金论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肿瘤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中报告的国内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全部肿瘤护理文献为研究对象,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为统计来源数据库,对2013年-2015年刊载的肿瘤护理基金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2015年国内核心期刊共刊载肿瘤护理论文4 108篇,其中基金论文983篇.肿瘤护理基金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文献基金资助以省级资助为主,合著论文占96.13%;作者分布多的前5个地区为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发文量共占基金文献的53%;研究主题主要是肿瘤专科护理研究和肿瘤护理实践,对象多为肿瘤病人.[结论]目前肿瘤护理学受到重视,基金文献数量逐年增长,但整体数量不足.肿瘤护理基金论文研究对象多局限于病人,作者合著率较高,且地区分布不均匀,以中部和东南部省市为主.
作者:郭凤丽;李莉;郑晓娜;赵婧;苏玲;强万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检索国内外有关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希望进一步为国内研究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王明星;潘红英;朱红芳;高喜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儿童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2例脑动静脉畸形患儿切除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观察和护理,32例患儿中1例术后再出血患儿得到及时手术治疗,1例术后癫痫患儿得到有效控制,12例术后电解质紊乱得到及时纠正,2例术后对侧上下肢体肌力下降经积极功能锻炼肌力较前提高.[结论]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促使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周中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建立微信群管理对青光眼手术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出院时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将病人加入青光眼医患微信群,观察两组病人的视力、眼压、视野稳定率情况,进行青光眼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6个月内的视力、眼压、视野稳定率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青光眼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患微信群能提高青光眼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有利于改善病人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窦志霞;高辉;吕建华;尹会苏;卢文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基于模块化教学的《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模式,并探讨该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分别作为教改班(n=59)和对照班(n=53),分别对其进行模块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结果]教改班护生期末理论成绩(85.45分±8.67分)和操作成绩(86.10分±2.76分)均优于对照班(P<0.01);教改班护生在教学效果调查中评价积极.临床实习中3次阶段理论考试教改班平均成绩(78.72分±12.99分)优于对照班(P<0.05),急诊科实习出科考试成绩教改班(88.73分±3.22分)也优于对照班(P<0.01).[结论]将基于模块化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护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李璐寰;丛小玲;杨艺;马玲;李小勤;吴丽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老年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是指病人在肺炎的基础上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功能衰竭,是老年急救医学领域的“综合征”[1],一旦出现病死率极高.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往往就诊时就有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2015年3月我科收治1例肺炎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在治疗中出现了血小板输注无效,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病情平稳转至普通病房治疗.现将治疗经过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产前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泰安、枣庄两市三级甲等医院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EPDS得分为8.39分±2.94分,抑郁发生率29.17%,SSRS总分为34.26分±7.74分,EPDS评分与SSRS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57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婆媳关系、对疾病的了解情况以及社会支持水平为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产前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和社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作者:陈晰;柳韦华;许圣菊;刘小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在阐述微课含义、起源和特征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微课在护理学科实验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微课在实验教学发展中面临的局限性,以期在未来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微课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
作者:苏媛媛;余珍;王昕;徐高磊;张伟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亲子互动影像包在幼儿麻醉诱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行手术治疗的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幼儿接受常规麻醉诱导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亲子互动影像包护理工具,对两组干预后焦虑评分、麻醉配合度评分以及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幼儿干预后焦虑评分、麻醉配合度评分以及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幼儿麻醉诱导护理中加用亲子互动影像包工具可显著改善手术幼儿的焦虑情绪,提升其麻醉配合度,降低应激反应.
作者:彭虹娟;王艳华;朱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新护士培训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7月入职的新护士78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培训方法的指引下结合多元智能的教学理念进行临床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专科操作考核评分、科室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有助于增强培训效果,利于新护士掌握专科护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凌艳;黄少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双视角全方位环境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双视角全方位护理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4月)和实施后(2017年5月-2017年8月)入住医院ICU的胸腹部大手术病人各3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胸腹部大手术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ICU胸腹部大手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双视角全方位环境护理于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视角全方位环境护理对ICU胸腹部大手术后病人进行干预可取得较好的疼痛控制与睡眠紊乱改善效果.
作者:杨利兹;彭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