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萍;时平
护士是高尚的职业,她们带给别人健康,消除患者痛苦.然而护士是一种高应激的群体,他们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人,护理职业既平凡、又琐碎,既繁重又忙碌,她们的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低、职业风险大、知识更新快,又面临各种考核、晋升的挑战,使得她们身心疲惫,降低了工作积极性,甚至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现就对护士存在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措施,以便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新梅;杜伟;龙永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大于20秒以上,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分)、肌强力减低,它是新生儿疾病的常见急危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也各有其特点,呼吸暂停既是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又是病情加重的一个征象.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严重损害新生儿的健康,如不及时发现与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造成死亡,总结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围产期新生儿中发生呼吸暂停的103例观察护理,我们体会到如果能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针对病因采取适当护理与治疗,可减少呼吸暂停所致的不良预后.
作者:刘丽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12例异位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阑尾炎者共5例,其余7例患者均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尿路结石等.所有患者经腹部阑尾炎切除手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伤口感染及腹腔污染产生脓肿情况.结论:异位阑尾炎临床明确诊断率偏低,临床症状复杂,有必要提高医生对异位阑尾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作者:张玉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40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熟练的掌握宫外孕急救、护理流程,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抢救患者成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张秀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损容性皮肤疾病,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黄褐斑方面应用广泛,效果显著.本文就近十年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耳穴疗法、火罐疗法、中药面膜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胡杰;王琼;姚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39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血尿酸、HCY、心电图、头颅CT/MRI等)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为33.9%,其发生与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血尿酸、HCY控制的高低以及同时存在的其他并发症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无显著差异;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以多发性梗死,并反复发生为主(占39.6%),其次为单发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39例中好转36例,占92.3%;死亡3例,占7.7%.结论 控制和治疗血糖、血脂、血尿酸、HCY等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效的降低血液粘稠度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刘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服药物不当和感染是DKA常见的诱因,其次为饮食不当、创伤、妊娠手术、应激急性脑血管病例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及电解质紊乱;经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105例患者抢救成功,且尿酮体DKA均消失,PH值、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均治愈.结论:DKA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时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预防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秀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的X线诊断及病例.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观察影像学检查特征性表现,比较X线检查与CT检查的优缺点及治疗后肺部的病灶吸收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胸部X线片检查对于肋骨骨折及跨叶分布病灶的液平显示优于CT检查,临床上可以首选胸部X线片检查.本次研究创伤性湿肺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相对较好,1周内吸收的患者占构成比的66.00%,3周内基本完全吸收.结论:在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诊断上,胸部X线片一般能明确诊断,而且经济、简便,仍是诊断创伤性湿肺的主要手段,并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作者:蒋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参芪补血糖浆防治晚期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对42例晚期肺癌患者分成化疗加参芪补血糖浆治疗(治疗组)和化疗加利血生片(对照组),每周检查血液分析中的白细胞计数,观察两组病例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和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芪补血糖浆可明显减轻化疗所致WBC下降程度,有利于化疗按期进行;KPS评分增加,提高了生活质量;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芪补血糖浆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传杏子;张定富;徐炎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3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观察患儿情况.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1.3%、25%,重度窒息中羊水过少、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结论: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别是胎盘功能状况和脐带因素,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
作者:谢丽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医学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和哲学精髓.其中对“和”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就是突出反映.关于这一点,在占代中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尽阐述.其中《素问·逆调论》有关“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就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一思想,道出了中医学“和”的核心价值取向.
作者:刘晨;陈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前我国约有1.3亿多高血压患者,且高血压发病率尚在不断上升,我国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5%,65岁以上老年患病率高达60% -70%.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一般认为,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在老年时(55岁以上)的收缩压(SBP)≥160和(或)舒张压(DBP)≥95mmHg,如能排除继发性原因,则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笔者从2004年至今收治的老年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络活喜与安博维观察降压疗效及其左室舒张功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李艳梅;张晓莲;杜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诊治措施与治疗情况;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胰腺外伤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4例在剖腹探查中发现胰腺损伤,14例在术前明确诊断.术后出现胰外瘘7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例,死亡7例;结论 胰腺外伤术前确诊率较低,早期发现及防止漏诊胰腺外伤的关键是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
作者:张明;肖刘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胆道感染可引起胆石症,胆石症也可导致胆道梗阻而诱发感染.胆疲乏蛔虫病又是引起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的重要因素.因此,蛔虫、胆石和感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作者:赵红伟;陈亚杰;徐凤波;辛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教育干预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65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孕期保健教育,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因素;结果: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孕妇的孕期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将各种分析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新生儿健康水平影响因素是妊娠阶段与健康保健教育.结论对孕期孕妇进行保健教育干预,促进孕产妇的顺利分娩、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做好围产期保健有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健康状况.
作者:宋淑桐;夏新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共诊治的31例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患者中治愈29例,死亡2例,其中治愈率为93.5%,死亡率为6%.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目标,有计划的实施,对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绍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当前医学技术条件下,剖宫产是临床上针对不能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所采取的一种助产手术.随着现代医学麻醉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针对剖宫产孕妇实施局部麻醉能够有效减轻孕妇腹部开切所造成的手术痛苦,本文结合椎管内麻醉的技术特征,阐述了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婉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直备受关注,物价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医院的物价关系着医院和患者的利益,做好医院物价管理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李萍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高心病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病症之一,随着老年化病友逐年增加,老年人主要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显著,并伴有心、肺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极高,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在68%以上.
作者:阿茸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1年度住院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为治疗及预防哮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1年度住院的205例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记录其肺功能、年龄、性别等资料,将所得数据经整理后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1年度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5例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男性患者83例(40.49%),女性122例(59.51%),男女比例为1:1.47.(2)205例住院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大气道指标FVC%在正常范围,而FEV1%、PEF%、FEV1/FVC均较正常值有轻度的下降.小气道指标MMEF75/25、FEF25%、FEF50%、FEF75%均较正常值有显著的下降.(3)哮喘患者大气道指标FVC%、FEV 1%、PEF%、FEV1/FVC随年龄增长有逐渐下降趋势,小气道指标FEF25%、FEF50%、FEF75%、MMEF75/25在<45岁、45~ 59岁、60 ~ 74岁年龄段哮喘患者均有下降,但相互之间比较下降程度接近,>74岁年龄段哮喘患者的小气道指标下降程度均明显较其他年龄段严重.结论:2011年度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205例住院哮喘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肺功能表现为大气道功能轻度下降,小气道阻塞明显,>74岁年龄段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为明显.
作者:苏军;李风森;张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