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心得

熊启勇;李魁武;李犇武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临床治疗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总结自2007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治疗病例200例,平均年龄68.5岁,其中Evans分型Ⅰ型32例,Ⅱ型26例,Ⅲ型43例,Ⅳ型44例,V型38例,Ⅵ型17例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178例,病例均获随访.结果 178例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18例非手术治疗呈畸形愈合,4例死亡.结论 高龄、骨质疏松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容易发生原因,充分认识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关键所在,内固定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目的 测定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不同温度下在3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与克拉维酸钾的含量的变化.结果 配伍液质量不稳定,含量下降、不溶性微粒少量增多.结论 光线、温度、溶媒及PH值、配制浓度、溶液放置时间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应规范性操作,溶解后立即给药,一次剂量静脉滴注30分钟.以保证安全用药.

    作者:郜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蕉岭县妇幼保健院2010年农村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保障我县农村妇女身体健康,提高妇女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按蕉岭县政府、县卫生局指示,我院与计生、妇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在我县农村开展实施妇女疾病普查项目.1 普查目的和意义通过妇女病普查,切实掌握我县农村妇女的健康状况和妇科疾病发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断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探索农村妇女妇科疾病防治方法,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傅利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山楂叶总黄酮药理作用浅析

    山楂叶系蔷薇科植物山楂的叶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成分,如金丝桃苷、牡荆素、槲皮素、芦丁等,具有降压、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脂,耐缺氧等作用,研究表明,山楂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能显著抑制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还能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增强红细胞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增强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促进脂质的运转和排泄,是山楂降低血脂的主要活性物质.山楂叶的药理作用:

    作者:史逸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试论“和”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另类思考

    中医学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和哲学精髓.其中对“和”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就是突出反映.关于这一点,在占代中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尽阐述.其中《素问·逆调论》有关“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就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一思想,道出了中医学“和”的核心价值取向.

    作者:刘晨;陈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3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取经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本组3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并取得治愈,术后有着良好的恢复效果.结论:本术式有着损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成功率高和费用低廉等特点,尤其对小儿斜疝的优越性显著.

    作者:覃敬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

    根据近年来各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各种报道,选择临床疗效较好,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总结,包括传统的中药、针灸、拔罐、小针刀、穴位注射等多种治疗方法,因中医治疗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疗效高等明显优势,其临床使用将越来越广泛.

    作者:杨敬东;罗亮;钟大勇;孙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探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以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合理的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部分医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及时找出原因及对策.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防范,辨证施治.

    作者:李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手段联合应用治疗冠脉慢性闭塞病变(CTO)

    目的:CTO病变是一类常见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几乎每3-4个冠脉造影检出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患者中,就有一人存在至少一处CTO病变.成功开通CTO病变可改善远端冠状动脉供应区心肌缺血、复苏冬眠心肌,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约可减少50%搭桥的需要,且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有益.因此CTO介入治疗临床需求很大.由于CTO特有的病变性质及多方面的复杂性存在,以及专用器械的缺乏,CTO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仍然偏低.在世界范围内统计CTO介入治疗的平均成功率仍低于80%,因此CTO病变被介入界同仁戏称为介入治疗领域“后的堡垒”.我们旨在提高CTO成功率,赶超国际平均成功率,减少搭桥率,改善CTO病人的预后.结果:104例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88例,失败16例,成功率84.62%..结论:我们通过多体位造影、使用强支撑力指引导管、使用通过性较强导引导丝、微导管支撑、球囊支撑、逆向通过等多手段联合的方法,提高了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胡尚民;赵永伟;王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致盲的眼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滤过性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早期低眼压,浅或无前房,远期滤过泡纤维化是主要并发症,如何尽可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形成功能良好的滤过泡.我院从2009-1/2010-12对89例92眼青光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可调节缝线,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张艳萍;时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乳腺囊性肿块的诊断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囊性肿块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诊治为乳腺囊性肿块并接受治疗的患者50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分成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对照组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经诊断,300例患者中,囊性乳腺上皮增生症为291例(97%),积乳性乳腺囊肿3例,单纯性乳腺囊肿3例,乳腺叶状囊肉瘤3例,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及早发现乳腺囊性肿块能避免病情恶化,并在手术治疗后用乳腺囊性增生症乳块消颗粒,并配合应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口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佳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灯盏细辛注射用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治疗肾小球肾炎的基础上对30例患儿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肾小球肾炎的血压,血尿,肾功能,水肿等能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明显,没有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承莉;杨文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之我见

    临床专业学位的设置,是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培养具有熟练的临床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服务于社会.我们作为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更加注重自己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以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以下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体会,与大家交流个人见解.

    作者:桑博默;方显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神经性皮炎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综合治疗的12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资料.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3.05%,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更有效.结论 综合治疗神经性皮炎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复发率低,对于临床治疗神经性皮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种乳牙根尖周炎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3种乳牙根尖周炎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09-2010年度的60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3组患者的根管充填过程中使用甲硝唑棒(1组),Vitapex糊剂(2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3组),对患者的乳牙根尖进行X线拍片和进行临床的对比观察,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结果显示2组效果优于其它两组,1组和3组组间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安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卫生资源公平性与药品可及性的内在联系及影响

    目的:卫生资源公平性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药品可及性.方法:文章建立在对卫生资源公平性了解的基础上,探讨其对药品可及性的影响.结果:卫生资源公平性与药品可及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同时其对药品可及性的三个主要因素:可获得性、可承担性、合理性均有影响.结论:重视卫生资源中的公平性问题,提高我国药品可及性,以促进人民健康状况改善.

    作者:李景;褚淑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我院近年共对75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了腰硬联合麻醉,收集她们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中,起效迅速(约3分钟),且用药剂量较小,对产妇呼吸及循环系统监控也比较方便,产妇术后不良主诉少,未出现头痛、谵妄、感觉异常等并发症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中起效迅速,镇痛及肌松效果较好,安全系数高,可作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孟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中胃镜联合结肠镜治疗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术中使用胃镜联合结肠镜在治疗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下消化道出血的35例患者,全部在手术中用胃镜联合结肠镜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5例急性下消化道患者在手术中经过胃镜联合结肠镜的配合探查下,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优的20例,临床疗效良的13例,临床疗效中的2例,临床疗效差的1例,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为94.29%.结论:在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治疗中,应用胃镜的同时联合使用结肠镜探查,可以更快的明确出血原因,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59例,其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32~ 65岁,病程3个月~5年,检测显示双侧声带息肉9例,单侧声带息肉50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声带息肉.结果 本组共治愈57例,治愈率为96.6%,随访3~18个月,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无效2例,无效率为3.4%.患者既往有息肉摘除术史,且伴有较严重的喉黏膜炎症,故术后声嘶症状改善不佳.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手术视野清晰,精准度高,副损伤小.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早期再手术44例总结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减少腹腔早期再手术率.方法 回顾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自1990年10月至2011年12月腹腔手术共6800例,早期再手术44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44例行早期再手术,共50次一次再手术44例,二次再手术6例.各脏器早期再手术率依次为:结直肠、小肠、胃胰腺、肝胆.早期再手术病因依次为:腹腔脓肿、切口裂开、肠梗阻、肠瘘、胆漏,死亡6例.结论 避免首诊时间过长,防止误诊、漏诊,加强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在消化道重建时遵守“Nosuture in pus”的原则,是降低腹腔早期再手术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文秀;蔡德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40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熟练的掌握宫外孕急救、护理流程,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抢救患者成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张秀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