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在老年病人胸腔镜辅助下袖状肺切除术中的应用

孔丽芸;付金凤;杨娟;钟帅琳;张颖;彭凤裘

关键词:体温保护, 老年, 胸腔镜, 袖状肺切除, 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体温保护在老年病人胸腔镜袖状肺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分析胸腔镜袖状肺切除术的老年病人27例,记录鼻咽温度、平均动脉压、凝血功能、胸内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ICU滞留时间、肺部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低温发生率和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及手术结束时凝血功能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效果确切有效,可提高老年腔镜袖状肺切除病人术中护理质量.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护理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病人阴道冲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病人阴道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中晚期宫颈癌并进行阴道冲洗放疗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阴道冲洗,观察组在常规阴道冲洗的基础上加以人文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期间阴道冲洗的依从性、感染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期间阴道冲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病人进行阴道冲洗时实施人文护理,可提高病人阴道冲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同时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鞠小梅;陆云燕;许燕;邱丽红;张曦霞;陈蕾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依从性差的居家腹膜透析病人的现象学研究

    [目的]探讨依从性差的腹膜透析病人居家自我管理的知、信、行现况.[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依从性差的居家腹膜透析病人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记录,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依从性差的腹膜透析病人居家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包括:出现不良情绪;希望得到家庭、医护和社会的支持;自主性过度增强;忽视病情监测;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感降低.[结论]重视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及心理问题,居家自我管理问题较多,根据腹膜透析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

    作者:史兰英;芮静娟;张雅琴;周国庆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依据抽签单双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病人入院期间均给予相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分析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评分、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宋巧云;吴梅霞;严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居家抗血小板药物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居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术后居家康复期间均需进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对187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服药依从性评分为7.49分±0.99分,其中合并其他用药、症状改善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居家抗血小板药物服药依从性整体水平较好,应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关欣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天津市护士工作投入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护士工作投入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天津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和工作投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弹性总分为92.99分±12.02分,工作投入总分为55.07分±10.95分.护士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护士的工作投入状况.

    作者:王凝;温璇;王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出院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对出院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自我管理效能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出院高血压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进行3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变化、一般自我管理效能与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明显比对照组提升(P<0.01),依从性行为评价得分较对照组提升(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控制出院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提高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秀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2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检索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参阅相关文献报道,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心理护理对策,对200例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200例患儿及家长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依从性良好.[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提供的正确、及时的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缩短病程,减少疾病的复发.

    作者:唐玉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存在冠状动脉支架的前列腺增生症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存在冠状动脉支架的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护理.[方法]对22例存在冠状动脉支架的BPH行TURP治疗,术前充分心脏功能的评估、全面检查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注意心电图ST-T的变化及心律失常情况,给予间断或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冲洗通畅,观察冲洗液颜色变化,密切监测凝血全套及心肌酶谱,预防感染,指导病人饮食与活动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结果]22例病人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6 d~7 d拔除导尿管,除1例病人出现尿失禁,指导其行肛门括约肌训练后好转,2例解血尿,指导病人多饮水,暂停服抗凝药后缓解外,均未发生大出血和冠心病发作,22例病人术后康复满意,痊愈出院.[结论]充分术前准备和心脏功能的评估,全面仔细的术后护理,加强出血及冠心病发作的预防和观察,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国英;付丹丹;胡小兰;欧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病房预约检查失约率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病房预约检查的失约率.[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即计划 (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进行质量改善.[结果]病房预约检查失约率由改善前的30.8%下降至改善后的8.6%.[结论]PDCA循环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的工作程序,可降低病房辅助检查失约率,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满意度.

    作者:朱惠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基于预防性理论开展的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腹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消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究基于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行盆腹腔手术治疗的妇科病人的消极情感状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盆腹腔手术治疗的妇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基于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5天末的SAS和SDS评分情况;记录两组病人在术后5 d下肢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5 d出现下肢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妇科盆腹腔手术治疗的病人引入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能改善机体负性情感状况.

    作者:尤金雅;陈志芳;陈明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感染科住院病人对静脉留置针认知现状的调查

    [目的]了解感染科住院病人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为静脉留置针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住院的病人150例,问卷调查病人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情况.[结果]感染科住院病人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水平欠佳,对留置针的接受现状不容乐观.[结论]护士应加强对病人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留置针的认知.

    作者:王玲;李正莲;章晓云;魏艳芳;黄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无创机械通气致面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无创机械通气致面部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5年12月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56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3月-2016年8月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58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面部压疮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无创机械通气致面部压疮发生率为2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1%(χ2=16.96,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预防无创机械通气病人面部压疮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面部压疮发生率.

    作者:王啊妹;许怡芳;陈玉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1例PCI术后突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疗效好,已经成为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1].急性左心衰竭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2].

    作者:王红;潘红;李迎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老年住院病人抑郁状态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病人抑郁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及老年抑郁量表(GDS,简洁版)对254例老年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其因素.[结果]254例老年病人中180例(70.87%)无抑郁,轻度抑郁65例(25.59%),中重度抑郁9例(3.54%),抑郁总发生率29.13%.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疼痛以及有无尿失禁、家人陪伴6个因素与抑郁发生率有关(P<0.05或P<0.01);家人陪伴、尿失禁、慢性疼痛是老年住院病人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住院老年病人抑郁发生率高,应重视人文关怀、社会支持与生活照料.更应加强尿失禁、慢性疼痛等老年综合征的评估、治疗及护理.

    作者:肖腊梅;张孟喜;董巧亮;白春燕;何桂香;雷先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赫赛汀治疗乳腺癌过程中输注流程的细节管理

    [目的]探讨赫赛汀治疗乳腺癌过程中的安全用药流程及管理良策.[方法]对药物的交接与核对、药物的正确取用、储存与保管、药物输注时的观察等方面拟定流程细化管理,并对此流程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结果]使护士明确了在赫赛汀输注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及安全用药流程标准.[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可提高护士在赫赛汀输注过程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刘燕芬;庄秋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1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护理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指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淋巴肿瘤,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率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1].近10年发病率逐渐上升,此病不仅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人中逐渐增加,而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也明显增加[2].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程短,进展快,预后差,具有高度致死性.除了疾病本身进展危及生命外,病人还存在血栓的危险性.发生血栓的主要原因在于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壁的损伤及静脉血液瘀滞等.有报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血栓发病率大于6%.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据统计,美国每年新发PE约60万例,其中约15万例死亡[3].未得到及时治疗肺血栓栓塞病人病死率可达90%.

    作者:陆爱文;张帆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不同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针穿刺法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病人实施单手送管法,对两组病人的留置针一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送管法应用在脑卒中病人中能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黄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1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血症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总结1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脓毒血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连续监测血糖、合理药物及病情观察、高热的护理、医院感染的预防、健康宣教、终末消毒等方面.

    作者:邢沁蕊;褚加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泰国布拉帕大学护理教育的启示

    对泰国布拉帕大学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国内护理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和晓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4例淋巴瘤化疗致肠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胃肠道副反应是淋巴瘤病人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副反应之一,而肠梗阻作为其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也时有报道.淋巴瘤化疗病人一旦发生肠梗阻,不仅会耽误化疗的进程,同时也对病人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2014年11月-2016年1月我科化疗过程中出现肠梗阻4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